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中论“平安之道”

2016-04-11 01:34詹石窗
商业文化 2016年29期
关键词:意涵道德经太平

文詹石窗

国学中论“平安之道”

文詹石窗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精神文化建设逐步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学术界与道教界曾经对道教的文化特征与社会作用进行讨论。大家希望以简明扼要的概念来表达道教的实质内容,于是“生活道教”的提法应运而生。十多年前,这场讨论对于深入认识道教思想文化特征及其作用无疑是很有意义的。近年来,笔者沿着“生活道教”思路继续探讨,感觉在道教文化中,“平安”两字特别重要,体现了道教文化的重要意蕴。

老百姓对“平安”诉求与“道”的初始意涵

长期以来,笔者参加过道教界以及其他民间团体举办的各种祭神民俗活动。笔者曾就此询问过许多信众:为什么要举行这样的活动?他们告诉我:为了平安!

当今老百姓祈求平安的心愿引起笔者注意,于是花了不少时间探讨“道”的本初意义。笔者发现,祈求平安,这可以从道教之“道”的源头上找到最初根据。在金文里,“道”字像一个十字路口埋着一个人头。为什么把人头埋在十字路口呢?原来古人打仗,甲乙双方有一方打败了,敌方首脑就被埋在十字路口。先民们相信,人是有灵魂的,死了就必须埋入地中,所谓“入土为安”就是这种观念的体现。另外,收埋敌方首脑还有“镇慑为安”的功用。在古人心目中,道路存在危险,因此必须举行“修祓”的宗教仪式,具体做法就是将异族人首埋于道路交界处,念动咒语,从而产生镇慑保安的效果。日本学者白川静在所著《汉字》第一卷中认为,“道”字反映的就是这种“修祓”于路的情况,其内在的“平安”意蕴当是最古老的。从这个角度看,可以将古老的“道”径直称作“平安之道”。

“平安之道”的哲理升华与信仰解读

春秋时期,老子《道德经》对“道”的平安意涵予以哲理升华。该书第三十五章谓:“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老子所谓“大象”即“道”,而“执大象”就是信仰大道、奉行大道、固守大道。“天下往”是说圣人奉行大道,天下万物都归向大道。按照《道德经》的说法,天下万物归向大道,不会受到任何伤害。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大道是“安平泰”的。“安”当然是安全,而“平”就是太平,安全与太平合起来就是平安,可见老子讲“道”的要义还是平安。为什么平安呢?因为作为大象的“道”是“泰”的,老子讲的“泰”乃出于《易经》之泰卦。该卦之象,下为乾,三阳上升,上为坤,三阴下降;阴阳二气,流通交感而成和,故谓之“泰”。既然阴阳交合,当然也就平安吉祥。

老子关于“平安之道”的哲学升华在后来的道教经典里得到进一步发挥。例如《元始说先天道德经》第五章即称:“恍恍惚惚,万物之鬼宅。道行真化,杳冥之灵室。虚无至大,元居道安。”这段话的关键是“元居道安”,作者将“道”与“安”联结起来,形成“道安”短语,其意涵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说“道”是“安”的;二是说“道”可以“安”。不论哪一种情况,都表明“安”离不开“道”,因“道”而“安”,用“道”以“安”。这个“安”字有丰富内容,但最原始的意涵当是平安。《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道安”概念的呢?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但如果稽考一下“道安”之前的“元居”二字就能够发现奥妙。“居”字上面是“尸”,这当然与死人有关,“尸”字之下的“古”

最初乃是用武器与密咒来镇慑的写照,“古”字上头的“十”表征武器,而“口”是器皿形状,先民们在安放死者时要用密咒,将之写在树皮等载体上,收藏于器皿内,再加上石刀之类武器镇守,这就是“古”的原初意涵;以“古”置于“尸”下,表示对“尸体”的守卫,此即为“居”的本义,此等意义从上文所用“鬼宅”、“灵室”两个词汇可以得到进一步佐证。毋庸置疑,“鬼”、“灵”都是从死亡现象引发出来的。对此,宋代李嘉谋在《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注解》卷五中用“元元之妙,一穴其真”予以解释。这个“穴”字本是墓穴,而“真”字在最初即死者尸体的象形,古人曾经把死亡称作“归真”就是此意。联系这些情况,我们有理由认为,《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所谓“道安”乃是就生死问题而发的,最初是形容死者得平安,尔后则生发出“护佑万物为安”的意义。所以,李嘉谋接着说:“所谓穴者,开物成务之谓也。虽穴其真,而元妙之本,不散不亡,以无象为象,故曰孔容。以无神为神,故曰神帝。虚无至大,虽散为道,然散不失元,故道无巨细,居之皆安。”此段解释既暗示了“道”的原始意义,又展现了“平安之道”的无限妙用。

