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义时代下女性意识“被遮蔽”现象浅析

2016-04-05 13:00李晓艳
戏剧之家 2016年5期
关键词:黄金时代女性意识消费主义

【摘 要】在消费主义的时代背景下,票房成为衡量一部影片是否成功的主要依据。与同档期上映的《心花路放》相比,《黄金时代》在票房上可谓惨败。《心花路放》与《黄金时代》的交锋,不仅代表“商业”与“艺术”的对峙,更隐藏着强烈的性别对峙。观众无论男女,全都沉浸在“心花路放”之中,观赏着由男性目光主宰的作为“性欲窥视”对象的女性形象。这种女性意识的“被遮蔽”现象值得电影人反思,可要想改变现状却是一个艰难而又漫长的过程。

【关键词】消费主义;心花路放;黄金时代;女性意识;被遮蔽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166-01

自电影诞生以来,票房一直都是衡量一部电影成功与否的主要依据。与同档期上映的《心花路放》相较而言,许鞍华的《黄金时代》可谓惨遭了票房“滑铁卢”。众多电影研究学者纷纷从《黄金时代》的影像本体出发,分析出其过度“文艺”的叙事方式导致电影与观众欣赏之间的格格不入,产生了布莱希特式的“间离效果”。由此一来,观众心目中的才女萧红与电影《黄金时代》所带来的“汤唯版”萧红没有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形象重合,甚至导致错位。

《黄金时代》在影像本体方面确实有它的局限性,但是不能一味地将其票房上的失利归结为电影本身。毕竟电影《心花路放》在“品质”上并不比《黄金时代》更胜一筹,轻喜剧风格的《心花路放》所迎合的只是观众的心理需求,而这种心理需求又恰好是当前消费主义时代下刺激而产生的。从性别角度审视这两部影片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宁浩的《心花路放》代表着男权主义的产物,是由男性导演主导的一部男权至上主义色彩浓厚的商业性电影;而许鞍华的《黄金时代》则代表着女性意识的自主呈现,是由女性导演主导的反映女性自主意识觉醒的艺术性电影。《黄金时代》票房的惨淡恰巧说明当前消费主义时代下女性意识的光芒被以《心花路放》为代表的“男权主义”完全遮蔽了。观众无论男女,全都沉浸在“心花路放”之中,观赏着由男性目光主宰的作为“性欲窥视”对象的女性形象。

台湾女性主义者李昂说过:“在这样变化纷纭的现代化社会里,真正的幸福和生命之道,是掌握在你(女性)手中,而不是在你的父亲、丈夫、家庭手中。”在当前男权社会权力机制的挤压下,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沉默不语,由此丧失了女性作为独立自主的“个体存在”身份,也在男性主宰的银幕世界里丧失了本应存在的话语权。女性只有通过奋起抗争,对当前社会性别机制下的电影世界予以解构,才能以完全独立的话语系统重构女性世界的真实存在,从而宣告女性“看”的主权。

《黄金时代》表现了女作家萧红颠沛流离的短暂一生和心路历程,这是一部女性对自身作为人尤其是作为女人价值的醒悟,正如影片编导者以及萧红本人所赋予女人的自由和自主精神。而《心花路放》是一部从一开始就标榜“男权至上”的影片,由徐峥饰演的郝义安慰婚姻失败的耿浩说“别表现的像个Loser”,言外之意便是“我们一直都是Winner,即使感情失败,也别表现的像个Loser”,用二元对立的哲学模式来分析此说法,即如果男性代表Winner,那么女性则是消极的Loser代表。《心花路放》中女性成为一种可以随意被消费、被控制的物品,男性对其享有绝对的支配权力。与其说这是一部治疗情伤的公路片,不如说是一部将女性意识彻底遮蔽的男性话语的产物。

在当今“娱乐至死”的时代,观众逐渐失去自我判断能力与自主意识。《黄金时代》与《心花路放》如同两道大餐,同时摆在观众面前,人们不约而同地将选择投向《心花路放》这道“艳遇之旅”。窝在影院舒适的沙发上,人的脑子是不愿意思考的,仿佛与外界世界隔绝,失去自主意识的结果便是受人摆布。《心花路放》代表着绝大多数以男性话语为主导的影片立场,观众心甘情愿地或毫无察觉地被编导者灌注“女人如衣服”的思想意识,女人被作为一种欲望符号,成为男人“凝视”的对象,而这种“凝视”就是拉康所说的“统治力量和控制力量”。

观众的审美层次决定影片票房,影片票房的成败影响编导们的集体创作,上映影片质量的好坏又反过来提高或降低观众的审美水平,而当观众的审美层次不断地被降低,电影市场就会进入一个死循环。以《心花路放》为代表的主流商业电影像一块巨大的屏障遮蔽了以《黄金时代》为代表的艺术电影所呈现的女性自主精神,在男权话语统治下,女性意识的自觉呈现作品是少之又少。“以‘消费者为诉求对象的现代大众文化和文化工业文明,正摧毁着我们的灵魂,使得人类不再探索其存在的决定性问题,不再意识到自己为性灵的实体”。消费主义时代下,女性意识的“被遮蔽”现象值得电影人反思,可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却是一个艰难而又漫长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陈飞宝.台湾电影史话[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326.

[2]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雕刻时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40.

作者简介:

李晓艳(1989-),女,山东潍坊人,现为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电影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影学。

猜你喜欢
黄金时代女性意识消费主义
Film review:WALL·E
《红楼梦》宝黛诗词与女性意识研究
消费主义视角下传统集市贸易的现代化解读
新媒体时代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
消费主义文化逻辑与文学的欲望叙事——论《嘉莉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