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31701标准的实施对牛仔面料耐湿摩擦色牢度的影响

2016-04-07 19:37丁若垚雷建萍张永立陈峰
中国纤检 2016年3期
关键词:牛仔面料纺织品婴幼儿

丁若垚++雷建萍++张永立++陈峰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新标准下,国内供应商牛仔面料的耐湿摩擦色牢度指标的技术情况。分析认为:目前牛仔面料绝大多数使用硫化或靛蓝染料,导致市面上绝大多数送检面料的耐湿摩擦色牢度级别不能达到GB 31701对婴幼儿和儿童纺织品的要求。但仍然有供应商能够提供达标的成品。建议相关企业可以尽早布局,改进婴幼儿及儿童服装的颜色款式,多采用活性染料工艺,尽早应对因此产生的成本提升。

关键词:纺织品;婴幼儿;牛仔面料;湿摩擦色牢度

1 引言

近年来,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的安全事故屡屡发生,类似“毒校服”事件等不仅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也警示相关职能部门对其应进一步重视[1]。此外,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和不同[2]。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在2015年正式公布了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技术规范GB 31701—2015(以下简称GB 31701)并要求其于2016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实施过渡期为2年至2018年6月1日。

2 GB 31701的重要变化

与GB 18401中对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的规定相比,GB 31701进一步明确了该类纺织产品的范围、术语与定义;更完整和提高了相应的技术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强制标准区分了婴幼儿与儿童纺织产品。其实从GB 18401—2003版本开始,我们可以发现,国家一直着力更为精准、明确的界定婴幼儿与儿童纺织产品。从一开始2003版本提出的24个月以下婴幼儿纺织产品的概念,到2010版本将24个月提升到36个月,再到此次GB 31701首次提出儿童纺织产品(3到14周岁)的概念。这些变化背后其实揭示出监管层的深层次意图:首先是加大市场的监管力度,对14岁以下未成年人的纺织产品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对于社会舆论表明态度,零容忍针对此类产品的安全不合格情况。其次则是有一定区分市场的目的,相信接下来在这个标准下会出台一系列的国家推广标准以及行业标准,构成一个完整的标准体系,使得各类目标市场的竞争会更为良性有序。

二是提升了婴幼儿与儿童纺织产品织物的标准。这一变化一定程度上与毒奶粉和毒校服等针对婴幼儿与儿童产品安全恶性事件有关。首先从婴幼儿纺织产品来讲,增加了耐湿摩擦色牢度,重金属,邻苯二甲酸酯以及燃烧性能等多项要求。分项来看的话,检测重金属与邻苯二甲酸酯(塑化剂的主要成分)主要针对目前层出不穷的各类产品(不限于纺织产品)的相关有毒有害物质对婴幼儿与儿童的危害;燃烧性能要求并不高,但是也提出了一定要求;而第一次提出了检测耐湿摩擦色牢度(以往成人与婴幼儿纺织产品并无要求),这点是对各类厂商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是提出了附件、填充物、金属针以及耐久性标签的要求。婴幼儿与儿童作为无民事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日常生活中由此类物品引发的误吞、误服及误伤事件时有发生。其实欧美相关标准对此类产品早有相关要求。此次GB 31701相关要求的出台也是顺应了国际形势。一方面看是充分考虑到了此类物品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不乏通过标准进步使得国内供应商与国际接轨,起到一个推动的作用。

3 GB 31701实施所带来的影响

GB 31701作为我国第一个在婴幼儿和儿童纺织品领域提出的国家强制标准,给整个婴幼儿和儿童纺织服装市场所带来的影响肯定是巨大的。当然对于不同的供应商和买家,其冲击都是不同的。

对于以外贸出口起家同时也供应国内市场的供应商和买家来说,适应GB 31701所带来的标准提高在技术和产品上并不困难。欧美主流市场的相关强制准入标准远高于GB 31701。不管是湿摩擦、重金属、塑化剂还是附件,达标并不会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特别是对于比较大的跨国买家来说,目前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供应的纺织品,其款式和面料越来越趋于一致。因此对于这类买家和其主要供应商,是会比较欢迎这次标准的提高的,这有利于增加他们产品的竞争力,抓住这个市场变革的机会。

当然对于以往就主攻国内市场的供应商和买家来说,会带来一定影响。首先就是由于增加了附件等的外观要求,就要考虑现有的款式和式样能否达到这一要求,如果没有达到那就需要重新设计甚至改流水线。对于重金属和塑化剂,要考虑流水线部件会不会造成塑化剂残留,天然纤维原料如果来自国内要考虑会不会重金属含量超标(棉、麻都会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而如果有使用牛仔布材料的,也需要考虑目前所使用的染料和工艺能不能达到湿摩擦色牢度的需求。相信这些问题都不难在技术上得以解决,然而这一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成本。对这类供应商和买家,在如今快消品市场极端重视成本控制的今天,如何通过各种措施,消化这部分成本乃至消除可能提高售价带来的不利影响,值得深思。

4 GB 31701—2015标准对于耐湿摩擦色牢度的要求及其影响

4.1 GB 31701对耐湿摩擦色牢度的要求

GB 31701在耐湿摩擦色牢度这个指标上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下:

