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蔺县蔬菜产业发展探讨

2016-04-04 13:12古蔺县农业局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6年4期
关键词:古蔺县蔬菜发展

□王 力/古蔺县农业局



古蔺县蔬菜产业发展探讨

□王力/古蔺县农业局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蔬菜市场的需求量逐渐增大。但是,地处西部边远山区的古蔺,尚有农村贫困人口20.3万人,四川省定整村推进重点贫困村94个,蔬菜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而发展蔬菜产业周期短、见效快、效益比较高,市场前景广,每年每公顷可增加纯收入4.5万~6万元,是农民致富短、平、快的项目之一,上升空间大。笔者通过对先进地区发展经验的研究,结合古蔺县情况,为古蔺蔬菜产业发展寻找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之路。时,根据市场调查,2012年基地蔬菜上市后,古蔺县蔬菜价格大幅下降,菜价同比下降了118%。事实证明,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促进农民增收。但古蔺县蔬菜品种良莠不齐、栽培措施落后、技术含量低、规模小、零星分散,城镇居民用菜30%左右仍靠外调,尤其淡季缺口明显。

1 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古蔺县位于四川省南部边缘,全县面积3 182 km2,总人口84万人,属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也是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乌蒙山片区区域扶贫开发重点县、四川省革命老区县和少数民族待遇县。

近年来,古蔺县蔬菜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越来越多的人积极投入商品蔬菜生产。2015年,全县种植蔬菜1.33万hm2,已发展蔬菜大棚524个。其中,优质蔬菜0.9万hm2,产量达44万t,产值达6.16亿元。古蔺县蔬菜产业发展进度的加快,不仅缓解了县城和重点乡镇、矿区蔬菜供应紧缺的问题,还稳定了市场菜价,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全县已建成的533.33 hm2商品蔬菜基地年产值可达4 000万元以上,比种植大小春两季粮食作物增加产值2 400万元,增幅达150%。同

2 蔬菜产业发展优势

1)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古蔺县境内地形起伏较大,平均海拔772 m,海拔落差大,立体气候明显,年均温度、年降雨量有利于各种蔬菜栽培;在区域布局上,结合扶贫规划,古蔺县产业发展主要规划为三线三片,蔬菜产业主要规划在永乐、东新等6乡镇发展。

2)具有优越的生态环境。随着古蔺县农村沼气和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猪、牛、羊、鸡养殖农户增多,沼气池数量突飞猛进,有机肥源增加,农家肥及沼液丰富,为蔬菜生产用肥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3)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一是大量农民进城经商、务工,大批乡镇学生进城就学,增加了蔬菜需求量;二是石屏、观文、箭竹等煤矿建立,将陆续招入大批劳工,需要大量蔬菜;三是目前古蔺县高速公路、叙蔺铁路的修建步伐正在加快,工地需要大量蔬菜供应;四是川南地区最大的果蔬批发市场建在泸州兰田,成批的蔬菜,特别是反季菜,可通过该市场扩展销售,提高知名度。五是古蔺县正在大力发展休闲旅游观光农业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蔬菜产业基地打造和发展,将进一步促进古蔺县旅游业的发展。

4)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古蔺县处于川滇黔渝四省交界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乡镇100%通柏油路或水泥路;蔺郎路和赤水河环线的建设,已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全县各村都有碎石路或水泥路与大公路相通,赤水河太平至合江段常年通航;纳黔高速四川段已全面通车,叙蔺高速公路已于2016年运行通车,全县交通运输十分便捷。

3 蔬菜产业发展保障措施

1)政府重视,政策保障。2012年,古蔺县政府颁发了《关于切实做好2012年蔬菜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乡镇及县级有关部门把“菜篮子”工程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2012年9月,县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了《古蔺县农业局关于2012年下半年蔬菜产业发展方案》,明确提出“打造香山,带动全县”的发展思路。2015年,古蔺县又将蔬菜产业列入县扶贫攻坚的主要脱贫项目之一。

2)整合资金,科技支撑。古蔺县在“十·三五”编制规划中,将累计整合相关项目资金近2.2亿元,以永乐、金星镇等乡镇商品蔬菜基地建设为核心,以产业发展和配套设施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完善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不断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应用新材料,古蔺县蔬菜基地得到进一步夯实,蔬菜产业科技含量实现大幅提升。

