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有道

2016-04-10 15:58平泉县县城学区中心校李福忠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卢瑟福加班加点业余时间

平泉县县城学区中心校 李福忠

卷首语

加班有道

平泉县县城学区中心校 李福忠

教师朋友们在圈内互动,每每争相大倒“苦水”:工作难做,学生难教。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大家最恨的是加班通知。

如今,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及普通民众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有些学校无止境地对教师提要求,教师不得不加班加点,力求不出纰漏。也有很多教师,为了获取显著的教育教学成绩,废寝忘食,夙夜操劳,牺牲了业余生活,连累了家庭成员。可悲的是,学生非但不点赞,反而怨声载道。

曾在网上看过一篇文章,题目是《著名特级教师俞正强:好老师不该加班》。看了文章后知道,“好老师不加班”并不是俞校长的原话,俞校长的原话是“从来不鼓励老师们废寝忘食地加班工作,而是希望老师们有自己的生活,妥善安排好作息时间……”

不加班可以吗?不加班能不能成为好教师?

先来看一个物理学家卢瑟福的故事:一天深夜,卢瑟福走进实验室,看见他的一个学生仍然伏在工作台上。卢瑟福问:“这么晚了,你还在做什么?”“我在工作。”学生回答。“那你白天在做什么呢?”“在工作。”“那你早晨也在工作吗?”“是的,教授,早晨我也在工作。”学生似乎期待着老师的赞赏。卢瑟福略微迟疑了一下,随即问道:“那么,这样一来,你用哪个时间思考呢?”

你用哪个时间思考呢?大师的发问振聋发聩。

如果一名教师,不深入思考,不讲究方法,不追求效率,自己加班加点不算,还以加大作业量、增加考试次数等手段迫使学生也加班加点,以求提高学生成绩——也是自己的成绩。这样做,学生分数可能会提高,但代价是:自己疲惫不堪,晕头转向;学生思维僵化,灵性全无。成绩也肯定只是暂时的。

这样的加班可用一句话来形容:不作死就不会死。正像著名教师吴非所说的那样:在教育界最大的悲哀莫过于一群愚蠢的老师在勤奋地工作,把一群有可能变得聪明的学生教得的和他们一样愚蠢。

但假如加班的内容是:学习新理念新方法,武装自己的头脑;用心解读教材,把课备得更充分些,准备的教学手段更丰富一些;细心批阅作业、试卷或学生的反思,以掌握学情、学生心理,对“症”下“药”……这些工作是为了让学生不“加班”——能够卸负并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活力四溢。这样的班,加得值,加得好。

笔者是教师中的一员,我也常常把工作带到家里,有时“打磨”一下公开课的教学设计,有时反思一天的工作,写点教学随笔,或是伏案阅读。在静静的夜里,精神特别专注,干活的效率也特别高。并不觉得太累,反而很愉快。

老师这个这个职业,是用智慧来工作的,是种创造性的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我等教师,禀赋有限,还想把工作干得有声有色,加班是必不可少的。对那些“教商”极高的教师来说,教育教学工作在八小时之内完成并非不可能,但要想有更大的作为,可能也需要加一加班。

1932年,胡适先生在北京大学毕业典礼上讲:“一个人的业余时间用来做什么,就决定了他的将来。”爱因斯坦也曾说过:“一个人活到六七十岁,大概有13年做工作,有17年是业余时间,此外是吃饭睡觉的时间。一个人能不能成才,关键在于利用你的17年,能够利用业余时间的人就能成才,否则就不能成才。”先贤们的这些忠告是应当记取并践行的。

由此看来,加班有道,不加班亦有道。教师不是苦行僧,做工作当有张有弛,有条不紊。但为了远大的报负,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多付出一些辛苦,亦是明达堂正之举。加不加,你自己定吧。

猜你喜欢
卢瑟福加班加点业余时间
再给他一次机会
A 17-year-old helps to feed 12,000 homeless people
再给他一次机会
再给他一次机会
再给他一次机会
当代家长不易做
验收
我国劳动工时和休息休假制度的价值选择与制度完善
编辑部的“神回复”
数字惊人的业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