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幼儿园的安全教育

2016-04-10 13:33广东省信宜市教育城幼儿园蔡超秀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6年10期
关键词:幼儿园家长幼儿

广东省信宜市教育城幼儿园 蔡超秀

再谈幼儿园的安全教育

广东省信宜市教育城幼儿园 蔡超秀

在幼儿园里,幼儿年龄小、自理能力差,各种生理心理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幼儿普遍对于自我安全及自我保护并没有太强的意识,也不知道安全是多么的重要。由于幼儿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幼儿园安全工作不同于中小学校,它需要细微、持久、及时、全方位地做好安全工作。可以说幼儿园的安全工作贯穿于幼儿园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作为幼儿教师,更应该以保护幼儿的安全为基础,从而为幼儿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领导要高度重视,带头做好安全工作。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无论是哪项工作,领导的带领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㈠领导安全工作意识要强

人们常说:“意识形态决定一切。”意识决定行动,行动起来了,才能收到效果,才能有成效。领导班子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安全知识。通过学习,不但丰富了自己的安全知识,还能吸收别人的安全工作经验,这样才能带动全园做好安全工作。另外,还要投入一定的资金购置安全设备,加强安全设备设施的建设。例如消防的设备设施,监控的设备设施等。如果设备设施不到位,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㈡建立安全领导小组,完善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职责明确,制度完善,安全工作才能收到较好的管理效果。如果能建立庞大的周密的安全管理网络,上至园长下至门卫、杂工,并且实行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使幼儿园时时处处、事事物物都有人管,有责任人,确保了安全工作没有任何漏洞,那么就可以促使幼儿园的每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有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带动每一位教职员工都高度重视安全工作,使安全警钟时刻在每位员工的耳边响起。园领导还可以在学期初亲自规划安全工作,把安全工作同教育教学业务工作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实行一岗二责。如果从管理范围可分为后勤安全管理制度、班级安全管理制度、公共环境管理制度、幼儿膳食卫生管理制度这四大块,在每一块中又根据各种人员和各类工作进一步把制度细化,使幼儿园的每项工作都有规则标准,让幼儿园的各项工作都沿着规范轨道开展。

㈢对教职工做好安全工作培训。

每学期开学前都让全体教职工学习与自己工作相关的安全工作制度。对于一些较重要的制度不但要求理解还要熟背,否则不能上岗。特别对新教师,开学前必须进行为期一周以上的培训,让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工作制度了如指掌,还有对全园教职工进行幼儿突发病应急处理的培训等,要求幼儿教师必须掌握应急处理方法。除了理论上的培训,还要让教职员工们常常进行一些演练的培训,例如灭火的演练、应付突发事件的演练等。

㈣对教职工进行安全工作的检查评比奖励,促进安全工作的提高。

检查评比、奖励能更有效地促进幼儿园安全工作的提高。为了做好安全工作,全园每月可以进行一次安全工作检查评比,根据班级管理、膳食管理、公共场所管理、后勤安全工作管理的各项安全工作细则认真对照评比;期终还进行全期的安全工作综合评比。在每月的安全评比中,找出存在的隐患,从而进行整改。这样通过不断检查,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进行整改,不断提高安全工作。

二、教师要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3~6岁幼儿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自我保护意识,因此,让幼儿学会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是幼儿园的首要工作。

㈠创设教育环境,营造安全教育氛围

古人云:“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每个幼儿提供学习与表现的机会。”在幼儿园里,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共同创设安全教育环境,这样不但可以对幼儿进行直观形象的教育,而且还让孩子们亲自参与,会让他们特别关注内容,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可以在班活动室的墙壁上、走廊里、幼儿园的一些空旷地方张贴一些安全标志,通过有趣的图片、漫画、标志符号、照片等布置安全宣传内容,让幼儿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什么是不正确的行为。长期下来,在这样的环境中,能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各种安全知识、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让幼儿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性。

㈡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让幼儿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教育活动是幼儿教育的主渠道,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可让幼儿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1.用渗透于一日常规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日常生活中,幼儿通过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就能够预防各种意外伤害的发生。寓安全教育于幼儿一日生活之细节中,做到寓教于乐,幼儿园生活的各个环节都是安全教育的好时机,晨检、早餐、喝水、散步、午睡、户外活动、自由活动时要时刻渗透着安全教育。早上幼儿来园时,要检查幼儿是否携带危险物品入园,以防幼儿在园被危险物品戳伤或将异物塞进耳朵、鼻子、嘴巴里;吃饭前要幼儿做到餐前洗手,预防病从口入;吃饭时不说话,不打闹玩耍,预防被饭菜噎着、烫着;外出时要排好队,上下楼梯靠右走,不打闹,不追逐;自由活动时不能狂奔乱跑,预防摔倒、跌伤。这样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去体会什么是安全什么是不安全,逐渐形成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通过一日常规活动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的安全教育,幼儿不仅了解了生活中的安全常识,也提高了对事情的预见性,防止事故的发生。

