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经济转型模式与经验启示

2016-04-05 03:14张绍勇
中国国情国力 2016年2期
关键词:深圳转型经济

◎文/张绍勇



沪深经济转型模式与经验启示

◎文/张绍勇

上海、深圳经济转型发展起步较早,且已取得实质性进展。本文通过研究沪深转型发展的主要做法、发展模式,试图从中寻找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使各地能够更好地应对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加快推进当地的经济转型升级。

沪深经济转型的阶段模式

1.深圳经济转型的实现途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深圳经济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成功实现从“深圳加工-深圳制造-深圳创造”的转型升级。

(1)“深圳加工”阶段。时间跨度从1980年到1990年期间。深圳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房地产、贸易和金融,以及承接从香港转移的“三来一补”加工,尽管技术含量普遍偏低,但为深圳经济打下坚实的发展基础。这期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从1.96亿元增加到171.67亿元,年平均增速50.2%。

(2)“深圳制造”阶段。时间跨度从1991年到2004年期间。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深圳的发展受到土地、人口、能源和环境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建立在微薄利润和低廉劳力基础上的加工经济日渐衰落,促使深圳出台《关于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将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转向扶持高新技术产业,企业逐渐向资本和技术密集的方向发展。这期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从236.66亿元增加到4950.91亿元,年平均增速24.3%。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深圳加工”向“深圳制造”转型。

(3)“深圳创造”阶段。时间跨度从2005年至今。随着资源瓶颈约束加剧,支撑经济发展的要素和环境出现透支,依靠要素扩张的经济增长方式越来越难以为继,促使深圳再次对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改革,分别出台《关于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决定》和《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通过一系列举措,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立区域创新体系,使经济增长开始转向更多依靠技术和创新,同时突出本土企业和自主品牌两大重点,大力建设创新型城市。这期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从5813.56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1.6万亿元,年平均增速10.7%,人均GDP达到14.95万元,相当于高收入国家中的非经合组织成员国的平均水平。通过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由要素扩张向创新驱动转变,推动“深圳制造”向“深圳创造”升级。

2.上海经济转型的实现途径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经济先后进行三次大的优化调整,实现向产业结构高度化、制造技术高新化和生产产品高端化的转型升级。

(1)第一次调整:发展重化工业。时间跨度从1980年到1990年期间。按照经济中心城市的定位,上海大力开展企业技术改造和开拓新兴工业,促进经济从传统轻纺工业逐步转向发展重化工业,培育汽车、钢铁、石化和家电等17个重点行业。这期间,上海地区生产总值从311.89亿元增加到781.66亿元,年平均增速8.7%。

(2)第二次调整:实行“退二进三”。时间跨度从1991年到2000年期间。上海紧抓浦东开发的重大机遇,推进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中心区域“退二进三”,重点发展金融保险、商业贸易、交通通信和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外围郊区建设大型工业基地,重点发展轿车、电子、通信、钢铁和石化等制造业。这期间,上海地区生产总值从893.77亿元增加到4771.17亿元,年平均增速18.2%。

(3)第三次调整:以服务经济为主。时间跨度从2001年至今。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以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定位,上海坚持“三二一”产业整合,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附加值高、关联带动大的六大支柱产业(汽车、通信设备、石化、家用电子电器、钢铁和电站设备),加快培育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特别是信息、金融、商贸和航运等现代服务业,注重扶持新业态、新模式和新技术的发展。这期间,上海地区生产总值从5210.12亿元增加到2014年2.36万亿元,年平均增速11.4%。

沪深经济转型发展的特点

上海和深圳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两个城市,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快、结构好、后劲足和质量佳等多个特点,归纳分析沪深(以深圳为例)经济发展特点,对于各地学习和借鉴沪深经济发展模式和经验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1.经济保持较高的增速、合理的结构

2014年,在不到199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082.44亿元,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1.6万亿元,增长速度8.8%,可以说,深圳在较大的经济规模总量前提下仍然保持着较快的增速和较高的效率。从产业结构看,2014年深圳三次产业的比例为0.03∶42.64∶57.33,与西方先进城市三产占70%的比重仍有一定差距,但从市场结构看,深圳已实现对市场的“结构性调整”,更加注重外贸与内需的平衡,不断促进内生性经济的发展,2014年深圳的私营企业数量占全市的76%,期末实有注册资本金占全市的92.6%。

2.经济具有较强支撑动力、比较优势

从需求角度看,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2014年深圳的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占比为29.5∶43.0∶27.5,新兴动力在成长,且主要依靠消费拉动。在投资方面,主要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新兴领域倾斜。近十年来,深圳的交通运输与仓储、计算机与软件、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投资呈逐年递增趋势;在消费方面,深圳依靠毗邻香港的优势和国际化都市的定位,推动消费高端化,并在周边城市形成消费聚集;在出口方面,依靠完善基础设施、完整产业链和熟练产业工人,形成新的出口比较优势,深圳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支撑动力。

3.经济体现较好发展质量、竞争实力

一是在代表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主要指标上,2014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市GDP的35.3%,先进制造业占全市GDP的30.1%,高技术制造业占全市规上工业的60%以上,这些产业不断壮大,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二是在企业的实力和品牌上,深圳有18家企业进入2015年中国企业500强,拥有华为、中兴、腾讯、比亚迪、华大基因和大疆科技等一大批本土成长起来的领军企业和国际品牌,使深圳经济具备强劲竞争实力。

沪深经济转型的经验启示

1.紧抓经济发展机遇

自改革开放以来,沪深审时度势、把握大局,紧紧抓住每个历史时期国家的战略机遇,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政策优势,有效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与健康发展。1990年中央决定开发上海浦东,1992年中央提出要把上海建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2001年中央提出上海要建设“四个中心”(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2013年中央批准上海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率先全国推进自贸区建设。在这一系列重大机遇中,上海按照中央要求,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

