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电子工艺实习教学平台,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2016-04-10 13:55张振国石景龙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6年5期
关键词:工艺工程能力

张振国,石景龙

(吉林大学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春 130012)

建设电子工艺实习教学平台,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张振国,石景龙

(吉林大学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春 130012)

建设功能完善的电子工艺实习教学平台,构建全方位的实践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良好的科学素质至关重要。本文阐述了电子工艺实习教学平台的建设思路、主要内容和具体做法。通过强化建设,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促进了实践教学平台健康发展,在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实践创新以及各类科技实践活动中正发挥积极作用。

电子工艺;实践教学;工程实践;实践创新

实习是对学生进行技能和操作训练,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电子工艺实习是培养学生利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通过工程实践,了解和掌握产品生产、制造工艺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规范,初步具备电子产品开发设计、设备制造和组装的基本素质。然而,电子工艺实习教学平台,仅仅限于基础的工程训练是满足不了新技术发展要求的,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和完善实习课程的平台建设,不断丰富实习内容,适应新的产业技术发展要求,提高实习效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了解和熟悉现代电子产品制造的工艺过程,促使学生不断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多年以来,电子工艺实习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科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技术类基础实习课程,而对于理工科综合专业,对这门课程的建设和重视略显不足,使得理工科综合专业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相对薄弱。因此,为适应新技术快速发展的需求,加大电子工艺实习课程建设,对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适应新技术发展要求,势在必行。

构建电子工艺实习教学平台,建立全方位多元化教学模式,是培养良好的科学素质,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必备条件之一。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综合性复合型人才,是高等本科教育的重要环节和核心。学生利用电子工艺实习教学平台开展的具有实践性、综合训练性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对于电类理工科综合专业学生是非常必要的[1-2]。

1 电子工艺实习教学平台的建设目标

电子工艺实习教学平台作为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一门实践课,重点强调的是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通过多年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取得了长足发展。实习内容注重工程训练,强化综合素质培养,在教学方法上鼓励和激发学生对工程训练的热情和兴趣,启发和引导学生通过实习训练平台,做到基本理论知识能够进一步消化理解,基本技能得到明显提高。本院电子工艺实习教学平台建设已近十年,由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独立承担开课任务。多年来,为适应时代对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要求,更新教育理念,中心十分重视对学生科研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在优化教学内容的同时,不断改善实验条件,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实验环境和实践空间。具体做法如以下3个方面。

1)建设高水平的电子工艺实习系统,改善学生实验条件。

为提升和完善电子工艺实习平台的建设,促使学院实践教学更好地适应人才发展需求,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本着高起点建设,高素质培养为目标,实验中心于2009年从清华大学引进SMT表面贴装系统和电路板设计(PCB)制作系统,同时还建设了钻铣床、车床等一批精工设备,用于电子工艺实习平台建设的主要内容。平台除了承担电子信息专业本科生工艺实习课程外,在学生毕业设计、各类电子竞赛以及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等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学生可通过SMT表面贴装系统、PCB设计制作系统以及精工设备开展全方位电子工艺实习实践训练活动。

2)夯实基础,不断创新,开阔视野,促进实践教学健康发展。

实习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和提升创新能力的切入点。没有有效的实习实践训练环节,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无法得到创新和提升,因此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实践。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创新能力的获得,仅仅依靠课堂的理论教学是无法做到的,必须通过实践教学的有效训练才能获得。随着新技术、新知识体系的不断发展,观念更新,要紧紧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因此,实践教学也需要不断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多年来,本院十分重视电子工艺实习教学平台的建设,投入经费上百万元,满足了实践教学的需求。在实习实践教学中,强调基础技能训练的重要性。从认知到能力创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的基本技能扎实了,才能促进创新能力的发挥。因此,抓素质培养,夯实基础,抓特色,提升重视创新,是促进实践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必要条件。

在对电子工艺实习实践教学改革中,将学生的素质培养融入实践教学之中,强调从基本技能入手,规范实验行为养成,在成绩评定时设定一定的分值,其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着力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围绕工程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和实习实践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和不断完善,优化实习课程结构,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课程体系建设做到阶梯式提升,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保持常态化,做到常上常新。改革实习实践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以致用。例如,SMT表面贴装技术是电子产品的主流工艺,当今电子产品几乎全部涵盖贴片焊装技术。未来电子产品的集成化和微型化是现代电子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SMT表面贴装技术是实现电子系统集成化和微型化的关键。该项目中要求学生了解片式元件的分类,熟悉和掌握片式元件的贴装流程。通过实习使学生了解到什么是SMT技术,掌握SMT贴片技术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方法,学生能够亲自动手利用SMT系统实现电子产品制作和焊装,并最终完成电子产品的调试和组装。通过这些训练,学生充分感受现代高科技技术工艺的发展,充分展示电子工艺技术的重要性和先进性。学生获得成就感的同时,在实践教学上也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3)开放实验室资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

在完善SMT表面贴装和印刷电路板(PCB)制作相关实验项目的基础上,电子工艺实践教学平台面向全校学生开放,为跨专业学生提供与此技术相关的技术服务。如大学生创新项目、学生毕业设计、学生科技活动、本科生电子协会以及各类电子设计竞赛培训项目等,从而达到资源共享,使设备充分发挥作用,避免重复建设。

在实施开放的条件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电子工艺平台提供的实验项目,同时也可根据自己的一些新思维,提出一些带有创新理念的实验项目到实习平台开展项目研究。毕业班的学生可根据自己择业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并完成一些切合实际的项目研究。参加学科竞赛的学生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些专题性项目研究。总之,借助电子工艺实习教学平台开展项目研究的学生,创新理念明显提升,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高,通过“实习平台”训练,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电子工艺实践在实际工程设计中的作用,强化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全面提高了学生素质,为今后走向社会,适应社会需求,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做好充分的技术储备[3-5]。