3)严控质量,提升效益。一是强化生产管理,基地蔬菜在农药、肥料使用方面严格按绿色蔬菜生产规程操作,构建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二是完善监管体系,切实加强监管,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专人负责农产品安全质量监管,各乡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站”,确定1名专职人员负责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源头监管力度。三是严格市场监管,积极配合四川省、泸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部门,对市场开展定期不定期检查和基地抽查,在乡镇和示范基地使用速测仪对蔬菜农残进行检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4 存在的问题

1)产业化程度低,尚未形成规模。目前,古蔺县蔬菜成片开发、连片种植较少,农民承包地条块分割过细,土地流转规模化程度低;加之个别农户拒绝流转,转包、转让、互换只是在个别农户间进行,不能适应市场经济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对内形不成气候,对外形不成影响,很难抢占市场,不利于蔬菜产业的发展。

2)缺乏投入机制,技术力量薄弱。由于缺乏稳定长久的投入机制,设施和技术相对落后。加之,目前古蔺县从事蔬菜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寥寥无几,各乡镇还没有专职蔬菜技术辅导员,与技术要求高、面广量大的蔬菜生产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导致蔬菜产品常规品种多,档次不高,竞争力不强,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影响了古蔺县蔬菜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的发展步伐。

3)产后加工落后,市场拓展艰难。蔬菜是一种特殊商品,鲜嫩供应与难于储运之间矛盾突出。生产量超过就近经销供应量后,就只能拓展销售渠道,同时采用冷藏、保鲜、加工等手段,来延长蔬菜供应期,平衡市场供应。但目前,古蔺县尚未建立专业营销队伍,农民卖菜贱,市民买菜贵,流通环节多,形成“两头跳,中间笑”的现状,影响农民种植蔬菜的积极性。

5 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

1)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推进蔬菜产业化发展。一是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吸引外地企业来古蔺县县创办龙头企业,引领蔬菜生产深加工。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按照公司加农户的基本方式,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形成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二是政策扶持,要抓紧组织有关部门尽快解决蔬菜龙头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对龙头企业在项目的申报、能源、交通、金融、用地等方面给予优先扶持。三是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和农庄经济,促进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

2)强化品牌战略,推进发展绿色和有机蔬菜。一是必须在蔬菜生产环节降低农药残留,大力推广杀虫灯、遮阳网、防虫网、生物肥料、农药等绿色、有机控制性设施,向农民推荐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从源头上保证蔬菜质量。二是建立健全绿色和有机标准生产技术规范监测体系,在蔬菜市场建立检测检验机构,配备检测人员和检验设备,对进入市场的蔬菜加强检测,避免有毒蔬菜混入市场,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对农民种植的蔬菜实行动态管理,不定期地进行抽查。

3)构建中介组织,拓展蔬菜营销队伍建设。一是发展农村中介组织。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化区域型、合作社型、公司型、协会型等类型的中介组织。二是选拔一批头脑灵活、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农民创办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对他们进行市场营销知识培训,指导他们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逐步建立起由农民组成的市场营销网络。

4)加强网络信息体系建设,拓展蔬菜营销平台。一是加快蔬菜信息平台建设,做好蔬菜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预测、信息发布工作,及时反馈国内主要产地的生产状况和主要蔬菜批发市场的品种、数量、价格,以及国外市场的需求信息。二是在产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建立信息发布点,实现与全国各大蔬菜批发市场联网。

(5)建立投入机制,构建蔬菜融资渠道。一是抓住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乌蒙山片区区域扶贫开发重点县的有利时机,加快蔬菜基地内的水利、交通、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大对涉及蔬菜生产的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资金支持。三是对水利等基础设施实行有偿使用,积极调动蔬菜生产企业和个人投资建设蔬菜基地。四是保险机构要根据国家对农业的产业保险政策,做好保险工作,解除农民群众发展蔬菜产业化的后顾之忧,促进古蔺县蔬菜产业化发展。

猜你喜欢
古蔺县蔬菜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奇怪的蔬菜
书籍《古蔺花灯》
蔬菜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古蔺县林业产业发展的出路
古蔺西部地区杉木育苗造林技术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蔬菜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