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点注射结合针刀及推拿手法治疗急性单纯性腰痛93例的疗效观察

2016-04-06 02:12米忠友,张春,阮红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综合疗法针刀



痛点注射结合针刀及推拿手法治疗急性单纯性腰痛93例的疗效观察

米忠友1, 张春1, 阮红新1, 韦宏斌1, 刘筑2

(武警重庆市总队医院, 1. 急诊科; 2.骨科, 重庆, 400061)

关键词:痛点注射; 针刀; 推拿按摩; 止痛药物; 综合疗法; 急性单纯性腰痛

急性单纯性腰痛是由腰部软组织、肌肉、筋膜及韧带受到外力作用发生的拉伤、嵌顿或卡压而导致的急性疼痛,其发病急迫,常为特定强迫体位,行走坐卧均困难,异常痛苦。医院各科室均可以治疗急性腰痛,但是专业理念和治疗侧重点不同,骨科常以止痛静卧为主,理疗科常以针灸或物理疗法为主,疼痛科常以痛点注射或针刀为主,中医科常以针灸加推拿为主,基本的治疗原则常以止痛(口服或痛点注射)及卧床休息制动为主[1]。国外曾报道[2], 理疗及手法仅限于缓解症状而无治疗作用。2009年5月—2013年11月,本院采取痛点注射结合针刀及推拿的综合手法,治疗突发急性单纯性腰痛93例,手法简单,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186例,按单双挂号顺序随机分组,单号分为治疗组,双号分为对照组。治疗组93例,男91例,女2例,年龄18~47岁,平均25.7岁。对照组93例,男92例,女1例,年龄17~45岁,平均25.4岁。纳入标准:按照《军队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3]和《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预防原则》[4]中腰痛标准进行诊断。排除标准:全部病例经B超、X线摄片或腰椎CT,排除了由骨折、结石、结核、肿瘤、腰椎间盘突出症、强制性脊柱炎等引起的腰痛。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取痛点注射结合针刀及推拿手法的综合疗法治疗。① 体位:一般选俯卧或侧卧位。确定痛点并用注射针尾部按压痕迹进行标注。② 痛点局麻:以盐酸利多卡因或注射用盐酸氯普鲁卡因(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者可选用,无需皮试),注射用水稀释后于选定的痛点处局麻。③ 针刀结合痛点注射:按照针刀的4步进针法,对疼痛及痉挛点运用纵行疏通剥离松法[5],针刀刀口线与韧带走行方向平行刺入患处,对嵌顿及卡压处纵向松解,按附着点的宽窄可以增加1~2条松解线,直至感觉已解除高张力的痉挛即出针,然后将抽好的配制药液(利多卡因或氯普鲁卡因与曲安奈德按常规比例配制)于松解的痛点处注射,手掌压迫止血。④ 推拿按摩:选择性运用揉、按、推、提、搬、震6种推拿手法。患者先俯卧位,以揉、按、推手法由浅入深按压、推揉痛点部位的肌肉及韧带等软组织,必要时先上后下、先轻后重、先健侧后患侧,与肌腹方向垂直,适度地提拿痉挛肌肉。然后患者侧卧,运用斜搬手法,即患者两手交叉放于胸前,处于下面的肢体伸直,上面的肢体屈髋屈膝,术者立于患者背后,一手稳住患者肩膀,另一手抓住患者腰带,沿身体纵轴方向先缓慢摇晃以放松肌肉,然后突然适度发力,一手将患者肩部推向后,一手将臀部推向前,存在嵌顿和卡压的患者有时可听到“咯咯”的轻微复位声。此外,还可加用震抖法,即嘱患者双手抓住床头栏,身体伸直处于放松状态,术者立于患者脚端,双手握住患者双踝或2名医生一人握住一踝,用力牵拉使身体呈一直线,同时抖动患者身体略呈波浪形,以解除嵌顿、卡压而解除痉挛疼痛。⑤ 药物治疗:主要是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如塞来昔布(西乐葆,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此类药物有消炎镇痛解痉,改善中枢神经对疼痛的感受水平的作用。⑥ 卧床休息及康复训练:先要求卧床休息,1周内忌体力活动。然后行腰背肌功能锻炼,方法如俯卧位背伸肌锻炼法即“飞燕式”、仰卧位背伸肌锻炼法即“五点支撑式”、腹肌锻炼法等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9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痛点注射、止痛药物和卧床休息治疗。痛点注射、药物治疗与卧床休息康复训练与治疗组相同。

