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华苓与「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

2016-04-08 03:47邓如冰
中国德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安格尔爱荷华艾青

聂华苓:一棵枝叶繁茂的树

“我是一棵树,根在大陆,干在台湾,枝叶在爱荷华。”在自传性散文集《三生影像》中,美国华裔作家聂华苓用这样一首朴素的“小诗”描画自己。她的确是一棵繁茂而沧桑的树,半个多世纪中,枝叶漫铺漫卷地跨两岸东西:1925年,她出生于湖北;1949年,去了台湾;1964年,赴美国定居,并于1967年与丈夫、美国诗人保罗·安格尔共同创办了IWP(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即“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

聂华苓和安格尔可能都没有想到,他们创办的IWP会在国际文学交流中产生那么大的影响:自1967年成立以来,来自12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作家访问了IWP,其中部分作家后来成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77年,三百多位世界各地的作家联合推荐她为诺贝尔和平奖的候选人。

当然,由于聂华苓的华裔作家的身份,IWP“天然地”与中国当代文坛有了长期而密切的联系。在所有参与“国际写作计划”的作家中,若以国别论,中国作家的数量是算多的。自1979年至今,已有超过40位大陆作家、超过50位港台作家来到IWP。长期以来,IWP若隐若现地活跃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幕后,屡屡出现在一些当代重要作家(如丁玲、艾青、茹志娟、汪曾祺、王蒙、古华、王安忆、张贤亮、阿城、北岛、残雪、苏童、余华、刘恒、莫言、李锐、西川、孟京辉、白先勇、陈映真、柏杨、李昂、董启章等等)的人生履历里。来访的作家包括老中青数代,他们从事的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各体创作足以构成一部缩略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当然,他们中包括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莫言。

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史来说,IWP的意义是不言自明的。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中国文坛与美国文坛重启对话,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就是中国作家陆续到访美国文学重镇——IWP所在的爱荷华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IWP开启了一扇门,引领着中国作家在中断数年的对外交流后再次走向美国、走向西方世界。

IWP是聂华苓和安格尔的文学硕果。因此,如果要在她的“小诗”后再加一句的话,那应该是:果实是“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

爱荷华:作为象征的“文学之城”

1979年,萧乾应聂华苓之邀来到了爱荷华,成为首位到访的中国大陆作家。此后的三十年中,除了1994—2000年间的停访,几乎每年都约有二至四位中国作家来此小住。正是由于中国当代作家的频繁来访,爱荷华成为了一个极具意味的“象征之地”——一个中国当代作家进入西方视野的路口,一个西方文化了解中国文学的窗口,一个世界文学与汉语写作的交汇之处。

爱荷华城本身在美国版图上就有着某种象征意味。它地处美国内陆腹地,与东、西海岸相距遥远,和两岸的繁荣和浮华相对,它意味着“传统”以及一切与“传统”有关的特性:安静、淳朴、保守……爱荷华城所在的爱荷华州是一个农业州,土壤肥沃,农产丰富,有“美国粮仓”之称,曾实施公社制度的“少数民族”阿米西人现在还居住于此,过着悠然的农耕生活。爱荷华州有两个颇具“悖论”的“全美第一”:一是占全州土地百分之九十五的可耕地比例居全国首位,二是有阅读和写作能力的人占全州人口的比例也为全美之冠。这种奇特的结合,造就了爱荷华的文化地位:它似乎是一个美国“传统上的”文学重镇——既在时间上有着久远的文学传承,又在文化心理上代表着一种美国/西方传统的价值观念;它不仅是地理版图上的“中心”,也是文学版图的“中心”。它如同一个文学“圣地”,吸引着作家们源源不断地来此“朝圣”。事实上也是如此,在爱荷华城著名的“草原之光”(PRAIRIE LIGHTS)书店和“国际写作计划”小楼的一层客厅,几乎每周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名作家前来朗读自己的作品,而这样的经历,也绝对是作家们履历中荣耀的一笔。

