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枢纽导视系统应用研究

2016-04-07 12:47
山西建筑 2016年4期
关键词:长春乘客原则

张 磊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吉林长春 130111)

交通枢纽导视系统应用研究

张磊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吉林长春130111)

摘要:介绍了交通枢纽导视系统的组成部分,分析了长春市地域文化特色与交通枢纽导视系统的关系,从交通枢纽导视系统的应用原则、地域文化应用、乘客心理等方面,阐述了长春市地铁导视系统的应用过程,指出一套完整、科学的地铁导视系统在城市地铁建设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关键词:交通枢纽,导视系统,地域文化,地铁

0 引言

地铁这种高效、节能的公共交通工具目前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长春是我国第一个有地铁规划的城市,未来长春市规划建立由两条轻轨、八条地铁、一条快轨、八条有轨电车组成的一个交通网络,目前已经拥有七条线路,分别为轨道交通1号线(在建)、2号线(在建)、3号线、4号线、北湖快轨和有轨电车54路、55路。导视系统作为连接城市和地铁的重要媒介,是引导人们完成交通需求的重要方式。作为新兴建设地铁的城市,拥有一套完整、科学的地铁导视系统十分重要。

1 长春市地域文化特色与交通枢纽导视系统的关系

1.1交通枢纽导视系统

整个交通枢纽导视系统由四个部分组成,包含基础部分、定位部分、导向部分、查询部分。一个交通枢纽导视系统,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识别性、提示性、统一性、简洁性、及时性、艺术性六个方面,而如果想要形成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导视系统则需要将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考虑其中。

1.2长春市地域文化特色与交通枢纽导视系统的关系

长春作为一个工业城市,是我国最大汽车工业城市,有着深厚的近代城市底蕴和时代特色建筑,在进行导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城市特色。长春在改革开放之后借助经济的增长带动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属于我国工业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具有浓厚的经济特色。长春早在“伪满”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地铁的规划,整个长春市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漫长,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城市。长春有着深厚的人文积淀,孕育了大量的先进人才[1]。另外,长春丰富的电影文化和汽车文化更是丰富了长春文化内涵[2]。

目前,交通枢纽导视系统已经形成了一个科学的体系,在应用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一定的原则,在保留交通枢纽导视系统的基础上将地域特色文化融入其中,合理的融入能够为交通枢纽导视系统带来附加值,不仅达到满足人们出行的目的,同时又为宣扬城市文化有着积极作用。

2 长春市地铁导视系统应用过程研究

2.1原则

交通枢纽导视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相关原则(整体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国际化原则、地域文化导入原则),才能够保证作用的发挥。在一个完整的交通枢纽导视系统中,每一个组成部分既是一个个体也是一个整体,由于导视目的的不同在表现上会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应用的过程中应该中和其中的差异。将这种整体的概念上升到更高的一个层次,将交通枢纽导视系统与整个地铁空间和城市空间融合,是应用过程中的重点[3]。避免在应用的过程中出现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转换变化太大的问题,容易导致应用性的整体性能下降。

安全性原则要求交通枢纽导视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应该实现对信息的精准表达,从而能够真正达到引导乘客出行的目的。合理的应用以及准确的信息表达在突发情况下尤其重要,能够提高人们在突发事件中人群疏散的效率[4]。

长春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城市,交通枢纽导视系统的应用是面向国际的,是承载着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人使用的,因此应用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使用双语的方式,这种方式也能够体现出一个城市国际化的程度。

在交通枢纽导视系统的应用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地域文化,将地域文化应用其中能够丰富整个系统的内涵,展现出长春的特色。

2.2充分加强地域文化特色的应用

上述文章中已经阐述了长春的地域文化,因此在应用交通枢纽导视系统的过程中应该将其引用其中。结合图形、文字与色彩,强化导视效果。例如,在图形中,考虑到国际性原则,图形的应用一定要体现出国际化原则,其次在国际化原则的基础上将长春地域文化特色融入其中,这能够在保证长春交通枢纽导视系统应用性强的同时提升整个系统的艺术性。在将图形应用于系统的过程中,应该将图形进行分级,对出入口标识、换乘标识等分为一类,一些辅助性功能的图形分为二类,这样区分开能够强化其应用性。

