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老师”接管课堂你准备好了吗?

2016-04-08 15:54南方
高中时代 2016年3期
关键词:机器人思维老师

南方

你知道吗?今后,早读课带着同学们朗读的,可能会是一台萌萌的机器人;考场内监考的,也可能不再是老师,而是一台来回巡视的机器人……从科技的发展势头来看,很难说这些科幻场景不会成为现实。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无限可能,我们需要思考“机器人老师”将对教学带来怎样的影响?未来的教师又该如何应对“机器人老师”的挑战?

早在2009年,日本东京理科大学小林宏教授就按照一位女大学生的模样塑造出机器人“萨亚”老师。“萨亚”皮肤白皙、面庞清秀,皮肤后藏有18台微型电机,可以使面部呈现出6种表情。她会讲大约300个短语,700个单词,可以对一些词语和问题做出回应,还可以学会讲各种语言。“萨亚”给一个10岁左右的5年级一个班级的学生讲课,受到学生的极大欢迎。

与日本一样,韩国也致力于“机器人老师”进课堂。2010年,韩国的一些小学课堂里,出现了一个3.3英尺高,拥有“人脸”的机器人。这位“蛋形老师” 能自如地在教室中“来回踱步”,并“张口”讲课,还有朗诵、跳舞等多项才艺。不仅孩子们喜欢,就连家长也喜欢和机器人老师交谈。

近期,我国的“福州造”教育机器人也已在部分城市的学校开始“内测”,今后有望向全国推广。这款教育机器人除了帮助老师朗诵课文、批改作业、课间巡视之外,还能通过功能强大的传感器灵敏地感知学生的生理反应,扮演“测谎高手”的角色。一旦和“学生机”绑定,便可更清楚地了解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从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机器人老师”确实能发挥很大作用。就“机器人老师”而言,在知识的识记、工作强度乃至掌握歌舞绘画等技能方面,确实能够超越普通老师。尤其在那些人满为患的城市学校,让“机器人老师”承担一些知识性、重复性的任务,不仅可以给忙于大班教学的老师有效减压,而且萌萌的机器人还能激发学生兴趣,完全有可能超越普通老师的授课目标。

在乡村地区学校,“机器人老师”还有助于解决师资不足和师资结构不合理等难题。此外,通过远程控制让机器人给农村孩子上课,还可以缓解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但就“培养人”的根本任务而言,教育过程中的很多事情并不是“机器人老师”能做的:

1.不能用爱来感化学生

教育的本质绝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习,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老师除了授业、解惑之外,还要通过情感的投入和思想的熏陶引领学生,用爱来感化学生,而这恰恰是没有情感和思维的机器人的命门所在。中国科学家周海中曾指出,机器人在工作强度、运算速度和记忆功能方面可以超越人类,但在意识、推理等方面不可能超越人类。与意识、推理相比,人类的思维和情感更是无法复制。

2.缺乏“异质思维”

教育是一件塑造灵魂的特殊职业,老师面对的都是个性不同、条件相异的学生,在应对差异性方面,“机器人老师”有着明显的局限性。

教育需要尊重“异质思维”,同样的问题,不同的学生会给出差异化、个性化的答案;“机器人老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只适用于客观题却不适用于主观题。因此,尽管“机器人老师”知识渊博,且不辞辛劳的24小时在岗,加之其特殊身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却永远无法替代“真正的人类教师”。

尽管目前“机器人老师”仍处于“测试”阶段,从性能改进到应用推广仍需时日,但一种新的趋势无疑已经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

猜你喜欢
机器人思维老师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