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数学情境的有效创设

2016-04-07 07:18陈小建
广西教育·A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正方体长方体动手

陈小建

【关键词】数学情境 有效创设

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A-

0111-01

情境教学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并且也得到了师生的认可。小学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如果教师一味地采用“讲授”等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会感到枯燥,难以集中注意力于教师的教学中。而情境的创设能够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由此,教学情境的创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创设兴趣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胜过百遍讲解。兴趣能够激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是学习数学最有效的动力。小学生的注意力较易分散,很容易沉浸在自己创设的情境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一学习特点,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高效教学。

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时,教师从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动的游戏情境,让学生边学边玩,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师先让学生自由组合,小组共同做游戏。然后给每个小组分发6张扑克牌,其中包括4张6和2张3,请小组内每个成员轮流从中抽取一张牌,记录好自己所抽到的数字并放回,同时要求学生思考从中发现的规律。学生小组在教师说完游戏规则后,立即兴趣盎然地进入到抽牌游戏中。在经过多次的抽取、记录后,学生自主分析抽中牌的数字,发现抽到“6”这个数字的次数比较多,于是就想到是不是因为这6张牌中,标有“6”的数字的牌数量相对较多的原因呢?之后,学生在自己猜想的推动下,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讨、研究活动中……

案例中,教师通过游戏活动的形式,为学生创设了兴趣情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促进了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应用意识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水平较低,但抽象性却是数学学科最大的特点。因此,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感到困难,难以理解。此时,教师要想方设法地把抽象化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形象生动的知识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因此,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能够结合生活经验思考问题,促进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在掌握、吸收知识的同时,应用能力也得以提高。

在教学《认识时间》时,教师从学生生活的角度立意,将时、分、秒这三个抽象概念放到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了一段小明一天活动的视频。视频中有一个钟表时刻显示在画面中,表盘中的指针随着小明的活动在不停地运转、变化。视频播放完后,学生已沉浸在这个生活情境中。这时,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了几个视频中的画面。其中一张图片中是小明在吃早饭,并附带一个钟表,另一张是小明在上课,同时附带一个钟表。此时,教师出示问题:你们能够根据大屏幕上的钟表,得出小明吃饭和上课的时间吗?问题一出,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展开思考,有的学生开始翻阅课本,有的学生开始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还有的学生直接拿出自己的手表进行观察……他们相互探讨交流,很快就得到了正确的结果。

案例中,教师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不再感到数学知识遥不可及,为学生提供了思考的方向和学习的动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重大价值。

三、创设操作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可以将抽象的数学内容直观化,促使学生理解、思考。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适当地为学生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积极地动手操作,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过程中,教师为了促进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将长方体内容具体化,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操作情境。教师先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然后出示一个长方体的牙膏盒和一个长方体的肥皂盒,让学生动手操作将两个盒子粘在一起,构成一个新的图形,并求出新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产生了疑问:是不是有多种不同的粘法,是不是能够拼凑出多种不同的图形……这一系列问题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推动学生更加积极地去操作、去思考。有学生很快就制作出一种图形,并根据课堂所学知识,计算出其体积和表面积。但学生并没有满足于此,还在好奇地探索是否还有其他结果,于是继续操作……

总之,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利用情境教学这一方法,注重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具体学情,有效利用情境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有激情、有动力的数学学习氛围。

(责编 林 剑)

猜你喜欢
正方体长方体动手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我也来动手
拆拼长方体
给正方体涂色
拆拼长方体
多少个小正方体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数小正方体
动手画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