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用和营消痹汤治疗硬皮病经验

2016-04-05 20:12洪昊苏熊丽花成都中医药大学03级硕士研究生四川成都60075四川省中医院皮肤科四川成都6007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硬皮病威灵仙蒺藜

洪昊苏,熊丽花,余 曼,周 洋,吴 军(.成都中医药大学03级硕士研究生,四川 成都 60075;.四川省中医院皮肤科,四川 成都 6007)

老中医经验

吴军用和营消痹汤治疗硬皮病经验

洪昊苏1,熊丽花1,余 曼1,周 洋1,吴 军2
(1.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四川 成都610075;2.四川省中医院皮肤科,四川 成都610072)

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硬化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皮肤疾病,其特征为初期皮肤出现硬肿,皮温升高,后皮肤逐渐硬化,最后逐渐萎缩变薄,形成瘢痕,皮肤附属器消失。吴军教授临床治疗硬皮病提出“调和营卫,攻补兼施”的治疗原则,自创和营消痹汤治疗硬皮病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硬皮病属中医“皮痹”范畴,《黄帝内经·素问》云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即人感此三邪乃发痹症,又云“以秋遇此者为皮痹”“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由此可见,外感风寒湿邪分时、分部位发为不同的痹症,痹症迁延不愈循经内舍,可继发其他疾病,单纯以“皮痹”命名并不完整,该病可形成“脉痹”、“肺痹”、“脾痹”、“肠痹”等多种疾病,但病因病机总归于外感风寒湿三邪。同时外感三邪发为痹症也与正气有关,正气虚弱、营卫不和而致卫外不固,导致风寒湿三邪乘虚而入,痹证乃发。

《圣济总录》云 “当秋之时,感于三气则为皮痹,盖正言其时之所感者尔。固有非秋时而得之者,皮肤不营而为不仁,则其证然也。”强调本病亦有非其时感于三邪者。

“皮痹”相当于西医 “硬皮病”,女性发病多于男性,可能与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有关。吴军教授认为,现代人因生活习惯、饮食不节,摄生不慎等原因,肾精亏虚,气血不足,表现为手足不温、少气纳呆,多梦失眠、抵抗力下降等虚证,患者在发病前或发病中多可见湿疮、瘾疹等过敏现象,舌淡苔白腻脉细弱,四肢欠温,而皮损硬肿发热。由此提出此病虚为本,实为标,虚实夹杂,随病程发展,虚实渐变的辨证思路。营气滋养濡润,卫气剽悍流利,两者协同作用则机体卫外功能正常;若营卫不和则腠理不固,风寒湿三邪乘机而入,发而为痹;亦有素体虚弱,外感风寒湿三邪,三邪伏于机体,郁阻血脉,干扰营卫功能,继而营卫不和,风寒湿三邪愈发猖狂,发为皮痹。从这两方面来说营卫不和是皮痹发病过程中重要的病因病机,调和营卫是重要的治疗思路。

据此思路,吴军教授常用经验方和营消痹汤加减治疗皮痹。药用黄芪40g,防风15g,白术15g,熟地黄20g,当归15g,白芍15g,川芎15g,威灵仙15g,菟丝子15g,益母草15g,白蒺藜30g,续断15g,白芷15g,蜈蚣2g。全方以四物汤合玉屏风散为基础,黄芪、熟地黄既滋阴补血,又益气固表,合用气血双补。臣以白术、白芍、当归,健脾养血,调和营卫,补而不滞。威灵仙、益母草、川芎利水除湿,祛风活血;续断、菟丝子补益肾精,攻补兼施,效力颇足。白蒺藜熄内风,防风、白芷散外风,蜈蚣祛风通络解毒,内外合用,祛风之力倍增,同时白芷又有透皮引经之功。纵观全方,防风、白蒺藜、白芷、蜈蚣祛风,益母草、威灵仙、川芎除湿活血,续断、威灵仙、菟丝子温肾阳、补肾精,在补益气血同时驱邪,攻补兼施,补而不滞,攻而不竭,以提高机体自和功能。

研究证明,玉屏风散具有双向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1]。四物汤对小鼠某些器官的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益母草一方面改善正常机体免疫[2],另一方面亦可促进病态转归正常。白蒺藜[3]、威灵仙[4]、菟丝子[5]也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

