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宣传教育 严格源头管理提升农机安全生产监管能力
——2015年全省农机安全生产片区交叉大检查情况(2)

2016-04-04 13:12四川省农机监理总站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6年4期
关键词:拖拉机农机监理

□四川省农机监理总站



强化宣传教育严格源头管理提升农机安全生产监管能力
——2015年全省农机安全生产片区交叉大检查情况(2)

□四川省农机监理总站

3 第三检查组

第三检查组督导检查了眉山市、乐山市、自贡市、宜宾市4个市农机安全生产和深化“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情况。总体上看,被检查的单位履职主动,行动积极,工作扎实,成效明显。

3.1亮点纷呈,各具特色

1)安全生产责任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等制度得到全面落实,市、县、乡、村“四级五覆盖”管理机制较为完善,农机安全生产“责任、投入、培训、管理、应急救援”五到位基本落实。岗位责任、安全培训、安全检查、隐患排查、责任追究倒查、目标考核等制度和农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较为健全,农机安全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4个市的禁止超限超载承诺书和安全生产责任书签订率达100%。

2)联动执法机制基本建立。田间、道路外农机安全生产检查常态化,县级农机监理机构与公安交警部门联动加强,合作有力,各地大部分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与乡镇安办、交管办开展了联合检查。

3)抄报抄告制度基本落实。各地能够及时将到期未检验、拖拉机注销报废及安全生产情况以函件形式抄报抄告区县政府、安办、交警大队和乡镇政府。

4)信息共享平台使用率较高。4个市和各区县充分利用道路交通安全重点机动车及其驾驶人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及时登录办理相关业务,针对拖拉机及驾驶人违法行为,督促其到公安交警部门完善处罚手续。

5)宣传教育培训方式多样。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农机手安全操作知识、技能培训进一步强化,从业行为进一步规范。自贡市荣县要求驾驶人年检审时,必须参加乡镇安全学习培训。宜宾市宜宾县指导乡镇建章立制,统一印制管理制度并上墙,辖区统一制作农机安全公益宣传广告牌,投入到位,宣传培训有声有色,“平安农机”创建有成效。

6)相关资料及台账基本完善。各地在执法检查过程中有记录、有图片、有总结,乡镇农机安全台账比较完善,基本实现痕迹化管理。眉山市彭山区凤鸣镇、乐山市夹江县木城镇、自贡市富顺县富世镇、宜宾市宜宾县蕨溪镇等乡镇农机安全监管资料规范,台账明晰。

7)大胆探索亮点纷呈。4个市及区县农业部门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创新监管方式,农机安全监管水平不断提升。4个市结合辖区行业特点,对拖拉机年度实行社会化检测进行了有益探索,提升了拖拉机检测水平,加强了安全源头监管,有效防范了农机安全事故发生。4个市强化农机安全执法监管,充分运用农机法律法规,加强执法检查,处罚落地,办案能力明显提升。眉山市仁寿县设置农机片区站对辖区内农机生产经营单位实行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明晰监管责任,为进一步落实安全监管职责作了有益尝试。宜宾县蕨溪镇农机安全监管工作获得国家安全社区考评组高度评价,成效明显。乐山市峨眉山市积极劝导车主对较长时间停用的拖拉机实施注销报废处置。

3.2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贯彻执行《条例》力度不大。部分区县政府领导重视不够,对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投入少,个别地方几乎无投入。部分地方乡镇人民政府属地管理责任未有效落实,部分乡镇农机安全台账不完善,宣传教育未真正落实。

2)监管力度有待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力度上还有差距,与公安交警、安全监管、交通运输联动执法机制尚未有效建立,无牌行驶、无证驾驶等违法行为难以得到及时处置。

3)农机监理业务能力有待提高。受机构改革等因素的影响,农机监理人员变动频繁,部分农机监理人员不熟悉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4)农机安全培训亟待加强。农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尚未制度化、长效化,有效载体不多。

5)农机监理装备严重缺乏。农机安全执法、事故勘查车辆严重缺乏,当前正值全省公车改革,要引起高度重视和思考。

3.3工作建议

1)转变观念。要从传统安全监管观念中转变过来,创新驱动,切实融入新常态,促进两个主体责任落实。

2)创新手段。要对农机安全监管方式进行大胆探索,充分运用法律法规和政策,实行网格化管理,围绕助推农机化发展,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创新有效监管手段。

3)落实整改。对排查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做好跟踪督促工作,要严格按照隐患治理“五落实”规定,切实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农机一方平安。

