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族式摔跤引入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2016-04-05 18:47高美兴张勇
科技视界 2016年8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可行性新疆

高美兴 张勇

【摘 要】民族式摔跤具备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条件;呈现地域、民族、节庆、交融性等特点,具有相对稳定的教育学生群体,课程资源及场馆条件;引入校本课程应遵循时代性、民族性、娱乐性和科学性原则,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遵循以人为本、学生需求、整体性、适应性的学校办学特色。

【关键词】新疆;民族式摔跤;校本课程;可行性

0 前言

民族式摔跤是极具浓郁民族风格的民族体育运动,在我国已有千余年历史,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在与大自然斗争中和各部族冲突斗争中逐渐产生、并发展了摔跤运动,并在宗教祭祀、节日庆典等活动中广泛开展。在中小学广泛开展民族式摔跤课程,不仅可以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也可弘扬民族精神,增进友谊,文化交流,使各民族同胞和谐相处,并能充分体现民族体育特色。同时,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校级、市级等竞赛活动,达到推广、传承与保护新疆民族式摔跤文化,丰富体育课程内容体系,以更好地开展和推动民族式摔跤运动。

1 解读新疆民族式摔跤

摔跤在新疆历史悠久,《汉书·张骞传》记载:公元前2世纪,西域的摔跤已经颇为盛行,当时被称为“角解”,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因地域、民族、习俗不同,形成了具有独特内容、形式及文化的民族式摔跤活动。其中以维吾尔族“且力西”、哈萨克族“库热斯”、蒙古族“博克”和回族“绊跤”最为典型,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民族式摔跤运动得到了高度重视与支持,成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新疆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各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了不同形式、风格、别具特色的摔跤运动。伴随着文化交流和社会发展,发生了同化、异化、变迁和整合,都会在民族传统节日、农闲时节、婚嫁、婴儿出世、割礼等习俗庆祝活动上举行,逐渐从娱乐性、健身性逐渐转向规范性和竞技性;从一个民族特有发展到多个民族共有,总体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民族性、节庆性、交融性特点。

2 新疆民族式摔跤引入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必要性分析

2.1 体育新课程改革的需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三级课程管理”,不再对中小学课程和教材进行统一管理和硬性规定。各地、各校完全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符合本地和本校实际的课程实施方案与教学计划,这给地方、学校留有相当大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经济、文化差异较大,即使是同一地区学校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异,这是《课程标准》只提出学习目标、内容框架和教学建议,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数等的原因。学校和体育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当地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与开发体育课程资源,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形成学校特色。

2.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需要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受到其它文化的影响,同时,现代体育的迅猛发展对其产生了强大冲击。新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在继承民族传统体育,促进新疆少数民族体育多元文化的生存;促进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民运会为平台,借鉴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传播与推广;把握机遇,促进少数民族体育人才队伍、场地、设施等建设;发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健身、参与性,使其更好地融入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

2.3 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2011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学生的学习划分为四级水平,考虑到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差异性,为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发展需要,体育与健康课程鼓励这部分学生将高一级水平的学习目标作为自己的发展性学习目标。运动技能的学习以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一定的特长、掌握和运用几项运动项目为中学水平目标。处于此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的高峰期,其生理心理上发生巨大的变化,内心的想法无法表现,再加上学生喜动爱玩好斗的本性,在学校开设摔跤课程,能有效释放学生内心的拘谨,使其在摔跤过程中达到锻炼身体,摆脱心理障碍的效果。

3 新疆民族式摔跤引入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3.1 民族式摔跤在新疆有良好的民间基础

1981年9月,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座谈会上,国务院批准开展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简称“全国民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第一届将摔跤运动定为竞赛项目,第五届明确规定了蒙、藏、彝、维和回族式这5个民族的民族式摔跤形式的比赛,并且这些民族大多聚居在新疆,具有良好的参与人数基础。新疆民运会自1985年起每四年举办一次,民族式摔跤作为各民族群众非常喜爱的运动项目一直都跻身于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竞赛项目之列。全国民运会和新疆民运会为新疆民族式摔跤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极大地推动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对民族式摔跤和其他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3.2 学校具备优越的场馆设施和稳定的经费支持