自改革开放以来,从经济特区到自由贸易区,从国家创新型城市到更高水平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圳更是结合自身实际,提出“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大力发展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兴产业;提出“落实‘中国制造2025’行动方案”,大力发展机器人、智能装备和传感技术等新兴产业;利用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要冲的优势,致力于加快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枢纽和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通过主动对接,推动经济发展与国家战略的无缝对接,并提出各种国家战略规划的“深圳版本”,搭上经济转型发展的快车。

2.注重培育营商环境

沪深两市注重创新政府管理方式,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政府的“有形之手”与市场的“无形之手”密切配合、互为补充,努力营造市场化、国际化和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以深圳为例,一是政府的引导。完善经济发展的配套制度,通过深化人事、分配、投资和商事登记等制度及要素市场的改革,使深圳具备了聚集创新要素、培育营商环境的能力和条件。积极搭建各种有利于营商的平台,包括人才交流、创新交流和资本合作的平台,为企业了解市场、开拓市场提供优质服务。同时,财政资金大力支持产业发展,市级财政每年投入120亿-130亿元(2015年达到150亿元),市区合计约300亿元。从2012年起,深圳市将所有产业扶持资金进行整合,形成“产业发展资金池”。二是市场的配置。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整合各种有利于营商的资源,包括信息、服务、人力和配套等资源,使各种高端发展要素就近聚集并形成规模,生产者容易获取生产所需物资,技术者容易进行专业深入交流,创业者容易找到合作伙伴,从而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各种便利的条件和有力的支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市场机制的配置,人才、技术和资本等资源要素能够自由流动,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按自己的意愿获取资源、生产产品,并决定未来的走向。

■ 雪点寒梅 陈宝林/摄

3.强化工业支撑地位

中心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的趋势是不断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但它的前提是要建立在一个强大工业的基础之上,即要在工业的结构、质量、效益和创新上有所突破,推动工业的转型升级,实现工业的强力拉动。从上海和深圳的经验来看,两市经济都拥有强大的工业基础,在城市及周边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或产业集群,不仅能拉动经济快速增长,解决大量人口就业,带来主要财税收入,更重要的是带动和支撑第三产业发展。

以深圳为例,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现了三个60%,即高新行业占工业比重超60%、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新产值占全部高新产值6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的60%。深圳大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和新材料为重点,推动工业经济向高端制造、精密制造和服务型制造转变,做大、做优和做强工业企业,延伸、优化和提升产业链条,积极启动培育未来产业、先导产业计划,巩固提升新兴产业领先优势,为深圳经济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4.推进创新驱动战略

从沪深经济转型的途径可以发现,创新是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支撑点和推动力。特别是深圳危机意识较强,敏锐地把握产业未来发展方向,早在2004年就将自主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使其成为实现“深圳制造”向“深圳创造”转变的核心动力。

(1)实施创新战略。2008年以来,深圳先后出台自主创新“33条”、创新驱动发展“1+10”文件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政策上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和自主创新企业。

(2)完善创新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要参与者,同时也是创新活动的主要组织者,根据市场的需求,自主决定研发项目,自主开展创新生产,充分激发企业内在的创新活力。目前,深圳全市90%以上研究开发机构设在企业,90%以上的研究开发人员养在企业,90%以上研究开发经费来自企业,90%的专利申请属于企业;启动建设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建校招生、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和吉大昆士兰大学等。

(3)引进创新人才。从产学研一体化到近年推出的“孔雀计划”等引智工程,解决创新人才的问题。“孔雀计划”重点围绕深圳经济特区发展战略目标,以培育支柱产业、新兴产业为重点,通过给予人才享受居留和出入境、落户、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和医疗保险等方面的政策待遇,并高额奖励创新企业、创新人才,聚集一大批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如累计引进“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团队24个、“孔雀计划”创新团队59个,成为深圳自主创新与产业提升的重要力量。

(4)增加创新投入。深圳以财政“小资金”撬动社会“大资本”,引入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持续对产业升级亟须的电子信息、互联网、生物、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重大科技项目进行资金扶助,2009年以来,深圳累计支持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政资金达180亿元以上;2010年以来,深圳累计支持科技项目1.1万个;201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4.02%,相当于世界第二的韩国水平。

(5)保持创新连贯。深圳在产业创新发展方面形成了连贯战略思维,以循序渐进的方式积累了丰富经验,逐步形成了梯型产业发展结构,即在开展一波产业同时,着眼考虑下一波产业的发展,积极进行重点项目的储备和未来产业的扶持,从而为深圳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5.实现全面均衡发展

沪深两市分属“长三角”、“珠三角”两大经济圈的重要中心城市,城市的功能定位更加强调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辐射带动周边城市群发展。

以深圳为例,在城市发展方向上,深圳以统筹兼顾、区域一体的思路,从早期的经济特区内外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向深莞惠一体化、深港高度融合转变,不断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发展功能;在产业发展空间上,实施“腾笼换鸟”的措施,使高端优质的企业向园区集中,传统落后产业向区外转移,既能提高发达地区土地使用效率,培育建设高新产业集聚区,同时又能充实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空白,加快其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在区域经济合作上,以产业链为纽带,促进城市间经济协调发展,如以深圳为中心重点扶持龙头企业、总部企业,带动周边城市的下游企业、配套企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大规模的产业集群,使城市间产业依存关系更加紧密,辐射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作者单位:厦门市统计局)

■ 编辑:云霞

猜你喜欢
深圳转型经济
深圳南头古城有熊酒店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吴·现代潮菜深圳店
第23届SIMM深圳机械展
深圳歌剧院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四优四化”,河南农业转型进行时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