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医疗建筑消防设计要点

2016-04-07 00:11
山西建筑 2016年12期
关键词:防火门分区消防

张 慧

(无锡市公安消防支队,江苏 无锡 214000)



谈医疗建筑消防设计要点

张 慧

(无锡市公安消防支队,江苏 无锡 214000)

根据医疗建筑消防设计的总平面布置要求,介绍了防火分区及防火分隔的设计方法,并从安全出口、疏散门、重点部位手术区三方面,阐述了疏散设计方案,为医疗建筑消防设计提供了思路。

医疗建筑,消防,防火分区,疏散设置

近年来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各地相继建设了有一定规模的综合医院,引进民办医疗机构、专科医院,社区、乡镇的卫生站、卫生服务中心等也相继进行改造,以满足整个社会的就医需求。作为患者集中的场所,病人及医护人员数量众多,有些骨折、危重病人行动多有不便,一旦发生火灾,疏散人数多,难度大,火势很容易蔓延扩大,极易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重新修订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建规》)、原作为行业标准的《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以下简称《医规》)也批准为国家标准,均于2015年开始实施。这些规范的出台对医疗建筑设计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笔者结合工作实际,针对医疗建筑在日常建筑消防设计管理中存在的难点、要点进行了归纳分析。

1 总平面布置

1)消防车道及消防救援场地的设置。医疗建筑按照建筑分类建筑高度大于24 m的均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不大于24 m的为单、多层民用建筑。医疗建筑在发生火灾后,人员救援和火灾扑救难度都很大,合理的布置消防车道及灭火救援场地就显得尤为重要。高层医疗建筑应设环形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可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对于占地面积大于3 000 m2的单、多层医疗建筑规范虽没有明确,但考虑人员的特殊性,车道的设置应参考同类规模的商店、展览等建筑的要求,合理布置消防车道。登高操作场地《建规》对于其长度、宽度、坡度、承受荷载及设置位置要求比较明确。笔者认为登高操作场地也应结合高层病房楼设置的避难间综合考虑,在避难间区域设置相应的救援场地,开展有针对性的施救。

2)防火间距的设置。医疗建筑内的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均应按《建规》的要求设置。现特别要指出的是医用液氧储罐与相邻建筑的防火间距。以前《建规》未予以明确,各地设计把握的尺度也不尽一致,直接套用旧版规范中氧气储罐的相关要求,间距要求较高。现《建规》在明确了液氧储罐在单罐容积不大于5 m3,总容积不宜大于20 m3的前提下,其与医疗卫生机构内建筑的防火间距可以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的要求,液氧储罐与一、二级建筑物和三、四级建筑物分别不小于10 m和15 m。

2 防火分区及防火分隔

2.1 防火分区的设置

《医规》要求高层建筑内的门诊大厅,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并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装修时,地上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应为4 000 m2;医疗建筑内的手术部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采用不燃烧或难燃烧材料装修时,地上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面积应为4 000 m2。这些要求与新《建规》高层建筑设置自动灭火系统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3 000 m2,单、多层建筑设置自动灭火系统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5 000 m2,面积要求有些出入。大型综合医院的门诊区域一般为大空间设计,设置方便病人就诊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医院手术部空间功能划分也有特殊的要求。《医规》结合实际使用需要,对高层建筑的门诊大厅、医院的手术部在严格控制装修材料,采用不燃或难燃装修材料的前提下,防火分区面积相应放宽。笔者认为设计时应综合考虑消防设施的布置,结合使用功能疏散路径合理考虑防火墙的划分,尽量减少防火卷帘的使用,优化防火分区设置。

2.2 防火分隔的要求

1)护理单元的分隔。新修订的《建规》要求病房楼在划分防火分区后,还需结合护理单元根据面积大小和疏散路线做进一步的防火分隔,以便将火灾控制在更小区域,有效减少烟气危害。护理单元包括病房、抢救、卫生间、护士站、医生办公室、处置、治疗、更衣、值班、配餐、库房、污洗等用房,一个护理单元宜设40张~50张病床。规范未对每个医院的护理单元按面积进行规定,但要求相邻护理单元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 h的防火隔墙分隔,隔墙上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设置在走道上的防火门应采用常开防火门。

2)重点部位的分隔。《建规》明确医疗建筑内手术室或手术部、产房、重症监护室、贵重精密医疗装备用房、储藏间、实验室、胶片室等应采用耐火等级不低于2.00 h的防火隔墙和1.00 h的楼板与其他场所或部位分隔,墙上必须设置的门、窗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窗。此类场所性质重要或发生火灾不能马上撤离,其防火分隔要求也相对较高。在这里特别要指出根据《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对于手术部较《建规》提出了更明确的防火分隔要求。洁净手术部宜划分单独的防火分区,不仅要求2.00 h的防火隔墙与其他部位的防火分隔,当洁净手术部内每层或一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大于2 000 m2时,宜考虑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 h的防火隔墙分隔成不同单元,相邻单元连通处应采用常开甲级防火门,不得采用卷帘。《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对手术部的防火分隔要求相当明确,超过2 000 m2时,有较高的内部分隔要求,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防火隔墙及防火门的设置位置,特别是设置在疏散通道使用频繁的防火门均应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常开防火门。