2.利用儿歌让幼儿熟记安全注意事项

琅琅上口的儿歌是孩子们喜欢的,将幼儿必须知道的安全规则以儿歌的形式让幼儿在进行各项活动前先朗读,会起到很好的效果。简单的规则,有序的韵律,能有效代替教师苦口婆心的说教,增加安全教育的趣味性。幼儿会在朗读儿歌的良好情绪中理解要注意的安全事项。例如上厕所的儿歌:“上厕所,慢慢走。轻轻走,别推人。没有位置等一等。左进右出有秩序。”上厕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都在儿歌之中,从而让幼儿自然而然地接受教育,遵守安全注意事项。还有排队、玩玩具、喝水、进餐、外出活动等等,都可以根据安全的一些要注意事项编成简单的儿歌,让孩子们易记易懂,以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

3.通过游戏或演练让幼儿学会注意安全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可以通过一些游戏让幼儿学会注意安全。例如体育游戏《红绿灯》《过马路》等,在游戏中,幼儿严格遵守游戏规则,这样能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到安全教育。每次游戏后,教师要及时表扬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始终处于一个愉悦、轻松的氛围,久而久之幼儿的安全意识得到形成。

4.利用一些主题活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教师可以利用谈话活动、美术活动、讲故事等一些主题活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例如可以让孩子们谈谈:“我们能碰开水壶吗?”“你知道我们身边有什么危险事情是我们小朋友不能做的吗?”在幼儿自由发表意见后,教师总结有哪些是危险的事物,要求小朋友们不做危险的事。利用美术活动“我来设计安全标志”,让幼儿认识潜在的危险和可能的伤害。在班内的电视机及电源开关旁边贴上禁止触摸的标记;在窗台旁边贴上禁止攀爬的标记;在楼梯边贴上下滑危险的标记;在活动区角摆上救护车、消防车、警车、固定电话、手机模型等,再贴上安全图、报警电话标记;利用讲故事,提高幼儿的安全认知能力。例如:通过讲故事“小明走丢了”“不和陌生人走”“和爸爸妈妈走失了怎么办?”“当心坏人”等活动内容,让幼儿知道回家要等父母来接,不能跟陌生人走,也不能吃陌生人给的东西。这样既可以让幼儿学习安全自救的方法,又让幼儿知道怎样保护自己。

5.通过榜样示范提升幼儿安全意识和技能

榜样对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我们应为幼儿树立学习榜样。在集体生活中,同伴是幼儿模仿的对象,能更有效地影响幼儿的行为。所以,教师可以经常在班级中表扬做得好的幼儿,让其他幼儿模仿学习,发挥同伴间的榜样作用。例如,有一天外出在沙池玩沙子,小军故意把沙子抛向上空,差一点就把沙子弄进其他小朋友的眼睛了,可是小军还满不在乎地哈哈大笑,想引来更多孩子的注目。此时,当班教师不先去责怪小军,而是摸着在旁边安静玩沙的红红,笑眯眯地说:“看,红红玩沙时多安静,大家看红红造的地洞多漂亮!”随即,幼儿们的目光就转向了红红,小军见没人理睬他便无趣地蹲了下去。过了一会,老师看见小军也在安静地玩沙了,立即表扬:“小军也是个很乖巧的孩子,我们等一下看看他能把这些沙做成什么呢。”小军笑了,很多孩子也跃跃欲试,想用沙造出一些特别好玩的东西给老师看,都在静静地玩了,不再抛沙了。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通过榜样示范,为幼儿提供了具体的行为标准,不但让幼儿掌握了有关行为规范,也有效提高了幼儿的安全意识。如果教师能够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善于利用榜样效应,会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榜样示范除了利用身边的同伴进行教育,还可以利用一些录制好的故事对幼儿进行教育——卡通故事可以把抽象的安全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幼儿易于接受。

三、家园一致形成安全教育合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幼儿更多的时间是和家庭成员生活在一起的,教师要与家长沟通,互通幼儿成长中的点滴,争取在教育方法、要求上取得一致,以实现家园共育,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安全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㈠提升家长安全意识和认知水平,取得相互配合与协助。

幼儿园可以利用家长会向家长详细介绍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意义、目标、计划及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还可以定期在家园联系栏上张贴有关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小常识,向家长宣传一些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方法。为了让幼儿亲自实践“遇到危险时怎么办?”,幼儿园在亲子活动中还应多设计一些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参与的安全小游戏,这样既让幼儿感受与家人游玩的快乐,还能让幼儿懂得简单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㈡鼓励家长加强幼儿安全实践,强化幼儿安全行为。

幼儿在幼儿园所习得的安全行为,如果家长经常帮助幼儿实践则有助于幼儿逐步形成习惯。例如在“安全食品多吃,垃圾食品少吃”安全教学活动后,可以利用校园信息向家长传递这一安全信息,同时,也期望家长以身作则多吃安全食品,少吃垃圾食品,并对幼儿的适宜行为进行表扬和鼓励。另外,家长带孩子外出时可以引导幼儿看看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安全标志,同时提醒幼儿一定要注意按标志要求去做,以免发生危险。在家庭里要教孩子认识一些会对孩子造成伤害的物品,例如消毒水、刀具等,家长要让孩子认识到它们的危害性。

总之,幼儿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作为幼教工作者,要对幼儿进行初步的安全教育,帮助幼儿树立一定的安全意识,让幼儿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确保每位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猜你喜欢
幼儿园家长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我爱幼儿园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欢乐的幼儿园
我心中的好家长
爱“上”幼儿园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