德阳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措施及成效

2016-04-04 13:12德阳市农业科教管理站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6年4期
关键词:德阳市培育农民

□许 君/德阳市农业科教管理站



德阳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措施及成效

□许君/德阳市农业科教管理站

1 基本情况

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德阳市自2014年起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2014~2015年共安排资金670万元,按照“立足产业、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积极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按照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3个类型进行招生、培育,总共对3 866人进行了集中培训;并依据《四川省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办法(暂行)》精神,认定了262名符合条件的新型职业农民。

2 培育措施

2.1明确培育思路

在培训中设置了符合农民学习特点的课堂授课和实践教学,突出农民实际需求,开展了全产业链培养和后续跟踪服务。抓好认定管理,依据《四川省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办法(暂行)》,按照农民自愿申请的原则,由县级农业主管部门进行统一认定,并进行后期知识更新和动态管理。探索配套创设相关政策,对新型职业农民予以扶持。

2.2优选培育对象

根据主导产业的发展情况,按照自愿的原则,遴选了大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作为培育对象,同时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全面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综合素质。

2.3健全培训体系

充分发挥市、县两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骨干作用,统筹利用好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等公益性教育培训资源;拓展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型农业企业、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先后遴选了11家培训机构承担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任务,构建起完整的培训体系。

2.4强化培训

各培训机构按照农业部发布的培训规范,普遍实行“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模式,根据农业生产规律和农时季节分段安排课程教学;增强课程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先后聘请了四川省知名专家教授、德阳市推广研究员、高级农艺师等进行授课。同时,注重实践技能操作的培训,组织培训学员外出学习,开阔眼界。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改进考核评价办法,在集中培训结束后进行严格的考核,并建立和完善了培训档案。

2.5探索扶持政策

依据《四川省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办法(暂行)》,以县为单位,制定了新型职业农民认定标准,建立了新型职业农民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对已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进行定期考核,考核不合格的按规定程序予以退出并不再享受相关扶持政策。各地积极探索制定了激励扶持政策,激励和吸引返乡创业者、有志于在农村兴业的劳动者在农村创业兴业,壮大职业农民队伍。

2.6强化宣传引导

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媒体,跟踪报道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措施、工作目标和实施成效,及时宣传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典型模式和成功经验,大力宣传了骨干农民扎根农村、努力奋斗的事迹。《四川日报》《四川农村日报》《四川经济日报》等媒体先后报道了德阳市对首批新型职业农民颁证的消息和培育进展情况。

3 取得成效

3.1加快构建了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通过培训,学员们提高了理论水平、开阔了视野、拓宽了发展思路,涌现出一批职业农民创业、兴业的典型。以广汉新发果蔬专业合作社向元俊为代表的80后、90后大学生成为了德阳市高素质职业农民的骨干和发展农业产业的后起力量。

3.2探索符合德阳市实际的职业农民培育模式

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农村社会管理领域人才的需求,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主等适度规模经营者为重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开展生产、管理和经营全过程培训。以土地流转等方式,形成了粮油生产的规模经营,提高了粮油生产综合效益和社会化服务收益。

3.3形成较为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

结合当地实际出台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明确了对新型职业农民在实施土地流转、种粮、设施农业发展等方面的扶持奖励政策。特别是广汉市,相继出台了《广汉市鼓励和支持现代粮食产业核心区农村土地流转促进粮食规模经营的意见》《广汉市鼓励土地流转扶持种粮大户奖励办法》《广汉市鼓励设施农业奖励办法》等一系列奖励政策措施,极大地提高了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含金量,提升了广大农民参训的积极性。

4 问题与改进建议

4.1存在问题

一是农业的比较效益低、收入少,种养业还存在较大风险,影响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多数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培训内容有待完善,有些不能够满足现代农业科技化、产业化、规模化及市场化的需求。三是扶持政策不够完善,解决职业农民资金短缺问题还不够。

4.2改进建议

继续加大培育力度。突出学员主体地位,调动农民参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和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为引领,进一步提升培训质量。统筹利用全市各类教育培训资源,继续完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组织编写具有德阳特色的培训教材,打造具有德阳特色素质优良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完善扶持政策。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力度,安排培育工作经费,确保工作顺利推进。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新型职业农民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和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创办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加强产业扶持,整合涉农项目,引导各级各类农业项目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逐步形成项目带动产业发展、产业促进职业农民队伍壮大的相互融合的良性发展模式。加大金融支持,特别是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信贷支持力度,适当给予贷款利率优惠,降低融资成本;鼓励保险机构积极开辟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保险业务和险种,降低新型职业农民的生产经营风险。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深入宣传德阳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进展情况和配套政策,以及新型职业农民在发展现代种养殖业中的重要作用。宣传新型职业农民在发展壮大、示范带领广大群众致富等方面的典型事迹和先进经验,营造出重视和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成长的良好环境,使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令人向往的职业之一。

猜你喜欢
德阳市培育农民
多彩活动 浸润成长——四川省德阳市青衣江路小学校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德阳市金兴农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德阳市金阳农机物资有限责任公司 德阳市金兴农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德阳市地下综合管廊及配套工程(一期)建设项目PPP模式应用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