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薪聚火照来程
——白润生教授新书《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读后

2016-04-04 17:44刘奇
文化与传播 2016年2期
关键词:新闻史新闻事业精神家园

刘奇



负薪聚火照来程
——白润生教授新书《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读后

刘奇

十月下旬,收到了中央民族大学白润生教授从北京寄来的《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这本今年新出的书,散发着油墨的清香。全书近六十万字,分为十辑,除了收入白润生教授多年来散见于各地刊物上的文稿62篇,还在附录部分收纳了媒体介绍白教授生平业绩的专访类文章11篇,和有关作者信息报道存目,以及白教授的作品目录。

与白教授公开出版的多本大部头专著相比,这本书中的作品大都篇幅相对短小、主题集中,题材涉猎广泛、大局观强,涉事考证详实、真实客观,论理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具有很高的学术性、丰富的资料性和独到的可读性。特别是涉及教授生平及作品目录附录的两部分,对于我们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工作者来说,更值得仔细研究阅读,学习借鉴。

我国研究少数民族新闻史的权威学者、我的亦师亦友的白润生老师,与我结识于1994年夏天四川西昌全国第六届少数民族好新闻评选活动期间,至今20年一直联络不断、书信互往。二十年来,白教授曾经数次到过伊犁,他参加参与了1994年以来民族地区新闻研究会的绝大多数活动,仅我和他就见过四次面。自相识交往以来,白教授那谦虚和善、平易近人、思考深入、治学严谨、循循善诱、奖掖后生的大家风范,一直给我以莫大的感染和启发。

随着当下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推进发展,白润生教授所为之努力耕耘的少数民族新闻史研究已被业界同仁重视,认可。但为不少人所并不熟悉的是,从事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事业研究有多大坎坷、多少困难与艰辛?少数民族新闻的研究对象就是我国广大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媒体与从业人员,以及这些媒体与从业人员的工作实践。在全国广泛开展治理暴力恐怖专项行动现实条件下,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打击暴恐、维护稳定的基础性工作很大的一部分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谈到暴恐势力威胁、少数民族地区首当其冲,当地的新闻单位重任在肩,守土有责,当然值得关注重视。但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的“老、少、边、穷”,经济落后、观念封闭、发展乏力,媒体环境差、地位低、待遇差,新闻事业发展迟缓,加上普遍的一些偏见造成的判断不准,使得至今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新闻研究会的身份地位问题并没有得到合理解决,也影响了有关工作的开展,造成研究会的学术活动的层次水平还较低,非常缺乏持续有效的社会关注与领导扶持。幸得有白润生教授这样的学者专家的长期对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和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的关注研究,有了他们筚路蓝缕、集腋成裘的艰辛刻苦的科研劳作,才使得广大少数民族地区媒体与新闻工作者的努力成果得已被社会了解,其经验与规律得以有了解读与总结,使少数民族新闻史登堂入室,纳入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史。

其实,白教授的研究范围并不只是寻常意义上的少数民族新闻史,远比我预料的更广泛、深入,展现出了他更为成熟、独到的一面。比如收入本书的《毛泽东思想与少数民族新闻事业》一文,尽管是发表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纪念毛泽东百年诞辰时期,距今已有21年。但因为是毛泽东亲手制定了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安排了我党民族工作的总体方略和基本走向,并且也实际上指导了党在民族地区新闻事业的发展,这一点白教授在该文中已有充分论及,并且为现时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与新闻实践所证明。这不仅是新闻史研究的问题,还关系到对党的、国家的新闻传播事业史的基本评价。如何回归于历史的客观的评价,以辩证唯物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指导新闻传播史研究,做到把少数民族新闻史的研究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研究党的民族政策有机结合起来?

白润生老师在文中提出的观点,比如“毛泽东新闻思想的核心是党报思想”,“在毛泽东新闻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少数民族的新闻与新闻传播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实行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路线,以民族特点、地区特点和时代特点吸引广大少数民族同胞”,“发展民族新闻事业是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民族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培养和造就一批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这也是毛泽东新闻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特别是值得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工作者充分重视研究,进而付诸实践加以解决的。事实上,21年以来,白教授的民族新闻传播史的研究成果累累,是与正确的指导思路和思想方法分不开的。这一点绝非偶然。

在阅读中我欣喜地发现,“龙腾寰宇腾飞梦中国;蛇舞银川舞动春消息”,这在去年春节前白教授发给的我的贺春春联上的两句话,被白润生教授用在了书的“代序”之首。这篇与全书同名的自撰《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代序”文末,白教授在引用了毛泽东同志在解放初期的一段预言:“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后,写了一段话:“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心全意奔小康,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定能再铸辉煌!”我以为,这反映了白教授的一种思考、总结:从最初开始时的少数地区报纸研究到现在提出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从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到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再到更广泛、更深刻意义上的我国中华文化建设,我想白教授在为这本书定名包括“精神家园”概念时一定考虑过的。这不仅关乎关注视野的扩大推进、学术定位得更加科学准确,不仅仅是一种匡正扩展、一种展望希冀,也清楚地表明了白润生老师的文化追求、事业认知在于:把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归结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成为少数民族发展进步事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更而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加以推进,其前景将不可限量。其潜台词是:当然也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为努力奋斗付出!

本书第八辑的几篇文章《萨空了与立报》《20世纪30年代范长江对我国西北民族问题报道分析》《范长江的民族新闻情结》《穆青、范长江少数民族新闻报道比较研究》《穆青的民族新闻报道》《民族新闻之关注辈有人出——纪念穆青诞辰90周年》,在阅读中引起了我的特别注意。窃以为,与全书内容有所不同的是这几篇文章在研究方向定位上的改变、调整或曰深入,即将探讨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的研究对象从民族新闻传播史扩展到为少数民族新闻工作献身并做出过杰出贡献者,对于萨空了、范长江、穆青新闻生涯的研究,无论是从民族新闻报道、民族问题报道、少数民族新闻者的个人素质与队伍建设那个角度切入来进行分析研讨,都是很有现实意义的。需要指出的是,这几篇文章全都发表于近五年,这反映出了白教授在学术研究上的创新探索。

仔细阅读分析《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一书收入的作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到白教授更广泛的学术兴趣与文化追求,看到白教授在繁忙的教学活动、学术研究之余,都在忙着什么?从中更可以窥见白润生老师的文化追求与思想品格。

收稿日期:2015-12-15

作者简介:刘奇,新疆伊犁日报社原副总编辑,高级编辑。

猜你喜欢
新闻史新闻事业精神家园
新闻史书写范式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社会历史语境下浅析《大公报》在中国新闻史教学中的价值
市场经济对新闻事业的影响
和谐文化是澳门诗人的精神家园
强化“四个意识” 构筑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
新疆新闻事业发展概述(1911年-1978年)
经营好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坚守精神家园 争创文明城市
我国首发新闻事业整体发展报告
媒介生存:关于新闻史研究本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