(1)对于婴幼儿纺织产品(A类),要求耐湿摩擦色牢度≥3(深色≥2~3)。

(2)对于直接接触皮肤的儿童纺织产品(B类),要求耐湿摩擦色牢度≥2~3。

仔细研究可以发现,对于大多数面料的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来说,这一标准并不难以实现。我们知道,产品在进入消费市场时,除了强制标准以外,还要满足一定的行业标准。以2013年颁布的FZ/T 73025—2013(以下简称FZ/T 73025)婴幼儿针织服饰纺织行业标准为例,对婴幼儿针织服饰的合格品耐湿色牢度要求已经达到≥2~3的要求。其优等品要求更是达到了≥3~4。

4.2 牛仔面料在新标准下的问题

以往的GB 18401标准并未强制要求牛仔面料检测耐湿摩擦色牢度,牛仔服装的行业标准FZ/T 81006—2007《牛仔服装》(以下简称 FZ/T 81006)也没有提出相应要求。这使得以往在中国标准体系下的牛仔服装并不检测耐湿摩擦色牢度。牛仔面料耐湿摩擦色牢度不佳,已是行业内共识。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牛仔面料通常使用硫化、靛蓝染色所致。

硫化:指硫化染料,在牛仔行业内,默认指硫化黑,最常用的为C.I.硫化黑1号。靛蓝:一种蓝色还原染料,C.I.还原蓝1号。黑色、灰色牛仔产品通常使用硫化染色,蓝色系牛仔产品通常使用靛蓝染色[3]。而硫化、靛蓝湿摩性能不佳主要是由于以下几点[4-5]:

(1)硫化和靛蓝两种染料,在染色完成之后,都通过物理作用吸附于纤维素纤维之上,同纤维之间没有任何化学键进行连接。

(2)硫化和靛蓝两种染料,都不溶于水,且吸附于纤维表面,故使用两者染色的面料,在染色完成之后,纤维表面较为粗糙,摩擦系数较大。

(3)硫化和靛蓝染色力度偏低,为了达到较深的颜色,所需染料量较大,易造成清洗环节浮色清洗不净。

牛仔行业长期以来依旧坚持使用这两种染料对牛仔面料进行染色,其最主要的原因是近年来在牛仔业内盛行的仿旧风潮。使用硫化、靛蓝进行染色,是使牛仔产品达到这种仿旧风格所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之一。

要使产品具备这种仿旧风格(俗称“古味”),通常需具备如下几种情况:面料局部褪色;局部纱线磨损后露出纱芯颜色;局部纱线磨断后露出底层纱线颜色。目前,为了达到上述效果,最成熟、普遍的加工方式是对牛仔产品进行成品水洗,在此环节通过物理(手擦、石磨)或者化学作用(酵素洗、喷马骝)处理产品,来实现上述效果。为了使产品“古味”十足,达到理想的仿旧效果,就要求面料在染色之后,染料只能停留在纤维表面,不能渗透完全,而能完成这种任务的,也只有使用硫化和靛蓝这两种染料。如果使用其他染料,染料会将面料完全渗透,从而导致无法通过水洗工序来形成“古味”[6]。而使用硫化或靛蓝的一大缺点,就是成品水洗和耐湿摩擦色牢度不佳。这可能也是以往GB 18401和牛仔服装的行业标准FZ/T 81006中,未对牛仔产品湿摩擦牢度做出要求的原因之一。

4.3 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

为了达到GB 31071的相关要求,就必须将硫化、靛蓝替换成活性染料,但是如果使用活性染料染色,意味着面料必须得放弃“古味”。其实从产品安全性角度出发,牛仔面料如果为了改善耐湿摩擦色牢度而放弃传统牛仔水洗工序的话,对产品安全性有大幅提升,原因有二[7]:第一牛仔水洗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很多化学品具有很强的氧化性,最典型的为喷马骝时所用的高锰酸钾。此类强氧化剂如果残留在产品上,很容易造成儿童皮肤灼伤,对儿童伤害巨大。第二活性染料通过共价键同纤维素纤维连接,各项色牢度优异,只要将浮色清洗完全,面料上已固着染料不易从纤维上掉落被儿童接触到。

在使用活性染料的前提下,为了确保产品湿摩擦色牢度符合GB 31701的要求,在产品染色工序上还需注意以下几点[8]:

(1)尽量减少纱线表面毛羽数量,提升纱线光洁程度,降低纱线表面摩擦系数,从而提升产品湿摩性能;通常可以采用烧毛或者纤维素酶酵洗来实现上述效果,但是需注意,酵洗需在染色前进行,染色后酵洗会降低产品各项色牢度,如水洗、摩擦。

(2)确保染色用水品质:使用活性染料染色过程中,如果染色用水硬度过高,会导致活性染料出现表面染着现象,导致浮色增多,从而导致湿摩下降;同时由于牛仔产品染色多采用经轴染色方式,水硬度过高不利于染料扩散,影响产品匀染性能;推荐的染色用水硬度为<15ppm。