2005年,教育部制订的《中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国家标准规定各地中学学校的体育课教学,课余训练,体育竞赛,学校运动会等工作所涉及的有关体育器材、场地的内容,应逐步与国家标准规定相一致。学校在更新体育器材,修建运动场地时,应按照循序渐进、逐步实施的原则,执行《中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国家标准。新疆中小学也积极根据此标准,努力完善学校体育场馆设施与器材,提供保障。校本课程的重点是体现本学校的办学思想与理念,能够很好的宣传和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创新之处,从而极易得到学校相关部门和领导的支持,这样就会在校本开发过程中注入一定的研究开发经费,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稳定的经费支持。

3.3 中小学生是传播传统体育项目的稳定人群

目前,在新疆中小学体育课程设置上,教学内容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只有少部分学校开展兴趣选项课,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小学没有开设的先例,民族式摔跤若能成为校本课程进行授课,学生所选择的体育项目就被人为的固定下来,换种角度看,这便是在中小学传播传统体育项目的有利条件,中小学生成为学习掌握传播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稳定人群,能够有效提高参与民族式摔跤的人数,其发展前景比较乐观。

3.4 民族式摔跤成为校本课程的价值

民族式摔跤校本课程符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利于学生身心发展,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通过教育过程媒介传授少数民族文化,得以使少数民族文化与传承主体相结合,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研究,将民族式摔跤引入中小学校本课程,可保证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增强学生民族认同感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豪感,并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民族式摔跤校本课程与学校体育条件、特点结合起来,有助于学校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形成特色办学。

4 中小学体育课程引入民族式摔跤面临的困难

不同民族特色摔跤的整合困难重重,依据各个民族摔跤运动文化属性、特点及规则整合,研发出一种既要保留民族特色及文化内涵,又不失摔跤运动本身的精髓的课程,是开设民族式摔跤体育课程面临的难题之一。学生对民族式摔跤的认知较为肤浅,兴趣匮乏,很难体现民族的特点及民族式摔跤的精髓。民族式摔跤在课程实践中存在身体接触,潜在着相对较大的安全隐患,教师稍不注意或者因场地的限制,极易产生危险。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民族式摔跤体现了少数民族灿烂的传统文化,具有体育活动的一般特性,具备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条件。在课程实践中能实现健身娱乐,教育功能。强调“三级课程管理”的体育新课程改革,现代体育文化发展的冲击,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要求民族体育传统文化迫切得到传承与发展。“全国民运动会”与“新疆民运会”的蓬勃开展,优越的学校场馆设施,稳定的人群与经费支持,为其保障了良好的民间基础和经费支持;民族式摔跤符合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能够成为办学特色。然而,不同民族类型摔跤的整合问题较严重,学生对项目的认知较为肤浅,兴趣匮乏,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新疆中小学开展民族式摔跤课程有利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进一步丰富民族传统体育理论,这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长期开展有重要意义。

5.2 建议

新疆民族式摔跤引入校本课程应充分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既让学生在课程体验过程中强健身体,同时,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实行三级课程标准过程中,学校有关领导要高度重视,积极鼓励支持,与体育教师一起努力创办具有鲜明特色的体育校园文化。民族式摔跤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建立系统、完善的评价考核体系。新疆民族式摔跤校本课程开发中,作为课程开发主导者的体育教师在推进课程开发的同时,要加强学习,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洲.新疆乌鲁木齐市中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2,6.

[2]王萍.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研究—以少数民族式摔跤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111-112.

[3]朱艳丽.新疆民族式摔跤运动的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6.

[4]刘秀峰.新疆不同民族摔跤运动的传承特点与发展流变[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3(01):50-54.

[5]刘秀峰,朱艳丽.新疆民族式摔跤运动的发展状况研究[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15-121.

[责任编辑:王楠]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可行性新疆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小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