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污水处理厂水质监测质量管理工作

2016-04-06 11:43汤景鹏张震宇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6年6期
关键词:处理厂环境监测管理体系

汤景鹏,张震宇

大庆油田水务公司中区污水处理厂(黑龙江大庆163451)

浅谈污水处理厂水质监测质量管理工作

汤景鹏,张震宇

大庆油田水务公司中区污水处理厂(黑龙江大庆163451)

污水处理厂水质监测工作直接影响正常的工艺运行,水质监测的质量管理水平与污水处理厂生产管理密切相关。以某污水处理厂为例,对比环境监测站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其水质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现状进行初步分析。针对质量意识淡漠,质监测过程缺乏有效监督,水质化验数据记录存在质量问题以及水质监测实验室信息化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提出加强员工质量意识、强化过程质量控制、推进水质监测化验室信息化水平等改进措施,以提升水质监测质量管理水平。

污水处理厂;水质监测;质量管理

城镇污水处理厂承担着城市污水处理的环保重任。国家出台的新《环保法》及《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调污水处理厂的环保职责。污水处理厂的工艺平稳运行及水质达标排放,成为污水处理厂管理工作的目标。水质监测质量管理直接影响污水处理厂的全面质量管理,只有做好水质监测工作,保证污水厂各工艺段运行平稳,才能保证水质达标排放。为了更好地服务污水处理厂,保证水质监测质量,指导生产实际,应结合污水处理厂水质实验室实际情况,全面提升水质监测水平。

1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实验室管理的发展

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随质量管理理论同步发展。①20世纪80年代统计质量控制(SQC)阶段:由于环境保护、环境监测起步较晚,这一阶段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以统计质量控制为主,强调结果分析,环境指标合格的情况,质量手段集中在对比平行样,加密样等事后检验,但存在粗放发展的实际问题,未采取有效手段控制监测质量,对监测计划、现场、采样等没有监督管理;②20世纪90年代质量保证/质量控制(QA/QC)阶段:优质实验室的建设,实验室资质认证考核,计量、标准方面的法律法规,极大推动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建设,提升环境监测水平,拓展监测的覆盖面,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逐步走向成熟;③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为全面质量管理(TQC)阶段:全面质量管理理念进入实验室质量管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出台《校准和检验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指导实验室质量管理,覆盖了水质实验室各方面的质量管理要求,对监测报告、分析、监测成本等的质量都有指导,也是目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努力方向。

为规范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确保监测数据的质量,国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环境监测的工作内容及工作职责。2006年出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和《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明确要求管理体系的建设与优化,承担监测数据法律责任,2007年出台《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进一步强化环境监测的合法性,经资质认定的实验室,具备向社会出具的法律效率的检测报告[1]。2010年出台《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2版),明确环境监测人员职责,提升环境监测人员的业务水平,细化水质监测方法,提高监测数据准确性、科学性。2011年出台HJ 630-2011《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注重实验室发展,针对其发展的要求,结合自身技术特点,加强第三方监督,调整质量体系框架,形成环境监测的行业特有质量管理模式。

2 水质监测质量管理现状

污水厂环境监测,主要为水质监测,属于常规环境监测,其质量管理多借鉴环境监测机构的质量管理模式。污水处理厂投产后,为确保平稳运行,水质达标排放,实施有效的质量管理,尤其是实验室质量管理,即保证污水处理同步监测,过程受控,将过程控制、统计技术、信息化管理应用在一起,形成区别于专业环境监测机构的特色管理体系。

污水处理厂实验室承担着水质的监测与分析工作,主要水质监测指标包括化学需氧量、生物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悬浮物、粪大肠菌群等,向生产部门、上级部门报告监测数据,保障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实践,实际中是履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贯彻落实质量方针、达成质量目标、不断优化质量管理体系,使之持续有效和不断完善的过程[2]。以某污水处理厂实验室为例,研究其质量管理体系。

2.1 质量方针

按照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规范进行监测。对所有用户(生产部门、上级部分)提供高质量服务,对水质数据承担责任,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监测结果不受干预,达到用户(生产部门、上级部分)满意。

2.2 质量目标

贯彻质量方针,不断完善污水处理厂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其有效运行,指导生产实际。维护监测技术的科学性,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避免不合格项产生,保证设备计量检定率。