在文字的选择上,首先考虑的是信息传达是否准确,功能强度不同应该选择视觉强度不同的字体,方便乘客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能够区分主次。在色彩的应用上,为了避免混淆,选择一条线路一种颜色的方式最佳,通过直观的颜色差别帮助人们在应用的过程中建立一个以色彩为信息的导视体系。

2.3加强应用过程中的引导

完整的一个交通枢纽包含了太多的导视信息,如何帮助人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想要的乘车信息等等,仍然会出现的问路现象说明交通枢纽导视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仍然需要改进。例如可以在交通枢纽导视系统中增设更加详细的路线图,提供步行、地铁不同方式的具体路线,实现对地铁路线的扩充。另外在出口、入口位置使用更加明显的材料进行标识设置,通过光线的强弱引导人们视觉,加强导视效果[5]。

2.4了解乘客心理特点

一个成功的交通枢纽导视系统必定会将乘客的心理考虑其中。这是因为地铁空间与其他空间有着更加明显的特点,在地铁空间中更加容易迷失方向,产生心理紧张。这也与地铁空间的特征有关,作为地下建筑物,人们可以判断方向的参照物全部消失,加上整个空间除了出入口等全部封闭,因此一定要在了解乘客心理特点的基础上缓解乘客心理。

2.5加强环节的控制

“注意”环节是乘客进入到导视系统的触发器,地铁的导视系统充满了各种信息,通过注意环节,乘客的大脑就会对整个导视系统的信息进行选择,从而排除不需要的信息和干扰性信息。加强道路元素的应用,道路是地铁移动的通道,地铁中的道路与其他空间总的道路有着更强的连续性和封闭性,一般情况下乘客除了在快速移动的过程中是无法将其他细节部分看清的,因此需要在交通枢纽导视系统中将最重要的信息放在乘客视觉的敏锐区,要求交通枢纽导视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应该将需要传达的各种信息符合快速阅读的识别特征,特别是在岔口使用简洁的文字与符号,同时利用图形符号等将不同的支路空间墙面、地面等进行不同风格的处理,起到一个快速辨别的作用。

3 结语

交通枢纽导视系统作为一个十分严谨、应用性强的系统,在封闭复杂的地铁空间中要充分体现出应用性。一个完善的交通枢纽导视系统需要具备国际化标识、鲜明的色彩指定、科学的导视设置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这也是交通枢纽导视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功能性的先决条件。

参考文献:

[1]王丽梅,王蓉,姜昕.商业空间中的导视系统设计探析[J].包装工程,2010,11( 2) :121-123.

[2]王进修.导视系统的形态设计[J].艺术探索,2010,13( 5) : 112-113.

[3]曹鑫.北京地铁导视系统设计中的交互设计思考[J].包装工程,2014,17( 6) :37-40.

[4]马广韬,张玫珊.中心城市导视系统人流寻路建模[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1( 2) :339-344.

[5]韦久跃,宋全昌,叶蒙.城市公共空间导视系统的“多维度”设计研究——以武昌火车站为例[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23( 8) :96-98.

·结构·抗震·

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on transport hub advertising system

Zhang Lei
( Urban Construction Institute,Jilin Architectur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111,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elements of transport hub advertising system,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of regional cultural features in Changchun and transport hub advertising system,from the application principles,regional culture application,passenger psychology and other aspects of transport hub advertising system,elaborated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of subway advertising system in Changchun,pointed out that a complete set of subway advertising system was very important role in urban subway construction.

Key words:traffic hub,advertising system,regional culture,subway

作者简介:张磊(1983-),女,硕士,讲师

收稿日期:2015-11-11

文章编号:1009-6825( 2016) 04-0018-02

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长春乘客原则
嫦娥五号带回的“乘客”
初夏
汽车顶层上的乘客
最牛乘客
印语长春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高铁丢票乘客索退款被驳回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走进长春净月潭
长春——我热爱的森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