在这样的背景下,当中国作家来到这个美国/西方的“文学腹地”或曰“文学中心”的时候,这个行动本身也就带上了象征意义:在一个特定的地点,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相遇了。因为“国际写作计划”是一个驻校计划,日程包括在校内讲学、交流,以及在美国各地的访问、旅行,时间有三个月之久,中国作家与美国社会、美国文化有了更加近距离的观察,同时,也加深了美国文坛对他们的了解。当中国作家们的双脚真正地踏上爱荷华这片土地的时候,他们也在西方的版图(既是地理的也是文学的)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迹。

在中西文学交流史上,“国际写作计划”是中国与世界、东方与西方、汉语写作与世界文学交汇的重要场域。聂华苓与安格尔,不仅是这个场域的缔造者,更是三十多年来中西文学交流的见证者。

三生三世:“流放人”的长河人生

聂华苓说:“我这辈子恍如三生三世——大陆,台湾,爱荷华,几乎全是在水上度过的,长江,嘉陵江,爱荷华河。”她是湖北人,喝长江水长大;她与那个时代的许多人一样,经历了嘉陵江上的战乱、流浪、逃亡;她后半生定居于爱荷华城,家就在爱荷华河边上。她的人生就是一条长河,沧桑,深沉,婉转,奔腾。

她出生于军宦之家,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英文系,1949年落地台湾。可是到了台湾,由于她供职于台湾著名的政论性杂志《自由中国》,杂志立场被台湾当局所不容,她在数年间被社会孤立。那是她人生中的最低谷,最为愁苦的“忧郁岁月”,直到她遇到自己一生的知音——保罗·安格尔,并于1964年来到他的家乡——爱荷华城。

在爱荷华,聂华苓完全可以放下前半生的重重忧患,做一个幽静贤良的妻子,或是一个专心写作的美丽女作家。她才华出众,赴美之前,已经发表了长篇小说《失去的金铃子》等作品,在台湾有了一定的名气;赴美之后也出版了很多作品,尤其是颇具现代意味的小说《桑青与桃红》获得了“美国国家书卷奖”,奠定了她作为优秀海外华文作家的地位。然而,或许正是因为前半生经历了那么多的流离与孤绝,她早已不再是一个“独善其身”的小女人,她的潜意识里似乎始终惦记着那些曾经经历和正在经历苦难的文学友人,认识的和不认识的。在“国际写作计划”邀请的名单中,有许多来自东欧、非洲、南美的第三世界的作家,她费了很大的劲儿帮助曾经入狱的台湾作家杨逵、陈映真来爱荷华,她千方百计寻访刚从“文革”中走出来的大陆老作家们……汪曾祺笑称:聂华苓喜欢“台湾的‘左派,大陆的右派”。而事实上,她认为“二十世纪是流放人的世纪”,她惦念着的是经历了各种伤痛的“流放人”。

1978年,聂华苓首次回大陆寻亲。到北京后,“第一个愿望就是寻找艾青”。她说:“不见到艾青,我是不会离开北京的。”她曾经翻译过艾青的许多诗歌,她和安格尔都特别喜欢他。在艾青那个一张双层床和一张单人床占据一半的小房间里,他们相见了。安格尔和艾青握手拥抱,两人都眼泪汪汪的。1980年秋天,艾青到了爱荷华。之后,是许多从一个时代的伤痛中走出来的人:1981年,丁玲;1983年,吴祖光,茹志娟,王安忆;1984年,冯骥才,张贤亮;1985年,古华,汪曾祺……我曾经问过聂华苓:“为什么费那么大的周折请他们来到爱荷华?”她的回答格外朴素:“我就是想请他们出来看看……”仿佛“国际写作计划”是“流放人”的温暖的家园。

现在,年近九十的她仍然居住在爱荷华河边上。安格尔已去世二十多年了,“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仍然每年秋天如期举行。现在,它是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作家驻校项目,每年有三四十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作家来到这里,当然包括中国作家。现在来访的中国作家也早已不是饱经风霜的“流放人”了,然而,每个作家都会去爱荷华河边去看望她,在她家的阳台上,和她一起俯瞰爱荷华河的潮起潮落。

【邓如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张 丽

猜你喜欢
安格尔爱荷华艾青
三生时空的生命体验
艾青林场守鹿
爱荷华河
艾青来了
安格尔的巨匠之路
为何写作,如何创意
美国爱荷华大学开设手游课程学生玩游戏可获学分
无题
批评
存储器——安格尔(墨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