“平安之道”与信息通达

汉代以来,道教发挥和引申老子《道德经》“平安之道”的精神。在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经典是《太平经》。该书反复使用“平安”一词,例如卷四十九的“可得平安”、卷五十的“欲使天地平安”、卷六十六的“悉无病平安”、卷一百十三的“治为其平安”等都是例证。魏晋以后“平安”这个概念在道经里使用得更加频繁,像《太上洞玄灵宝真文要解上经》、《太上洞渊神呪经》、《洞玄灵宝本相运度劫期经》等不少经典都以“平安”为读经功用。因此,笔者认为,从“平安”问题入手来理解“道”的奥妙,这是把握道教精神实质的一个关键。

按照道教的思路,“道”字代表平安,信道的基本功用是平安,既要自己平安,也让家人、朋友平安,让整个社会以及天地环境,都获得平安。唯有先得平安,才能进行更为高级的活动,包括个人的修炼成仙以及各种社会工作都是以平安为前提的,如果没有平安保障,其他活动都只能是一句空话。正因为如此,道教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反复强调平安。

不过,“平安”是与“不平安”相对而言的。所以,道教在阐述“平安之道”时,也看到了种种不平安的情况,指出了不平安的原因。例如《太平经》卷八十八《作来善宅法第一百二十九》就有一段关于“不平安”问题的对话:“天公问:天下何故难平安哉?五行神吏上对言:今帝王乃居百重之内,去其四境万万余里,大远者多冤结,善恶不得上通达也;奇方殊文异策断绝,不得到其帝王前也;民臣冤结,不得自讼通也。为此积久,四方蔽塞,贤儒因而伏藏,久怀道德,悒悒而到死亡。帝王不得其奇策异辞,以安天下,大咎在四面八方远界闭不通。今故承天心意,为太平道德之君,作来善致上皇良平之气宅,于四达道上也,欲乐四方,悉知德君有此教令,翕然俱喜,各持其善物殊方,来付归之于上,无远近悉出也,无复断绝者也。”这段对话的主角虽然是“天公”与“五行神吏”,但所关注的却是人间社会。作者告诉我们:之所以“难平安”,是因为“善恶不得上通达”,也就是说没有正常的传达善恶情况的通道,简单讲就是“四方闭塞”,正道不通,信息无法交流,存在问题不能及时上报处理,社会贤达的好点子、好计策也不能为最高统治者所用。鉴于这种情况,《太平经》提出建议:于“四达道上”设立“来善致上皇良平之气宅”。这个“气宅”具有信息汇聚与人才交流功能,它既然被设在“四达道上”,说明应该普遍推广。设立的目的是:广开言路、搜集信息、化解冤结、举荐贤才,以安天下。由此不难看出,“平安之道”也就是“通达之道”,通则平安,不通则乱则病。

“平安之道”与“止恶行善”之修行

在道教看来,不平安的原因,除了缺乏“通达之道”外,还与人的行为有关。按照道教的万物感应理论,人的行为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生存环境存在广泛联系。如果不信道,胡作非为,就会扰乱天地正气。对此,《太平经》有一段发人深省的论述,该书卷九十七《妒道不传处士助化诀第一百五十四》说:“自天地开辟以来,后生日益薄妒道,小人断绝天地之珍宝,以是为失,积久故生承负,令天灾不绝。常使天地内独岁不平安,灾变盗贼众多,国家为其愁苦,正起于是。”文中的“薄”指的是“以道为薄”,而“妒”就是对信道的嫉妒。《太平经》批评“薄妒道”的小人因为没有善道信仰,最终断绝了“天地之珍宝”。这里的“天地之珍宝”指的是生生不息的原动力。既然作为宇宙万物化生的原动力丧失了,天灾人祸就接连不断。《太平经》还认为,导致天灾人祸不断发生的不善行为还会遗害子孙后代,这就叫做“承负”。为了避免“承负”,就应该反省自己,检讨自己,多为善,不作恶。《太平经》这种思想对后世道教影响很大,以至于形成了专门的劝善书,像《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太微仙君功过格》等即是劝善书的代表作。顾名思义,道教劝善书就是以“止恶扬善”为主题,但如果进一步追问:倡导“止恶扬善”的初衷是什么?这就必须回到平安的基本目标上来。宋代李昌龄在其注释的《太上感应篇》卷十一中引述前人言论说:“人有善,则心定体安。”这句话点出了行善与平安的对应关系,体现了道教“以善为安”的基本精神,从这个意义来看,平安道教,也就是行善道教。

以“平安”为教化起始,这看起来似乎平淡无奇,但却反映了道教的求实精神。道教为了保障平安,希望信息畅通,倡导个人心灵修养,教导信众去恶行善,这对于当今社会稳定、和谐有序来说很有启迪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意涵道德经太平
太平风俗美
道德经
守正创新让“太平泥叫叫”叫得更响
劝君莫做“太平官”
浅谈《道德经》思想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渗透
期待太平湾上的“不夜城”
雨来了
敬业
这些成语都出自《道德经》
听说,陈意涵充满了正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