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勤避免清热药损伤正气经验总结

2016-04-05 20:12张雪锋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重庆400080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养阴性疾病人民卫生出版社

张雪锋(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重庆 400080)

黄克勤避免清热药损伤正气经验总结

张雪锋
(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重庆 400080)

清热药应用广泛,涉及所有热性疾病,如临床常见的痤疮、风热感冒及痰热咳嗽等。该类药物药性寒凉,易伤阳气,苦寒药物化燥伤阴,容易加重热性疾病的津液损伤。临床应用不当可加重病情,增添患者痛苦,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笔者为第二批重庆市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有幸跟随黄克勤老中医侍诊,黄老师对避免清热药物损伤正气有其独特的方法,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1 用清热药有指征

准确的辨证是避免清热药物产生副作用的前提。应该避免对病用药或按照西医药理组方,如感冒不分风寒风热,都使用清热类药物抗病毒,出现寒病用寒药的错误。不适当的寒药,进入人体即为寒邪,可导致人体卫外功能下降,气血运行缓慢,脏腑功能降低等阳气受损。

2 根据热邪轻重用药

明确为热病,应注意区分疾病的严重程度,避免过度用药伤正。对于病情较轻的,使用金银花、连翘、菊花等清热作用稍弱的药物搭配。随着病情加重,逐步加入黄芩、黄连等清热重剂,剂量6~7g,病情更重可增加剂量至10g,并可用水牛角清热凉血,或大黄等泻火。

3 顾护正气,脾胃为先

寒凉药物易伤人阳气,《素问·评热病论篇》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调养正气可有效的抵抗或降低寒凉药物的损伤。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胃论》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调养脾胃即可达到养护阳气的作用。黄老师在治疗热性疾病的同时,格外注意护卫脾胃功能,对于脾胃功能减退、胃纳受损、脾虚不明显者,多合用消食之建曲、山楂、麦芽等;对于脾虚腹胀者,则加用炒白术、茯苓、陈皮、太子参等;对于脾虚泄泻者,多用山药、茯苓、莲米、芡实等。同时避免使用过于苦寒的药,如黄连、黄柏、石膏、知母、栀子等,若脾胃功能不能耐受清热药物者,可先调养脾胃,再治疗它病。

4 适量养阴

在热性疾病中加入少量养阴药物可以补充受损的津液,避免苦寒药物伤阴,起到“先安未受邪之地”的效果。因此,对于热邪较盛者,常提前加入生地、麦冬、赤芍等养阴药;若为湿热,则可用芦根、南沙参,清热除湿养阴。

5 病减药减,中病即止

黄老师对叶天士谓“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体会深刻,对于黄连、黄芩、大黄、水牛角、石膏等清热重剂,病情好转立即停药。

6 验案举例

熬某,男,16岁,2012年10月22日首诊。受凉后咽痛,鼻塞,流浊涕,饮食可,数日前曾有大便稀溏,目前大便稍干。诉有慢性鼻炎病史。症见咽痛,鼻塞,流浊涕,轻微咳嗽,咯少量黄色粘痰,无畏寒、发热、汗出,睡眠欠佳,舌红有芒刺,苔薄黄,脉数。查体见咽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无明显脓性分泌物。少量白发。辨证为外感风寒化热,以风热为主,既往脾胃受损,风热伤津、大便变干、白发,考虑肝肾不足。治法为清热解表,健脾益气,辅以安神。药用金银花20g,连翘20g,蒲公英20g,板蓝根20g,浙贝母20g,辛夷15g,生地20g,制何首乌20g,赤芍15g,太子参20g,炒白术15g,茯苓20g,淮山药30g,酸枣仁30g,柏子仁20g,龙骨30g,甘草6g。5剂,水煎服。2012年10月31日复诊,咽痛、咳嗽不明显,鼻塞、流涕稍好转,睡眠改善,服药后饮食稍差,但无腹泻、便溏。查体见舌红有芒刺,苔黄白相间,脉细。考虑清热药物损伤脾胃,故减少养阴清热药用量,同时减少健脾类药,加用消食运脾药。连翘20g,蒲公英20g,板蓝根20g,浙贝母20g,辛夷15g,苍耳子10g,薄荷20g,生地20g,赤芍15g,炒白术15g,茯苓20g,建曲20g,柏子仁20g,甘草6g。5剂。服药后症状缓解,食欲改善,无便溏。

按 患者近期大便稀溏,有脾虚征象,虽然舌红有芒刺,清热药的选用相对较轻,因热较甚加入了养阴药,同时因有白发选用了何首乌,清热与养阴同用,加上近期曾便溏,故加入较多顾护脾胃的药以避免进一步脾胃受损。

7 体 会

准确的辨证、根据病情轻重用药、调养脾胃、加入养阴药物、及时减药,可以有效的避免或减轻清热药对阳气的损伤,达到清热不伤正的目的,以提高临床疗效。

[1] 王冰.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2003重印): 197.

[2]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脾胃论注释[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76: 67.

[3] 王孟英.温热经纬[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74.

[4] 陈仁寿.新编临床中药学[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1: 48-134.

R285.6

B

1004-2814(2016)01-0082-02

2015-09-02

猜你喜欢
养阴性疾病人民卫生出版社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白露秋分 润燥养阴
立冬补冬 小雪养阴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猪常见呕吐性疾病的临床表现、药物治疗和预防措施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冬季如何补肾护阳、润燥养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