2 建设电子工艺实习教学平台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2.1 基本思路

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新技术不断更新,促使电子产业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更新换代,为适应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变化,电子工艺实习教学平台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注重联系实际,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提高实习质量。在教学内容上不断改革和更新,始终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获得更大的收益。电子工艺实习课程属于实践性很强的教学范畴,因此在平台建设上必须高起点,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强调实用性,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确保学生真正地在实习实践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

2.2 主要内容

电子工艺实习大多是实际生产过程中所接触到的知识,该课程作为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一门实践课,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始终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强化工程训练培养,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积极性;在教学方法上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好奇心,启发和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和独立获得知识能力培养的前提下,重点强调4个阶段[6-9]。

1)基本技能训练阶段。即认知与前期预备阶段。知识的掌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实习前必须要对学生进行前期的基本技能培训。培训阶段的内容从基本技能训练开始,如安全教育、基本元器件识别测量、仪器设备操作、电烙铁使用方法、导线焊接、镀锡及装焊等进行系统培训,使学生达到电子工艺实习最基本的工程技术要求。尽管这些训练是最基本的,但是,通过这些最基本的技能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得到提高和掌握,而且在自信方面也得到了锻炼和考验,并从中感悟到自身价值、自身素质以及训练质量、实习安全、技术等方面的真正含义。

2)实践操作阶段。工程训练不能停留在简单的基本技能操作,应引入具体的电子产品。如AM收音机、充电器、音频功率放大器、数字万用表等。使学生能够亲自动手完成设计、焊接、调试和组装的一整套工艺流程。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实习产品的基本原理和具体的焊装工艺。

3)实习操作提高和综合扩展阶段。实验中心加强电子工艺实习平台的建设,充分利用好SMT表面贴装系统和PCB印刷电路板制作系统,让其充分发挥足够作用。我们开设了贴片收音机的焊装调试及印刷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两个实习项目。表面贴装实习系统以低成本实现了SMT的实践教学,利用该系统使学生不仅了解和掌握到什么是SMT及其基本流程,而且让每位同学都亲手实践这一工艺并完成电子产品的制作,从而达到工程训练的目的。

PCB电路板制作也是从事电子产品制作中必备的过程,在电子工艺实习中开设这个实习项目,就是使学生了解pCB工业生产制造加工流程。在该项目中,结合EDA技术的学习,引入电路仿真和电路板设计技术环节,针对该环节,学生可独立完成电路仿真、原理图设计、印刷版图设计与制作。整个过程中,实现从设计到调试安装的全流程,学生真正体验到一个电子产品设计制造的各个环节,让每位学生都能较容易地把理论设计变为实物[10-12]。从而实现全面的工程素质培养目标,达到综合性实践训练目的。

总之,通过综合扩展阶段的训练,培养了学生具有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充分感受现代高科技技术工艺的发展。通过实习训练,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大大增强。

3 结束语

电子工艺实习教学平台的建设和不断完善的功能,有力地提高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培养质量,同时增强了学生独立创作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激发他们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创造灵感。建设好电子工艺实习实践教学平台必将让学生在每个实习项目的完成过程中都能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全面提升。今后本院将继续不断改革和创新完善,优化实习实践环境,推动实践教学健康发展,发挥实习实践教学平台在实践创新、科技创新以及各类科技实践活动中的积极作用。

[1]李鸿儒,王天曦,韦思健,等.在工程训练中注重“电子实习”课程的建设和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12):4-7.

[2]李香婷,李明.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10): 126-128.

[3]马贵阳,吴明,胡志勇,等.多层次多阶段生产实习,提高工科专业实践教学质量[J].实验室科学. 2012(8):128-133.

[4]周继烈,钱俊,唐洁.大工程背景下高校工程训练及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8):119-121.

[5]石景龙,李宝华,杨罕,等.电子工艺与系统设计实习教学平台的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11):329-331.

[6]沈建华,王奇,刘峰.信息通信技术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7): 113-115.

[7]韩芝侠,脱慧,饶汉文,等.电子工艺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11): 108-111.

[8]成琼,郝建平,刘牧众.培养综合工程素质,创新工程训练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8): 130-132.

[9]杨富琴.“电子产品设计技能训练”基地创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4):136-139.

[10]王天曦,李鸿儒.电子技术工艺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11]罗小华,朱旗.电子技术工艺实习[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12]毕满清.电子工艺实习教程[M].2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

Construct Teaching Practice Platform for Electronic Technology to Enhance 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 of Students

ZHANG Zhenguo,SHI Jinglong
(College of Electronic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2,China)

It is crucial for enhancing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 and the scientific attainment of students to construct a fully functional teaching practice platform for electronic technology and an omnibearing practice teaching.The blueprint,main content and specific procedure of building the platform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Through the project,the knowledge and capacity of students are comprehensively improved,which in return facilitates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platform and emerges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scientific innovation,practice innovation and all kind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y practice activities.

electronic technology;practice teaching;engineering practice;practice innovation

G642.44

A

10.3969/j.issn.1672-4550.2016.05.035

2015-09-08;修改日期:2016-06-08

张振国(1962-),男,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及实验工作。

猜你喜欢
工艺工程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子午工程
一段锌氧压浸出与焙烧浸出工艺的比较
工程
工程
络合铁脱硫工艺在CK1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