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加快提升现代农业

2016-04-06 04:29骆永亮裔雪清
四川农业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新型农民优势产业现代农业

骆永亮,裔雪清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农业和林业局, 四川 郫县 611730)



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加快提升现代农业

骆永亮,裔雪清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农业和林业局, 四川 郫县 611730)

摘要:郫县为解决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瓶颈,围绕优质粮油、无公害蔬菜、珍稀食用菌、花卉苗木等四大优势产业的产业布局,按照我县农村区域“优生态、强镇村、兴产业、促改革”的工作主线,着力破解“田由准来种、人往哪里去、钱从何处来”三大问题。坚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科技机制创新,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在提升产业发展方向,强化科技兴农工作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关键词:新型农民;现代农业;优势产业

1基本情况

2012年出台《郫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以来,为有效解决“谁来种田”、“谁来种粮”、“谁来服务”等现实问题,郫县农林局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工作方针,全民动员,积极开展全县农民的素质提升工作,并对照成都市《关于加强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的试行意见》文件要求,加快构建我县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积极开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大力培养了一批符合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需要的农业职业经理人,积极培育了一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业人才队伍,着力提高了县职业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科技致富本领,加快推动了县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

2主要做法及成效

郫县农林局围绕无公害蔬菜(食用菌)、优质粮油、花卉苗木等三大主导产业,按照建设“生态田园城市”的战略目标,主动结合产业发展和农民致富的“两种需求”开展分类培训,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素质;采取“人才+基地”、“人才+项目”、“人才+资金”的“1+3”的捆绑培养模式,把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增强致富能力;通过完善管理支持机制,鼓励农村实用人才创新创业,为农村新型人才脱颖而出营造良好的环境。

2.1开展分类定向培训,多渠道多形式提高农民素质

主要围绕三大优势产业,瞄准市场需求,整合各类培训资源。本着“市场需要什么、产业发展缺少什么、农民需要学习什么,就开展什么培训”的原则,每年整合资金近100万有计划地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农民职业经理人培训等。通过建立扶持政策体系、改善发展环境,吸引和留下了一批青壮年农民、返乡农民工、转业军人和大学毕业生,通过系统培训,使之成为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业后继者和经营管理人才。2014~2015年,全县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17万人次,大部分受训者都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2012~2014年,培训农业职业经理人440人,获得农业职业经理人证书264人。其中初级93人,中级163人,高级8人。借助农业部全国农村实用人才基地落户我县农科村的便利条件,每年安排10名左右农村杰出实用人才免费参加农业部举办的脱产强化专题培训班。采取田间现场会,对农业生产环节、关键技术、难点问题,采用专家和农民“一对一”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提高实效性。

2.2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推动人才良性发展

坚持技术培训和人才培养,产业发展与机制创新相结合,采取“1+3”(即人才加项目、基地、资金)的办法,既加担子又给政策,既定目标又给项目,既下任务又有措施,帮助其快速成长、健康发展,不仅自己成长,还要将“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对农业职业经理人新办领办农民合作社、设施农业生产基地、粮食规模化基地和购置农机具,在同等条件下相关补贴上浮10%~20%;支持农业职业经理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对个人应缴的20%缴费基数,由财政补贴12%,个人仅缴纳8%。同时,探索设立风险补偿资金,支持农业职业经理人凭资格证书进行信用贷款,化解“融资难”问题。

2.3推行“土专”结合,促进农民技能提升

充分利用农业专家大院暨人才工作站专家才智,通过项目包装,把专家从城市引到农村,把技术由实验室引到田间,实现了专家与农民、科研与生产的无缝对接,实现了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先后建设沙西优质水稻示范区、特色蔬菜高效示范片、种苗生产示范基地等,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行“土专家”储备、推荐制度,通过全县遴选、评审,将取得资格证书的农村实用性人才和每年定期聘用的本土专家纳入农业人才工作站人才库统一管理,形成覆盖全县所有涉农村社的农业科技指导服务网络。2016年聘请28名土专家为全县农业产业提供技术指导,每名本土专家联系1个村,指导10户以上的科技示范户,开展技术服务和四新示范,并积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2.4开展专家交流平台,促进了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通过专家讲座、龙头企业和能人示范带动等形式,引导农民更新观念,用规模生产代替分散耕作,用市场运作代替分散经营,用抱团协作代替单打独斗,进一步促进农业转型。目前,有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29家(国家级2家、省级6家、市级20家),中国驰名商标4个,地理标志产品3个。以集聚56家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中国川菜产业化功能区为依托,通过洋专家专业策划,农产品品牌资源整合,土专家技术升级,辐射带动县内产品种植基地6667hm2,年均产值达40.3亿元。

2.5通过高新技术助推产业升级和发展

探索建立无公害产品整体推进体系,蔬菜种植面积达16667hm2,总产量70万t,年产值超过10亿元。形成绿色食品生产基地8667hm2,认证产品79个,有机(转换)农业生产基地582hm2,认证产品8个。

2.6开展信息公开平台,带动现代农业规模经营

通过建立信息公开平台,引导鼓励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聘用农业职业经理人,支持农业职业经理人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设施农业生产基地、粮经产业规模生产基地,有效引领带动了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截止目前,全县聘用农业职业经理人和农业职业经理人领办创办的农民合作社达到39个,占全县农民合作社总数的20%;聘用农业职业经理人和农业职业经理人领办创办的农业企业达到18个,占全县农业企业总数的11%;农业职业经理人领办创办的家庭农场达到11个,占全县家庭农场总数的32%。

2.7全面实施农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

指导和助推农村实用人才的开发和培训,采取离岗培训、脱产学习、基地实践、外出参观等办法,轮回推进农技人员培训。

加强与川农大和市农职学院等“校地合作”,与四川省农科院签订了为期10年的“院县合作项目”,在全县农技人员中开展“全员培训”,实现“科技换脑”的目标。

将培训成绩与目标考核相结合,培训成绩和结业证书载入个人档案,作为提拔、评优、评先和年终个人考核的重要依据,也为大面积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夯实师资力量。

3存在的问题及几点启示

在整个全民科学素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职业农民培育和培训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探索;二是农民培训需求和要求会随市场不断变换,培训科目设置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三是农民素质提升的空间很广,方法和形式不够灵活创新。

针对以上问题和不足,我们有几点思考:一是建立和完善好职业农民培育的机制,是否确实能不断提升职业农民的素质。二是准确了解农民不同层次的需求,及时给农民提供所需要的高水平的专家,是否就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多种需求。三是不断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式和方法,是否能保证逐步提高农民素质,引导本地优势农业产业集中成片良性发展。我们将根据这些思考进一步探索,扎扎实实为我们现代农业做好服务。

收稿日期:2015-12-27

作者简介:骆永亮(1973-),男,高级农艺师。

猜你喜欢
新型农民优势产业现代农业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甘肃金塔县特色优势产业树品牌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培育优势产业集群 打造特色农业品牌
“一带一路”战略下绍兴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
基于地方政府视角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刍议基于农业循环经济的新型农民的内涵与需求
借力“一带一路”战略 推动河北优势产业和过剩产能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