1.3评价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3个月后的疼痛评分,并比较治疗后的临床疗效。VAS评分采用10 cm长的VAS评分标尺测量。VAS评分标准:0分:无痛;1~3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10为重度疼痛;10分:剧痛。临床疗效判定:治愈:疼痛症状消失,腰活动度正常,功能活动轻度受限;显效:腰痛症状基本消失,腰活动度增大或接近正常,功能活动轻度受限;有效:疼痛症状减轻,腰活动度略有增大,功能活动仍受限;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任何改善或临床症状加重。

2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治疗第1周、治疗3个月VAS评分为(5.30±2.95)分、(2.08±0.42)分、(1.53±0.37)分;对照组治疗前、治疗第1周后、治疗3个月后VAS评分为(5.38±2.86)分、(3.62±0.28)分、(2.31±0.23)分。 2组治疗第1周后、治疗3个月后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但治疗组的评分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随访3个月后,治疗组治愈77例(82.82%),显效7例(7.53%),有效3例(3.22%),无效6例(6.45%),总有效率93.55%;对照组治愈51例(54.84%),显效19例(20.43%),有效5例(5.38%),无效18例(19.35%),总有效率80.6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意外损伤,无感染患者。但2组共有10例患者在痛点注射后出现了头晕、恶心或轻微的心慌不适,2例出现心率缓慢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患者经对症处理并休息后均得到有效缓解,其不良反应原因多为利多卡因入血过快导致的心率缓慢和心脏传导阻滞。首先,建议有低血压、心率缓慢或传导阻滞等心血管风险的患者将利多卡因改为注射用盐酸氯鲁普卡因注射液,并将其稀释约0.75%~1%, 可以降低风险的发生率。其次,做好心电监测。最后,要求每位患者治疗后原地休息30 min, 无不适反应后方可离开。

3讨论

急性单纯性腰痛是指突发并通过初步检查排除了骨折、结石、结核、肿瘤以及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后的急性腰痛。病因多由腰部准备不充分或用力不当,脊柱突然弯曲或旋转造成肌肉、小关节滑囊、韧带或滑膜的拉伤、嵌顿或卡压所致[7]。本研究对93例急性单纯性腰痛患者采取针刀疗法、痛点注射、手法推拿、药物及卧床休息等综合治疗后,获得了较好的疗效,临床总有效率为93.53%,明显高于以卧床休息制动及药物治疗(包括单纯的痛点注射)为主的常规治疗方法。

痛点注射:注射所用药物既阻滞了神经的疼痛传导,松弛了痉挛的组织,又加快了局部水肿组织炎症的吸收和消散,还可防止炎症时组织修复过程中的粘连和瘢痕形成,既体现了针刀的微创技术,又发挥了痛点封闭的双重效果。

提手法推拿按摩:该疗法在急性腰痛中十分重要,它作为针刀及痛点注射的有效补充,既能疏通经络、解除痉挛、理筋正骨,又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尽快恢复局部正常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在推拿按摩“揉、按、提、推、搬、震”的手法中,到底选取哪种手法,需要操作者结合具体病情具体施为,但手法切忌粗暴蛮干,以免造成新的意外损伤。 此外,止痛药物及静卧硬板床休息也十分必要。预防上要嘱咐患者在以后训练或做工前做好腰背部及四肢的适应性训练。

参考文献

[1]吴在德. 外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929.

[2]CM Godfrey, PP Morgan J, Schatzker. A randomized trial of manipulation for low back pain in a medical setting[J]. Spine, 1976, 9(3): 301.

[3]孙传兴. 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 2版.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1984: 7.

[4]黄昌林. 军事训练医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328.

[5]崔秀芳. 针刀医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 90.

[6]叶应陵. 腰腿痛的诊断与治疗[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9: 340.

[7]柳登顺. 实用颈腰肢痛诊疗手册[M]. 郑州: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278.

通信作者:刘筑

收稿日期:2015-07-16

中图分类号:R 68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6)01-094-02

DOI:10.7619/jcmp.201601031

猜你喜欢
综合疗法针刀
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针刀疗法治疗屈拇指肌腱鞘炎验案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委会举行成立大会并举办全国针刀治疗冻结肩专题培训班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延伸护理对颈椎病针刀术后复发率影响
中医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左旋多巴联合综合疗法治疗青少年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效果及对患者视功能和P—VEP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综合治疗
综合疗法治疗鼻窦炎鼻息肉76例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