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脚手架的几点通病

2016-04-09 12:31潍坊昌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潍坊261205
四川水泥 2016年6期
关键词:墙件手板立杆

冯 伟(潍坊昌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潍坊 261205)

浅谈建筑施工脚手架的几点通病

冯 伟
(潍坊昌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潍坊 261205)

随着建筑施工脚手架事故的不断增加,要求脚手架施工严格按照规范施工,对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消除安全隐患,保障脚手架搭设与使用的安全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建筑施工脚手架施工中存在的几点通病和工作中接触到的实际情况,依据规范进行了阐述。

脚手架;通病

每栋建筑物一经破土动工,工人要围绕着建筑物上下进行各种作业。由于建筑行业的特点决定了施工中主要的伤亡事故类别分别为: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坍塌等五类伤害施工。而高处坠落多为脚手架防护不到位,坍塌事故也有很多脚手架坍塌事故。虽然有些工程现场在脚手架搭设中进行很大的投入,力求满足规范要求,防止这些事故的发生,但是由于认识不足,对规范理解不透,在搭设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规范施工。导致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易造成安全生产事故。在此分析脚手架在施工中存在的通病和预防整改,希望对消除安全隐患,保障脚手架在施工过程中的使用安全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脚手架施工方案

有些工程的施工方案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编制的,其内容并不完整而且不真实,只是套用类似工程的方案,并不能真正指导施工。在编制脚手架方案时,应了解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和工程位置。编制时应结合图纸上建筑物的平面和立面的实际形状确定脚手架的类型,并且规划好每步脚手架的起点高度。通过计算,确定脚手架的步跨、连墙件(拉结点)的位置等。

二、脚手架基础

基础不经夯实、不硬化、不做排水设施;立杆下不设垫板和底座,不设置扫地杆或扫地杆位置不对。回填土或灰土应分层夯实,浇筑不低于C20的混凝土基础。有些工程不设排水设施,这样基础底部很容易积水,造成脚手架基础的塌陷致使立杆悬空,受力全部在卡扣上,容易造成坍塌事故。立杆下应设不低于50mm厚,宽度不小于200mm的木垫板及直径不小于150mm的铸铁底座来保证力的分散。设置扫地杆保证架体基础的稳定性。

三、连墙件(拉结点)

施工现场脚手架的连墙件数量不足,连墙件与主节点的位置未按施工方案和规范要求布置。连墙件不仅是为防止脚手架在风荷载和其他水平力作用下产生倾覆,更重要的是它对立杆起中间支座的作用。试验证明:加大连墙件的竖向间距(或跨距)使立杆的承载能力大幅度下降。这表明连墙件的位置对脚手架的稳定性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规范JGJ130-2011中6.4.3条第1款规定连墙件“应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只有连墙件在靠近主节点位置方能有效的阻止脚手架发生横向弯曲失稳或倾覆。必须注意的是,很多工程没有在第一步设置连墙件,由于第一步所承受的轴向力最大,第一步是保证脚手架稳定性的控制杆件。在该处设置连墙件,也就是增设了一个支座,这是从构造上保证脚手架立杆局部稳定性的重要措施之一。所以,第一步连墙件必须设置。连墙件当不能水平设置时,应向脚手架一端下斜连接,不予许上斜连接,上斜连接是绝对错误的。连墙件在使用过程中,既受拉力也受压力,所以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对于开口型的脚手架没有设置连墙件,若开口型脚手架两端不与主体结构相连,那么就相当于自由边界进而成为薄弱环节。所以根据规范JGJ130-2011中6.4.4条规定“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且不大于4m”。

四、剪刀撑与横向斜撑

剪刀撑没有跟上架体结构,剪刀撑搭接长度不足,剪刀撑旋转扣件至主节点的距离大于150mm,剪刀撑的斜杆与地面倾斜角小于或大于45°~60°,高度24m以下的脚手架剪刀撑之间超过 15m。正确设置剪刀撑对加强脚手架整体稳定、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将起重要的作用。对纵向剪刀撑作用大小的分析表明:若连接立杆太少,则纵向支撑刚度较差,所以对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作了规定;由于纵向剪刀撑杆件较长,如不固定在与之相交的立杆或横向水平杆伸出端上,将会由于刚度不足先失去稳定。剪刀撑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并且潍坊市规定不少于3个旋转扣件固定。

开口型脚手架两端没有设横向斜撑。前面提过,开口型脚手架两端是薄弱环节,将其两端设置横向斜撑,并与主体结构加强连接,可对这类脚手架提供较强的整体刚度。

五、脚手板与防护栏杆

施工现场作业层没有满铺脚手板,对接或搭接不规范造成脚手板倾翻。脚手架外围密目式安全立网没有全部封闭或封闭不严;作业层没有设置防护栏杆和挡脚板;以上这些问题致使脚手板铺设的安全防护和使用功能大大降低。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铺实,应将脚手板两端与横向水平杆可靠固定,严防倾翻。脚手板铺设应采用对接平铺或搭接铺设。脚手板外伸长度应取 130mm~150mm,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300mm。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应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六、横向水平杆设置

横向水平杆位置设置不正确,固定位置不正确。横向水平杆根据脚手板的不同,构造也不同,并且位置也不同。当使用冲压式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的两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在此之上,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严禁拆除。这是因为,它是构成脚手架空间框架比不可少的杆件。现场调查表明,该杆件挪动他用的现象十分普遍,致使脚手架的承载力下降。这正是造成脚手架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七、杆件连接

施工现场部分纵向水平杆没有采用对接;扣件距杆端部不足100mm;相邻杆件连接在的同步同跨内。相邻杆件在同步同跨内连接造成局部薄弱,对架体的整体稳定、受压、受拉都产生较大影响,这也是脚手架安全事故原因。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子同步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3。

八、层间防护

施工现场作业层没有满铺脚手板,没有安全平网防护致使作业层施工人员安全系数降低。 规范JGJ130-2011中9.0.11条规定“脚手板应铺设牢靠、严实,并应用安全网双层兜底。施工层以下每隔10m应用安全网封闭”。

结论:通过以上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通病,显示了现在脚手架施工的不安全因素还很多,如果监理人员、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质检员、施工员、作业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都能够按照技术规程标准规范施工操作,都能够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那么安全事故将离我们远去。

[1]JGJ130-201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TU75

B

1007-6344(2016)06-0244-01

猜你喜欢
墙件手板立杆
满堂碗扣支架间排距快速确定问题探讨
盘扣式钢管独立支撑塔架承载力研究
低层框架结构建筑落地式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连墙件的设置研究
新型外脚手架连墙件的对比分析与计算应用研究
免焊接脚手板市场应用分析
高大模板支架模型试验受力分析
可拆卸工具式外架连墙件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超载下高支模碗扣式架体单元组装方式分析
脚手架连墙件设置的探究
可调节式托手板的研制及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