局限型硬皮病随证加减。本病若仅发于皮肤,则相当于西医的局限性硬皮病,分为3期,辨证思路基本同前,但3期特点各有不同。水肿期以硬肿为明显特征,治以利水除湿为要,可加泽泻、泽兰、车前子、茯苓、五加皮等药物利水除湿,并加牡丹皮、赤芍、丹参、鸡血藤等药物活血清热利水通络,缓解局部气血痰湿瘀滞,减轻后期硬化程度。硬化期以化痰散结通络为主,可随证加茯苓、半夏、浙贝母、白芥子、玄参、桔梗、皂角刺、陈皮、连翘、郁金、夏枯草等化痰散结药物,以及路路通、丝瓜络、橘络等通络散结药。萎缩期以濡养肌肤为主,可随证加阿胶、鹿角胶、肉苁蓉、补骨脂、桑寄生、沙苑子、杜仲等补肾药加透皮、活血药如鸡血藤、丹参、白芷等。局限性硬皮病还可根据发病部位选择引经药物,如下肢选牛膝,上肢选桑枝等。

系统性硬皮病随证加减。虽名皮痹,但病邪入里引起各种病理变化,其中以肺、胃肠损害最为多见。吴军教授根据营卫不和的病机,指出系统性硬皮病虽发于内脏,但其与皮肤病理变化并无太多差异。《内经》云“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可见荣卫功能不仅体现在肌表腠理,五脏六腑也有赖其功能,皮痹入里则可循经发为肺痹、心痹、皮痹、肠痹等,其中以消化道受累最为常见。《内经》云 “脾痹者,四支解堕,发咳呕汁,上为大塞。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以便秘、腹胀为主要症状者以促进胃肠动力、缓解肠梗阻为治疗目的,可加用枳壳、厚朴、杏仁、肉苁蓉、桔梗、大腹皮等药。以腹泻为主要症状者当以荆芥炭、地榆炭、黄芩炭止泻,随证加用四神丸温肾助阳,健脾止泻。若有气紧、短气、咳嗽者可随证加用肺筋草、麻黄、杏仁、射干、桔梗、地龙等。若伴随雷诺氏症状者可随证加用温肾助阳,通利血脉药如桂枝、桑枝、蛇蜕、补骨脂、肉苁蓉、桑寄生、杜仲、续断、威灵仙、五加皮等。若有胸闷、气短、心悸等心痹症状,可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若有血尿、蛋白尿、水肿等症状,可加用大蓟、小蓟、车前子、地榆、蒲黄、五灵脂、木通、萹蓄等。

前期以驱邪为主,后期以扶正为主,各有侧重,相互依存。在治疗过程中如免疫功能异常,应积极治疗。

杨某,女,20岁,2013年5月就诊。诊断为局限性板块型硬皮病,雷诺氏症明显,ANA阳性,划痕征阳性,日光过敏。左侧肩胛部及左小臂外侧两处斑块状硬化期斑块,可见色素沉着及色素脱失,皮肤硬化不能捏起,予和营消痹汤加减。药用薏苡仁30g,茯苓15g,当归15g,黄芪30g,防风15g,白术15g,法半夏15g,熟地黄20g,川芎15g,白蒺藜30g,白芍15g,菟丝子15g,牡丹皮15g,益母草30g,仙鹤草30g,全蝎3g。另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随访至2015年1月,背部皮损、左上肢皮损基本消失,仅遗留少量色素沉着及色素脱失。

皮痹作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皮肤病,西医治疗以抑制免疫反应为主,不良反应较大。吴军教授用调和营卫,攻补兼施的治疗方法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为治疗硬皮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1] 齐霁.玉屏风散中补益药和解表药配伍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D].长春中医药大学,2008.

[2] 叶观宇,陈英,刘钰瑜.益母草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1,17(19): 2996-2998.

[3] 臧玲.蒺藜提取物对运动性免疫抑制大鼠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D].上海体育学院,2013.

[4] 夏伦祝,徐先祥,张睿.威灵仙总皂苷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安徽医药,2009,13(5):496-497.

[5] 张庆平,石森林.菟丝子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浙江临床医学,2006,8(6) :568-569.

R275.986

B

1004-2814(2016)01-0080-02

2015-09-16

吴 军

猜你喜欢
硬皮病威灵仙蒺藜
威灵仙炮制历史沿革研究
威灵仙治手足不遂
又被蒺藜扎了
我国硬皮病患者肺部已发生病变
祛风除湿威灵仙
硬皮病该如何治疗
平肝解郁的蒺藜
市售威灵仙饮片的质量分析
药物诱导硬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