4 第四检查组

第四检查组在攀枝花市(米易县白马镇、盐边县红格镇)、凉山州(盐源县卫城镇、西昌市川兴镇)、雅安市(石棉县安顺乡、雨城区沙坪镇)、甘孜州(康定市瓦泽乡、雅江县米龙乡)4个市州8个县区、8个乡镇进行系统的农机安全大检查。

4.1工作亮点

1)层层传导压力,突出抓好责任落实。各市州逐级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层层落实党委、政府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业主主体责任。攀枝花市、雅安市出台了“党政同责”工作方案,建立了市、县、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五覆盖”安全生产责任制,基本做到了农机安全生产“责任、投入、培训、管理、应急救援”五到位。

2)强化规范运作,突出抓好源头监管。攀枝花市、凉山州在机车管理上,积极推行存量管理运输型拖拉机社会化检测工作;在驾驶员管理上,严把培训、考试、发证3个关口。攀枝花市已经全部实现训考分离。雅安市石棉县新建了农机检测中心,实现了农机设备的检测;安全监管人员统一着装,提升了农机安全监管形象;聘请了1名法律顾问,推进依法监管工作进程。攀枝花市、雅安市制定了《农业机械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3)加强部门协作,突出抓好专项治理。一是建立健全了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雅安市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台账,落实整改措施,实行跟踪检查整改。甘孜州积极开展农机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等活动,认真排查农机事故隐患,切实加强隐患整改力度。二是抓住重点,严厉打击。攀枝花市建立了市农业、公安每季度联席会议制度,以及县农机、交警联合执法机制。石棉县政府以文件方式,授予石棉县农机监理股对拖拉机及其驾驶员进行路检路查的权力。甘孜州雅江县也授予农机监理站雅(江)道(孚)路的道路检路查权。三是注重发挥乡镇交管办的作用,切实强化农村拖拉机安全监管。把农机监管纳入乡镇交管办管理内容,切实落实乡镇属地管理责任。

4)多方争取支持,突出抓好要素保障。所查市州县加强了与财政部门的沟通协调力度,农机安全生产投入基本有保障。雅安市雨城区将拖拉机及其驾驶员检验审验费纳入区级财政预算,实现了对拖拉机及其驾驶员的免费年检及审验,并将建成机动车及拖拉机检测线1条,切实提高检测科学性。

4.2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机检测及考试设备不足。检验机车仍然停留在听、看、摸、凭经验的原始方法上,严重影响农机安全事故隐患的排查。多数县没有拖拉机、联合收割机考试机具等专业考试设备。大多数农机监理部门无安全执法专用车,导致农机监理工作开展难度大。

2)农机监理体系不完善。乡镇机构改革农机管理站撤并后,乡镇农机干部划入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管理,没有设立专职农机安全监督管理人员,新设立乡镇的“交管办”难以有效履行农机安全监管职能,导致农机安全监管体系脆弱,安全保障能力较差。

3)拖拉机报废机制尚不完善。由于国家没有鼓励拖拉机报废的政策,农民主动申请报废的积极性不高,致使拖拉机、联合收割机超期使用现象严重,存在安全隐患。

4)保险标准不一,影响年检率。一方面国家实施的拖拉机交强险保费标准低,导致保险公司不愿保,农民投保难;另一方面部分地区保险公司将拖拉机运输机组均按运输型拖拉机交强险费率标准收取,致使保险费率大幅上涨,机手不愿投保,影响年检、上牌率。

5)个别地方低速载货车辆悬挂异地拖拉机号牌现象严重。四川省拖拉机牌证管理越来越规范和严格,但在部分地区,还是发现低速载货车辆悬挂外省拖拉机号牌的现象。全国拖拉机登记信息未实现联网,真伪查证困难,这给营运地的交通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隐患。

4.3工作建议

1)健全农机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完善全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安全监理设施和装备建设,强化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注册登记、牌证核发和年度检验。推广应用移动式农机安全技术检测和农机驾驶人考试装备。加快建立农机市场准入、强制淘汰报废和回收管理制度,推进对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进行免费实地安全检验。探索开展农机政策性保险,认真落实农业部、保监委有关拖拉机“交强险”的费率标准并督促各地保险部门严格执行。

2)加大农机监理基础保障能力建设。进一步落实当前农机工作有关法规政策,完善各项机制。一是加快完善机构建设,抓好基层农机管理,着力解决目前基层农机管理“缺腿”的问题;二是加大投入,协调各级财政按照法律法规将农机监理工作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给予充分保障,做好安全管理硬件的更新,增强执法所需的技术手段。

(待续)

猜你喜欢
拖拉机农机监理
沃得农机
飞上天的“拖拉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不一样的农机展
红色拖拉机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牛哄哄的拖拉机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冬季拖拉机的使用与维护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