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想,传递生命的光亮与色彩1 826个日夜,创新的行动者们这样度过
——“阿克苏诺贝尔大学生社会公益奖”五周年侧记

2016-04-09 00:52阿克苏诺贝尔中国企业传播部上海200040
上海涂料 2016年6期
关键词:共青团中央阿克苏诺贝尔

(阿克苏诺贝尔中国 企业传播部,上海 200040)

特别报道

创想,传递生命的光亮与色彩1 826个日夜,创新的行动者们这样度过
——“阿克苏诺贝尔大学生社会公益奖”五周年侧记

(阿克苏诺贝尔中国 企业传播部,上海 200040)

2015年的4月,两个原本毫不相关的生命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作为陕西省第14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范团结成功地拯救了一名远在韩国的3岁白血病患儿。

“当时接到电话,说我初配成功了,问我是不是同意捐献。我接到电话时很激动,非常高兴地同意了。”长安大学学生、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范团结回忆道。

在陕西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中,大学生占比超过60%。这不得不归功于长安大学的师生们。2003年,长安大学希望阵营的一群热血青年,心怀“延续生命之光,彰显青春担当”的理想,开始了年复一年的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与宣传活动。自2003~2015年,长安大学超过7 000多名师生参与了“生命之光计划”系列活动,为中华骨髓库陕西分库提供了7 317份血样,挽救了23位濒危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也挽救了23个濒临破碎的家庭。13年,年复一年,执着、持续、血液的传递,生命的延续。

正是这一份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深深地打动了“阿克苏诺贝尔中国大学生社会公益奖”(以下简称“大学生公益奖”)的评委们,“生命之光计划”团队获得2016年度“大学生公益奖”的金奖。

聪明才智与行动力合一的舞台

在阿克苏诺贝尔中国区总裁、中国及北亚区装饰漆业务集团董事总经理林良琦看来,像“生命之光计划”这样的大学生公益行动正好完美地诠释了大学生公益奖的初心:通过对年轻大学生的热情、创新力和行动力的鼓励、褒扬、传递,推动全社会的意识和行动,助力解决中国快速城镇化中出现的社会、环境、健康、文化等领域的挑战。

2011年,林良琦博士加入了阿克苏诺贝尔公司,成为其中国区的掌门人。在进入商界之前,林良琦博士在中国和欧洲的大学里学习和工作了16年之久,他对于大学生的创造力和行动力都有着深刻的认识。在公司业务快速发展,酝酿战略升级之际,作为一家在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处于领导地位的欧洲公司,阿克苏诺贝尔也在思考着如何让其在中国的公益事业能够更上一层楼。

“可持续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推动,教育是传递这种理念的重要途径,这也是阿克苏诺贝尔选择‘教育支持’作为公益奖主题的原因。”林良琦博士在公益奖启动之初说道。

而此时,负责推动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也在思考:全国有将近3 200万的在校大学生,数百万学生都将寒暑假期间的社会实践作为学以致用、回馈社会的重要途径。但是社会实践也面临着一些瓶颈和挑战。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和清华大学在北京和成都10所高校中的调研显示:社会实践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包括资金支持不足、信息资源相对匮乏、志愿者人员流失、项目持续性不高、后期跟进工作不力等困难和问题。引入社会资金、智力和能力,举全社会之力推动新时代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成了共青团中央学校部计划的解决之道。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和阿克苏诺贝尔不谋而合。2011年10月25日,“阿克苏诺贝尔中国大学生社会公益奖”正式启动。

“阿克苏诺贝尔中国大学生社会公益奖”成了在共青团中央学校部的指导下,中国第一个以大学生社团为奖励对象的社会公益奖项。公益奖每年评选一次,旨在鼓励那些在社会公益领域有突出贡献的大学生社团,促进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并在社会中普及公益理念,提升社会大众对社会公益的关注度及参与度,建设更多以人为本的城市(“人·城市TM”)。

在“大学生公益奖”进入五周年之际,经过激烈角逐,包括“生命之光计划”在内的 81个优秀项目捧得了2016年度的奖杯。5年来,“公益奖”吸引了全国88座城市、220所高校的1 400多个公益项目申报,超过88万当地师生受益,影响全国1 500多万大学生。

担任公益奖评委的吴浣苓女士曾经在通用电气、阿斯利康等著名跨国公司担任高管,她现在担任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公益传播研究所所长,在过去近20年的时间里一直在从事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和研究。在担任评委的过程中,她深深地为中国当代大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和行动力所感动:“五年来,我目睹了“阿克苏诺贝尔中国大学生社会公益奖”的发展,见证了大学生的自我激励、自我行动、自我完善的过程,展现了中国大学生的风貌。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年轻人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看到了他们的家国情怀与社会担当,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中国的未来与希望。在为‘大学生公益奖’庆生的时候,我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五年,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专业力量的推动下,‘大学生公益奖’的影响力会进一步扩大,会推动更多年轻人成长。”

授人以渔的转型

随着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事业的发展,一些积累了丰富经验的企业也越来越多地贯彻“授人以渔”的理念:资金和物质支持依然有其现实意义,但是同样甚至更为重要的是最佳实践的分享、智力和理念上的支持,以及构建更广泛的合作伙伴体系。

通过分享创新思路、传播最佳案例、提供智力技术支持等手段,五年来,“大学生公益奖”的参与人数达到28万多人,直接受益的人群更是达到475万人,间接影响到的群体超过了3 500万人。

“参与公益奖的诸多社会实践活动,是青年学生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学用相长的经典案例。用自己所学去帮助他人,用爱的付出助益学业,让我们欣喜地看到当代青年学子的责任意识与修为担当。”公益奖评委、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处副处长朱喜坤说。

“现在的大学生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去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而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可以拓宽自己的眼界。”Lucky Star项目组的主要成员何君鑫说道。“大学生可以将公益与创业联合起来,用企业家精神和商业模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样可以产生一定的商业价值,将公益活动持续地做下去。”

面向未来,面向可持续

随着“大学生公益奖”跨过了第五个年头,作为可持续发展领域领导者的阿克苏诺贝尔也在思考公益奖的下一个五年乃至更长远的未来。

作为公益奖五周年的一个重要项目,今年在共青团中央学校部的指导下,阿克苏诺贝尔还联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开展了全国首次大学生社会实践历史及现状调研,发布了《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年度报告·2016》。根据该报告,在今年全国高校共有11万多支重点团队、334万人参加了社会实践。超过80%的大学生都参加过多次社会实践,实践经历丰富。从偏好的实践活动形式来看,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志愿服务”、“专业实习实践”与“社会调研”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也反映出当代大学生乐于奉献、好学上进的时代品格和精神风貌。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参与社会实践对于自己的综合能力提升很大或是有一定的提升,合计超过95% 的比重。

更多经典故事,详见“阿克苏诺贝尔大学生社会公益奖”官方网站(http://www.chinastudentaward.com/)。

猜你喜欢
共青团中央阿克苏诺贝尔
阿克苏诺贝尔发布2020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
阿克苏诺贝尔
群星当年耀黄湖
——共青团中央黄湖“五七”干校系列传记(之八)
群星当年耀黄湖
——共青团中央黄湖“五七”干校系列传记(之五)
阿克苏诺贝尔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
2019年诺贝尔颁奖
阿克苏林果虫害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官方微博舆论引导方式探究
百年诺贝尔
水利部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印发《全国水情教育规划(2015—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