(3)加强清洗:在产品染色后,加强水洗,尽可能将浮色全部洗净。

(4)针对部分特深色,可以在面料阶段,在浮色尽可能洗净的前提下,使用摩擦牢度增进剂处理面料,从而降低面料表面摩擦系数,以确保符合标准要求。

4.4 新标准对市场的可能影响

以上办法相信能改善牛仔面料的是摩擦色牢度性能,但是上述技术手段无可避免地会增加企业的成本。短时间来看,对整个供应链的成本控制会有一定冲击。但是GB 31701作为一个国家强制标准,其推出代表了国家公权力而不可逆。所有相关企业只有去摸索,并适应新的标准。而在长期来看,这种冲击是微乎其微的。牛仔面料的婴幼儿和儿童纺织产品在市场份额中并未占据主导性地位。相应的成本增加也可以分摊到一段时间内,并还有调价等一系列手段。此外,基于婴幼儿和儿童纺织产品市场一定特殊性,其价格敏感性并不高(儿童是逐渐成长的,一定阶段以后就会导入成人市场)。因此可以预测的结论是:GB 31701短期对牛仔面料类婴幼儿和儿童纺织服装市场有一定影响,长期影响不大。

5 SGS部分牛仔面料耐湿摩擦色牢度检测相关情况

我们从目前SGS纺织品实验室的耐湿摩擦色牢度检验数据为基础做分析,以此为GB 31701实施后牛仔面料类婴幼儿和儿童纺织产品的检验提供参考。

5.1 上海实验室耐湿摩擦色牢度的检测情况

上海实验室8月共收集牛仔面料耐湿摩擦色牢度检验数据共38组,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发现,上海实验室牛仔面料耐湿摩擦色牢度检测中,1~2级和2级的比例最大,而3级和3级以上虽然整体比例较小,但也有不少面料能够达到这个要求。

作者从检测报告中又搜集了18组不同深浅色牛仔面料耐湿摩擦色牢度数据,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浅色面料的耐湿摩擦色牢度明显优于深色。

5.2 杭州实验室耐湿摩擦色牢度的检测情况

杭州实验室8月共收集牛仔面料耐湿摩擦色牢度检验数据共74组,情况如表2所示。

由表2所示,杭州实验室牛仔面料8月耐湿摩擦色牢度检验情况与上海实验室规律基本相同,2级和2级以下占到了多数,而3级和3级以上的检验结果较少。

由数据分析,我们至少得到了两个结论:

(1)目前市面上牛仔面料能够达到GB 31701中关于耐湿摩擦色牢度要求的比较少,绝大多数面料的耐湿摩擦色牢度级别在2级和2级以下。

(2)浅色牛仔面料的耐湿摩擦色牢度等级要显著高于深色牛仔面料,且其等级基本能达到3级以上。

以上结论验证了本文的分析:目前牛仔面料绝大多数使用硫化或靛蓝染料,导致成品水洗和耐湿摩擦色牢度不佳。市面上绝大多数送检面料的耐湿摩擦色牢度级别不能达到GB 31701对婴幼儿和儿童纺织品的要求。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也是有一定比例的牛仔面料能够达到3级乃至3级以上的标准。说明仍然有供应商能够提供达标的成品。另一方面,浅色面料的达标率远高于深色面料。浅色面料生产中绝大多数使用活性染料,说明使用活性染料对牛仔面料进行染色是能够达到标准要求的。因此,建议相关企业可以尽早布局,改进婴幼儿及儿童服装的颜色款式,多采用活性染料工艺,尽早应对因此产生的成本提升,相信以此是可以适应此次GB 31701标准的提高的。

参考文献:

[1] 侯春婷, 刘莉. “毒校服”事件应理性对待——访Intertek天祥集团高级工程师王建平[J]. 中国纤检, 2013(8):38-39.

[2] 张颖. 浅谈我国婴幼儿纺织品的现状与发展[J]. 科技信息, 2011(24):71-72.

[3] 杨桂莉, 彭诚. 牛仔布染色及质量控制[J]. 天津纺织科技, 2011(3):7-9.

[4] 方勤胜. 硫化染料的生产与检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5.

[5] 闫丽君. 靛蓝染料染色影响因素分析[D].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 2010.

[6] 宋富佳. 新型牛仔水洗技术概述[J]. 纺织导报, 2014(3):36-36.

[7] 刘仲然. 新型活性染料在牛仔布染色中的应用[J]. 纺织导报, 2012(3):60-61.

[8] 王超, 朱瀚驰, 王炜. 活性染料替代靛蓝牛仔染色及仿旧性能研究[J]. 染料与染色, 2014(1):36-39.

(作者单位: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牛仔面料纺织品婴幼儿
牛仔面料在室内设计中的创新运用
自清洁纺织品的制备方法
护理婴幼儿五不宜
第七类直销产品猜想:纺织品能否“独立” ?
仿针织牛仔面料的开发及性能评价
逆境商 从婴幼儿开始培养
ISPO2018春夏功能性纺织品流行趋势
Supercool纤维牛仔面料的开发与生产实践
木代尔缎纹牛仔面料的开发实践
欧盟通过纺织品使用NPE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