2.3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污水处理厂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记录和质量计划)等。①质量手册:根据上级单位质量管理要求,质量手册包括水质监测的质量管理小组,设备仪器管理,实验室环境控制,人员培训要求等方面;②程序文件:按照上级单位质量管理程序文件,形成适用于污水处理厂管理体系可行的程序文件,指导质量管理运行的方法及措施;③质量文件:包括实验室监测计划、作业指导书、质量检查记录、质量数据原始记录、水质分析汇总表、水质分析报告、水质超标情况报告等。

2.4 水质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现状

污水处理厂投产以来,运行近6年,形成了一套匹配的化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员工能力、工作质量、监测能力较投产初期明显提高,质量监督员能够承担其质量监督职责。制定质量监督计划,设置质量监督控制点10个,每日、每月对污水处理厂进出口等控制点进行水质监测,水质监测符合率100%,综合合格率92%。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规定,组织监测活动,开展污水厂实验室横向对比,实验室认真开展内部审查和外部审查活动[3],不断加强质量管理水平,提升实验室监测能力。

3 水质实验室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质量观念淡薄

污水处理厂实验室水质监测质量管理中,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观念。质量管理员仅注重监测结果,原始数据记录,忽略水质监测中过程管理,对样品采集过程、样品处理、数据统计等方面缺乏关注及监督,直接影响着水质监测数据的可靠性[4]。部分实验室化验人员对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存在质疑,质量意识淡薄。通过实验室化验人员岗位考试后,出现思想放松,监测人员的自主性成为影响质量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直接导致质量管理下降。在水质监测过程中,不能积极主动的避免问题发生,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忽视水质监测目的及意义。在采样过程、样品保存、设备定期校准等环节,无有效质量控制,失去了自我监督的作用,降低整个体系运行效率,产生实际执行与体系运行相背离的情况[5]。污水处理厂水质监测过程中,化验人员在监测过程中存在数据修约不准,人为误差较大,质量意识淡漠,部分人员对私自修改数据等现象毫不在意,严重影响监测真实性。

3.2 监测过程缺乏有效监督

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是包括现场监测、样品的采、运、存、仪器设备的校验与计量、实验室的质量控制程序以及原始数据记录、整理、统计等全过程的监督[6]。污水处理厂水质监测过程的质量监督过于形式化。质量监督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流于形式。水质监测过程中受采样环境、采样方法、监测方法、人员操作等多方面影响,监测条件的改变影响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真实性。质量管理人员应对水质监测过程实施监督,对采样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更正及指导,及时调整、完善。目前污水处理厂实验室水质监测取样、样品保存、监测操作等的过程缺少现场质量监督,变成质量控制的薄弱环节。污水处理厂采样过程中区别于野外采样、净水厂采样,采样环境较为恶劣,采样过程中存在不按操作规程取样,影响样品的代表性;采样地点无监督人员,采样时投机取巧,不取样、随意取样现场时有发生,成为质量控制盲点。

3.3 水质监测原始数据记录存在质量问题

在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中,原始记录是水质监测原始数据和统计分析报告的原始凭证,原始数据记录的质量控制与监管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核心内容之一[7]。污水处理厂实验室原始数据记录表存在设计缺陷,设计内容不合理,不能有效指导生产实际;原始记录存在缺项,记录不完整的问题;原始数据记录不准确,检测项超出范围值时,不能及时校验数据,缺乏对比样等的记录;不按时记录,审核不及时问题,解决问题严重滞后;编造数据,任意涂改数据的现象仍偶有发生。

3.4 实验室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污水处理厂目前水质在线监测仪表配备较为齐全,部分在线监测仪表并入市环保局在线监测系统,形成在线监测,信息化管理污水处理厂。但是,污水处理厂实验室对污水处理各工艺段,仍采取人工常规水质监测或较为落后的数据采集装置,一定程度上降低实验室水质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效率,水质反馈不及时,导致生产工艺调节的滞后,严重制约污水处理的工艺运行。污水处理厂水质监测多采用人工取样,每日监测水质一次,仅出现水质较大波动或工艺出现明显异常现象时,采取补充采样监测;工艺恢复时,监测效率明显低于在线监测仪表,信息化、自动化水平落后,制约实验室水质管理水平。

