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实践教学的创新性探析

2016-04-09 09:58
四川水泥 2016年10期
关键词:机械加工创新性高校学生

刘 磊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24)

机械加工实践教学的创新性探析

刘 磊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24)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提高专业教学的创新性,以提高教学质量,使得学生毕业离校后具有职业竞争优势。机械加工专业是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开展实践教学中,更要注重创新,以使得学生的专业主动性有所提升,并具有一定的机械加工技术创新能力。本文针对机械加工实践教学的创新性展开研究。

高校教育;机械加工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性

引言:

进入到职业领域,在机械技术操作水平上难以提升,这也就意味着学生对于机械操作技术无法灵活运用。机械加工专业在开展实践教学中,提高课程教学的创新性是非常重要的。

一、机械加工实践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机械加工实践教学难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

高校机械加工实践教学以实训教学为主,主要是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机械技术操作,以提高学生对机械技术的熟悉程度和熟练操作的程度。由于高校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理解普遍需要一个过程,而动手能力相对较强,也就是说,高校学生对机械加工具有动手操作能力,但是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却不充分,使得学生在机械加工实践教学中,多是模仿教师的操作而缺少对操作从知识层面理解。由于机械加工实践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不够,造成对教学内容没有足够的理解,往往是教师做完操作示范,但学生没有真正意义地理解和参与机械加工实践操作,就逐渐地对该门课程产生厌烦情绪。特别是当学生在实践学习中逐渐认识到自身未来的职业是枯燥乏味的重复性技术操作,而且劳动强度很大,就会产生心理畏惧感。逐渐地,学生机就会对机械加工实践课失去兴趣。

(二)机械加工实践教学的创新性不足

目前的机械加工实践教学,无论是在教学形式上,还是在教学内容上都缺乏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实践操作上。由于教学形式比较单调模式固定,就无法使得课程的氛围活跃起来,而难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多数的机械加工专业教师都具有多年的教学经验,教学模式很难改变,而新的专业教师也会适应这样的教学环境而追随老教师的教学模式,这就导致机械加工教学中难以创新[1]。机械加工专业教师要摆脱的这种固守不便的教学模式,就要在教学意识上有所创新,将自身潜在的教学能力发挥出来,还要从满足学生专业知识需求的角度出发调整教学模式。但是,由于教师教学能力有限,加之教学资源不足,就会导致机械加工实践教学的创新性不足,高校学生更是对这种教学模式产生心理排斥感,当然也难以对学科学习产生积极意识。

(三)机械加工实践教学的教学资源不足

机械加工教学要提高教学质量,先进的教学设备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目前的一些高校设置了机械加工专业,但是,并没有对该学科的实践教学加大投入力度,使得学校在开展机械加工专业实践教学的时候,会由于资源不足而难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之所以机械加工教学要开展实践教学,并不是简单的让学生动手操作或者看着教师操作,而是通过这种方式向学生证明一些机械加工理论是正确的,让学生了解理论形成的过程,以及理论在应用领域中的价值。一些高校的设备较为陈旧,包括实验器材以及实践环境都不是很好,而学校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改善教学条件,就必然会降低实践教学水平。

二、机械加工实践教学创新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激发学生对机械加工专业的学习兴趣

学生要提高学习效率,就要对学习产生兴趣,否则很难对学习产生积极意识而无法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机械加工专业重在培养学生的机械设备应用能力,对技术性要求很高,但是并不是简单的重复操作,而是提高学生的技术运用能力,根据工作需要对技术灵活运用。要提高学生的机械加工素质,就要求课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塑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吸引学生与教师互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就需要机械加工专业教师要在实践教学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以学生为主导展开教学[2]。机械加工专业教师就需要在实践教学设计中转变观念,在引导学生实践操作的同时,还要请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对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学生可以从主观需要的角度出发提供课程情境设计方案。由于课堂情境符合学生的要求,加之实践教学由学生操作为主,教师承担技术指导的责任,就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机械加工专业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竞赛。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设计机械工件,并进行加工,使学生对加工的工件产生亲切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机械加工操作的热情,以更为积极地投入到专业学习中。

(二)合理选择机械加工实践教学的课堂教学

高校在机械加工教学中虽然采取实践教学方式,但是课程都是以实训教学为主,或者学生参加实习的时候才有实践操作的机会。由于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没有有效融合,且没有建立科学化的体系,就会导致课程教学固定,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也不会根据学生的知识需要而有所改变。导致学生开展实践教学之前,学生就已经知道了教学内容和教学程序,而在没有开课前就已经在心理上产生了抵触情绪[3]。特别是机械加工实践教学中,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难以支撑其顺利地进行技术操作,就导致高校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出现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相脱离。因此,机械加工专业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就要统筹规划教学内容,将与实践教学相关的知识都进行整合,并编制为系统化的教学体系,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以理论知识为依据,而在操作中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并能够应用理论的知识结合实践操作而深入探索机械加工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机械加工实践的技术创新能力。

(三)对机械加工实践教学的投入要有所增加

机械加工实践课程的目标是培养机械加工专业的高素质技术人才。这个专业内容涉及到生产操作和实际操作,多以技术操作基础为主,为将来的职业技术能力服务[4]。机械加工实践课程教学水平直接关乎到学生的技术能力,所以,要对课程教学实施必要的改革,并根据教学需求加大设备投入和实验器材的投入力度,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新的机械设备,通过领会高科技环境中进行机械加工操作而对未来的职业充满信心,以提高教学水平。

总结:

综上所述,高校教育中,机械加工专业重在为企业培养机械技术人才。但是从目前的高校学生教学情况来看,往往偏重于对学生机械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却在教育上缺乏创新性,特别是对于机械加工专业的理论知识教育与实践操作训练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衔接性,使得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机械专业操作技术操作能力,但是由于对技术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因此,要注重机械加工实践教学的创新。

[1]覃冬梅.对于高职院校机械加工实践教学的创新性论述[J].教育观察(上旬),2014,3(12):79—80.

[2]胡锐.高校机械加工实践教学创新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5(09):249—250.

[3]黄龙明.高职院校机械加工实践教学的创新性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14(01):78—80.

[4]丁官元.高职院校机械加工实训中心的建设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4(02):196—197.

G322

B

1007-6344(2016)10-0209-01

刘磊,男,1987.07.30,助理工程师,机加实训,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工作年限 5年,毕业院校 湖南理工学院。

猜你喜欢
机械加工创新性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现代智能技术应用于机械加工初探
机械加工工艺中的自动化控制探讨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