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何大兴“文字狱”

2016-04-09 11:02江苏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16年1期
关键词:雍正帝文字狱乾隆帝

江苏 刘 波

清朝为何大兴“文字狱”

江苏 刘 波

“文字狱”,顾名思义,即因文字的缘故所构成的罪案,并仅仅是因文字缘故而被治罪,而作者并无相应的行为。清朝史学家赵翼最早将因文字而获罪的案件统统归结为“文字之狱”。文字狱可谓从古至清代一直存在着,清朝将之推到了极点。那么,清朝统治者大兴文字狱的原因何在呢?

首先,清朝统治者是为了稳固自己的封建专制统治。

清朝是继元朝之后又一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元朝时,蒙古统治者将全国各族人民分为四等,依次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汉人地位空前下降。朱元璋利用汉人的民族不满情绪,打出“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的旗号,推翻元朝,建立了明朝,汉人得以重掌天下,汉人地位恢复到从前。清军入关后,汉人担心元朝时民族压迫的悲剧重演,因此,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反清斗争,而且一般都以“反清复明”为旗帜。清朝统治者对此大为不满,为了在中原站稳脚跟,稳固封建统治,他们采取了文字狱这种极端形式来对人们的思想加以控制,从而把人们的言行纳入他们的轨道。清朝统治者对大凡涉及反清斗争的书籍特别敏感,一旦涉及,有关人士将被从重处罚。如戴名世之《南山集》因对南明史事多有论及,株连三百余人。

其次,清朝统治者是为了打击朋党势力。

经过康熙朝鼓励垦荒,尤其是雍正朝“摊丁入亩”政策的实施后,清朝前期经济呈现了繁荣的局面。同时,雍正帝增设军机处,封建专制皇权空前加强。这一切表明清朝统治者已在中原站稳脚跟。这种政治上的高度大一统,当然不能允许一些危害统治的朋党势力出现。如汪景祺《西征随笔》案即是雍正帝为打击年羹尧朋党势力而亲自发动的。

再次,清朝大兴文字狱跟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的个性也密切相关。

梁启超在谈到清朝文字狱时说,康熙帝“阔达大度”,雍正帝“极猜忌,刻薄而又十分雄挚”,乾隆帝“不是好惹的人”,所学不及乃祖乃父,却“附庸风雅,恃强好胜”。故康、雍、乾三朝文禁越来越严,文网越来越密,文字狱的规模也是越来越大。乾隆帝当政时,他采取了一种近似于恐怖的政策,将一切有悖于统治阶级思想的人统统判罪,甚至连疯子也不放过,可谓残忍到极点。如疯子刘三元做梦梦见“神道”对他说,他是汉朝后裔云云,醒来写在纸上,因而被定为“逆案”,被凌迟处死。

清朝大兴文字狱,使得许多知识分子不敢再从事学问研究和著书立作,转而于文献的考证,考据学于是在清朝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这并不能掩盖文字狱所带来的恶劣影响。一方面,它严重摧残了文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它造成一些人为私利而告发、诬陷别人、社会风气、道德也因之降到最低点。文字狱是封建专制主义的产物,极不利于社会向前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市北中学)

猜你喜欢
雍正帝文字狱乾隆帝
雍朝戏事——从《活计档》看雍正帝与宫廷戏曲的发展
清代碑学兴起并不仅因为文字狱
从借戏韬晦到节戏治吏——雍正帝执政前后戏剧理念变化及其影响
皇帝偷枣
清代西苑三海楹联研究
泥塑彩绘雍正帝坐像
从曾静吕留良案看雍正朝文字狱
清乾隆后期饬禁剧曲策略的调整及撤局问题——兼谈乾隆帝对戏曲的真实态度
乾隆帝御用藏密瑜伽修行寶典《究竟定》編譯背景考*——附論乾隆帝的藏傳佛教信仰
萌萌哒的皇帝朱批雍正:朕就是这样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