4 提升水质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建议

4.1 加强员工思想教育

加强实验室员工的质量管理理论学习,贯彻质量方针,将质量管理意识融入到水质监测日常工作中。明确化验员、质管员、质量负责人的职责,使质管工作得到员工认同,提高责任感、自主性,树立全面质量管理意识,实验室质量管理人人有责,全员参与质量管理过程中,理顺思路,提高水质监测工作质量、效率。污水处理厂采取开设质量培训班,加强质量教育,同时提高环保意识,让水质监测的重要意义深入人心。

4.2 强化过程管理

水质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应落到实处,扬长避短。首先,制定全面有效的工作计划。既包括日常水质监测、实验室审核计划,又要涵盖设备计量校验、人员培训、物料采购、实验室建设改进计划等,为质控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其次,重视过程质量控制。明确国家规定监测方法,维护实验室环境,严控数据分析、处理,抓住日常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如污水处理厂水质采样点选取原则,实际操作的监督控制;实验药剂的配置、标识和保存;重视环境条件、卫生、安全;保证数据记录、统计、分析、异常值处理等客观、准确;及时发现问题,组织有效纠正措施。再次,提高原始数据记录、分析报告的质量。原始记录、分析报告是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应根据现场情况、水质标准填写规范,强化数据、报告的审核,加强数据质量控制工作。最后,日常监督避免走过场、形式化。质量监督员主动行使职责,通过日常操作监督、采样监督,规范员工操作,如水质采样点日常签到记录等形式,预防出现随意改变监测位置、操作不正确、仪器使用不规范的问题。行政监督与内部控制相结合,引入第三方监督,增加比对实验,实验室内外比对,查缺补漏,优化质量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水平。

4.3 推进水质实验室信息化

将计算机、网络、自动化技术引入质量管理工作,已成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污水处理厂水质监测工作引入了信息化、自动化技术,建立实验室质量管理系统,极大提升管理效率,严控数据合格率,避免人为因素,使水质监测管理具备科学统计能力强,反馈速度快,易于控制,方便安全的优点。逐步形成主动型、预防型、网络化的水质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更加便于从人、机、料、法、环“五要素”控制监测过程,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8]。

5 结束语

污水处理厂实验室承担水质监测任务,水质监测对指导污水处理厂生产实际起到关键作用。如何提高水质监测工作质量管理水平,成为重中之重。要优化体系运行,科学管理,加强人员培训,提高质量管理意识;落实监督,注重过程控制,确保水质监测方法标准化,数据采集、统计、分析科学准确;引入计算机控制、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化实验室,提高管理效率,实现连续控制,建成技术能力过硬、高效环保的水质实验室。构建系统化、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水质监督质量管理体系。

[1]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指南[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

[2]上海质量科学研究院.质量竞争力[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3]杨宇嵩.关于保证环境监测质量的几点思考[J].云南环境科学,2006,25(增刊)∶202-203.

[4]陈贵,陈小霞,马玉娇.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8(7):30-31.

[5]郑瑜,王东霞,隋小娜.环境监测现场监测中的质量管理[J].北方环境,2010,22(2):100-101.

[6]邹静霞.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质量管理探讨[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01,28(3)∶170-173.

[7]刘澍.建立主动型、预防型、信息化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J].环境研究与监测,2013,12(4)∶51-53.

[8]刘蕊,冯磊,王佳龙.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及措施[J].黑龙江科学,2014,12(5)∶228.

The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work of sewage treatment plant directly affects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process,and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roduction management of the sewage treatment plant.The quality management status of the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laboratory of a sewage treatment plant was analyzed by comparing with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For the outstanding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ewage treatment plant,such as in⁃different quality consciousness,lack of effective supervision of the quality monitoring process,untrue water quality laboratory data re⁃cord,low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laboratory information level,some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strengthening the quality awareness of employees,strengthening the quality control of the process,improving the information level of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laboratory are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management level of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sewage treatment plant;water quality monitoring;quality management

左学敏

2015-12-27

汤景鹏(1986-),男,硕士,主要从事环境评价及水处理工作及相关研究。

猜你喜欢
处理厂环境监测管理体系
污水处理厂低碳节能的探讨与研究
人体的“废料处理厂”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城市污水处理厂占地研究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污水处理厂沉淀池剖析——以乌鲁木齐某污水处理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