3 疏散设置

根据病员自身活动能力差,在紧急疏散时需要他人协助这一特点,医院的楼梯、通道等安全疏散设施必须比其他建筑要求更加宽敞,疏散距离也应相应缩短,以减少通行时间。

3.1 安全出口和避难设施的设置

1)建筑面积不大于200 m2且人数不超过50人的单层医疗建筑或多层医疗建筑的首层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其他单、多、高层医疗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

2)每个护理单元应有2个不同方向的安全出口。尽端式护理单元,或自成一区的治疗用房,其最远一个房间门至外部安全出口的距离和房间内最远一点到房间门的距离,未超《建规》规定时,可设1个安全出口。

3)修订后的《建规》为了满足高层病房楼和手术室难以在火灾时及时疏散人员的避难需要和保证其避难安全,明确高层病房楼应在二层及以上的病房楼层和洁净手术部设置避难间。避难间面积不小于25 m2,当然结合日常使用性质避难间可以利用平时使用的房间,也可以利用电梯前室,但规范明确合用前室不适合作避难间,以免影响人员通过楼梯疏散。《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也要求当洁净手术部所在楼层高度大于24 m时,每个防火分区内应设置一间避难间。对于避难间具体的设置要求《建规》第5.5.24条提出了明确的规定,以保证被困人员暂时躲避火灾及烟气的危害。

4)疏散楼梯的形式。高层医疗建筑均为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其疏散楼梯应采用防烟楼梯间。裙房和多层医疗建筑除敞开式外廊直接相连接的楼梯间外,均应采用封闭楼梯间。

3.2 疏散门和疏散距离

《建规》医疗建筑内除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外,建筑面积不大于75 m2的房间可设置1个疏散门。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或建筑面积大于75 m2的房间的疏散门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医疗建筑内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应符合《建规》第5.5.17要求。

3.3 重点部位手术区的疏散

医疗建筑内的手术部是由洁净手术室、洁净辅助用房和非洁净辅助用房等一部分或全部组成的独立功能区域。洁净手术部内的各类洁净用房对于细菌浓度和洁净度有着特殊的要求。洁净手术部人流、物流由非洁净区进入洁净区均应经过卫生处理,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的联络必须设置缓冲室或传递窗。洁净手术室根据实际需要,洁净手术部的平面有以下几种形式:1)手术室前单走廊,手术部仅设单一通道,污废物打包密封处理后可进入此通道;2)手术室前后双走廊,洁净路线与污染物路线分开;3)纵横多走廊,即手术部内有纵横多条通道,适用于较大面积的大型手术部;4)集中供应无菌物品的中心无菌走廊,手术室围绕着无菌走廊布置,无菌物品供应路径最短;5)手术室带前室,使用方便,减少交叉感染,但面积占用空间较大。

无论什么形式,手术部的平面布置都造成了疏散形式比较复杂。而在消防设计中会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功能布置,洁净通道或污物通道疏散距离过长或存在袋形走道;2)个别作为疏散通道的污物通道宽度不足,不能满足《建规》疏散走道净宽度不应小于1.10 m的要求;3)疏散走道设置缓冲区,更衣室,通道上设置分隔门,影响疏散。对于手术部平面设计的重要原则是功能流程合理、污洁流线分明,但是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合理优化设计,满足消防疏散需要也相当重要。通常情况下手术部的平面土建设计单位只是预留平面,由医用净化设计公司进行专业设计,而该设计单位往往只是考虑功能性需求,忽略消防的疏散要求,这就需要土建设计单位与专业设计互相配合,整合疏散平面,对于疏散距离、宽度严格满足《建规》要求,对于疏散通道上不是必要的分隔门尽量减少,确需布置的多采用可以双向开启的弹簧门。《医规》要求手术部通往外部的门应采用弹簧门或自动启闭门,《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要求洁净手术的门一般为自动感应,《建规》要求疏散门均应向疏散方向开启,结合各种规范的要求,手术部防火分隔门应为不低于乙级的防火门且疏散方向开启,同时防火门开启、关闭和故障信号应能反馈至防火门监控器,洁净手术室的门火灾时应满足可以自动开启或手动功能,且在门上醒目位置设置使用说明的标识。

医疗机构为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疏散逃生困难,容易造成较严重的生命与财产损失。笔者从消防总平面布置、防火分隔和安全疏散等方面进行了梳理以供参考。

[1] 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2] GB 51039—2014,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S].

[3] GB 50751—2012,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S].

[4] GB 50333—201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S].

[5] GB 50067—201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S].

Discussion on medical building fire protection design key points

Zhang Hui

(Wuxi Public Security Fire Control Team, Wuxi 214000, China)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layout requirements of medical treatment building fire protection design,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design method of fire partition and fire separation, and from the safety export, evacuation doors, key parts surgical area three aspects, elaborated the evacuation design scheme, provided design thought for medical building fire protection.

medical building, fire protection, fire partition, evacuation setting

1009-6825(2016)12-0022-02

2016-02-17

张 慧(1979- ),女,工程师

TU998.1

A

猜你喜欢
防火门分区消防
《消防界》征稿启事
上海实施“分区封控”
浅析防火门在消防监督检查中的问题与管理策略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漫画说消防
消防也幽默
浪莎 分区而治
防火门在消防监督检查中的问题与管理策略
浅谈防火门
基于SAGA聚类分析的无功电压控制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