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区凤丹种子发芽试验

2016-04-11 08:12肖前刚周艳冰谢文娟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四川成都630彭州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四川彭州6930
四川林业科技 2016年1期
关键词:凤丹播种育苗

曽 珍,肖前刚,周艳冰,谢文娟,庄 丽(.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四川成都 630;.彭州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四川彭州 6930)



成都地区凤丹种子发芽试验

曽 珍1,肖前刚1,周艳冰2,谢文娟1,庄 丽1
(1.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四川成都 611130;2.彭州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四川彭州 611930)

摘要:用对比实验法研究了不同储藏方式、播种时间、种子处理方式、播种基质对凤丹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对种子发芽影响差异显著。春节播种的凤丹发芽率为0,用200 mg·l-1GA3处理和用40℃温水浸泡处理的凤丹发芽率差异不明显,采收后沙藏至10月播种,沙壤混合基质发芽率最高。

关键词:成都;凤丹;播种;育苗

凤丹(Paeonia ostii T.Hong et J.X.Zhang)为毛茛科芍药属牡丹组落叶灌木,属江南品种群;是安徽道地药材凤丹皮的源植物,同时,凤丹产籽量高,牡丹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2%以上,其中α-亚麻酸占42%,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为新资源食品。因此,凤丹是极佳的油用、药用牡丹品种。凤丹有上千年的栽培历史,在栽培中主要以种子繁殖为主,由于牡丹种子具有长休眠期和典型的上胚轴休眠特性,在自然条件下发芽率不高。本试验研究凤丹种子在不同储藏方式、播种时间、种子处理方式、播种基质的条件下的萌发情况,探索提高凤丹种子发芽率的简便方法,以期对油用牡丹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技术和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2014年7月28日,在彭州市丹景山镇采集成熟的凤丹种子。以果皮蟹黄为标准采收“凤丹”蓇葖果,当日带回实验室,用网袋装好挂于通风处阴干,10 d后果皮自动开裂,去除果皮收集种子。刚采收的种子成棕褐色,阴干后变黑色,种子千粒重253 g,含水率6.5%。选择籽粒饱满、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的种子,用0.5% KMnO4浸泡消毒2 h,阴干待用。

播种试验地选择在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网室内(温江区公平镇),海拔约550 m,土壤母质属第四系近代河流冲积物发育而成的水稻土,土质肥沃,pH值为6.7。播种前将圃地深翻,并用多菌灵对土壤杀菌消毒。

1.2试验设计

1.2.1不同储藏方式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随机选取发育正常的凤丹种子300粒,分成3组,每组100粒。其中A1组在常温状态下进行沙藏(将种子与干净的河沙按1∶3的比例拌匀,湿度在60%左右,即河沙用手捏成团,松开不散,手掌湿润,但不见水滴时的湿度),A2组放入温度为4℃冰箱进行冷藏,A0组放在实验室的平盘中在常温状态下阴干。于10月10日将3组种子在试验地进行播种试验,观察种子初萌时间及120 d后的发芽率。

1.2.2不同预处理方式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随机选取发育正常的凤丹种子300粒,分成3组,每组100粒,常温下阴干,在播种前进行不同预处理。B1组用40℃温水浸泡48h,B2组用200 mg·L-1的GA3浸泡48 h,B0组不做任何处理。然后将3组种子在试验地进行播种,观察种子一个月后的生根情况、初萌时间及120 d后的发芽率。

1.2.3不同播种时间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从采收的种子中,随机选取发育正常的种子,分别于8月10日、10月10日、11月1日、1月20日在试验地播种,每次播种100粒,播种前清洗种子并用40℃温水浸泡48 h,观察种子初萌时间及120 d后的发芽率。

1.2.4不同土壤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整理3块试验地,地块C1为原种植土,地块C2为纯沙、地块C3为沙与原土按1∶1的混合土。将种子沙藏处理,待刚萌根时,随机选取发育正常的种子,于10月10日播于各个地块中,每个地块播种100粒。观察种子初萌时间,120 d后的发芽率以及180 d后根的生长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储藏方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根据表1,采用沙藏处理种子生根快,40 d后根的生长量为180 mm,是冷藏种子的9倍,但沙藏萌芽时间比冷藏晚20 d。低温冷藏的情况下,种子发芽率12%,而沙藏种子发芽率为74%,常温阴干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为61%。结果表明,发芽率由高到低为:A1组>A0组>A2组,即凤丹种子更适合于沙藏。

表1 不同储藏方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2不同预处理方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根据表2,用40℃温水浸泡和用200 mg·L-1的GA3对“凤丹”种子生根时间、生根率和主根长度的影响差异不大。GA3和温水浸泡处理的种子比未经处理的种子发芽率略高。

表2 不同预处理方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3不同播种时间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根据表3,8月随采随播的种子生根时间需要60 d,10月播种的种子生根需要30 d,11月播种的种子生根仅需20 d。种子发芽时间都需要在翌年1月中旬气温回暖以后,11月播种的种子发芽时间相对较短。对发芽率的影响差异不大,在10%的范围内,发芽率由高到低为:10月>8月>11月。1月以后播种的种子未经过低温无法打破下胚轴的休眠,不生根、不萌芽。

表3 不同播种时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4不同基质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由表4表明,不同基质对种子萌发时间影响不大,但对种子的发芽率、根的生长量有较大影响,发芽率由高到低为:C3组>C1组>C2组。沙土混合的基质中种子萌芽率最高,达83%,纯沙中种子发芽率最低为49%。根在纯沙中长度最长,为253 mm,但根茎小,侧根少;而在沙土混合基质中根茎最粗,为9.5 mm,侧根也较多;在原土基质中根的生长长度较短,仅为103 mm,但侧根最多。

表4 不同基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凤丹种子在自然条件下存在着比较低的发芽率,这在很大程度上与种子休眠期长以及其上胚轴休眠特性有关。根据郑相穆等[2]的观察,凤丹种子的萌发需要经历严格有序的后熟、生根和发芽3个阶段,某一阶段所需的条件不能得到满足或不按其顺序进行,种子均不能萌发成苗。通过本试验发现,凤丹种子在自然条件下至少要3个月才长根,沙藏处理的种子长根时间较早,比对照组提前1个月,比温水浸泡及GA3处理的种子可提前20 d。

(1)凤丹种子不适合低温冷藏,其低温冷藏的发芽率仅为12%,如用湿沙储藏其发芽率可达74%。

(2)在播种时间上,种子采收后从8月到11月播种的种子都能很好萌发,其萌芽时间和萌芽率差异不大。推迟播种会丧失幼根生长的最佳温度时期,从而不能为冬季低温解除上胚轴休眠创造条件,不能正常出苗。

(3)凤丹种子的生长喜欢疏松、肥沃土壤,由试验可知,在透水透气良好的沙土混合基质中,种子发芽率和根的生长量明显高于原土和纯沙。在纯沙中,由于土壤养分不足,子叶能满足根的快速生长,但芽的萌发较慢,发芽率低。

(4)凤丹种子用40℃温水浸泡或用200 mg· L-1的GA3浸泡处理对发芽率影响的差异不显著。

参考文献:

[1]喻衡.牡丹[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李嘉珏,张西方,赵孝庆,等.中国牡丹[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

[3]王雁.牡丹生产栽培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4]吴诗华,江守和.牡丹芍药[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5]李秀珍,等.不同处理对牡丹和芍药种子发根及发芽的影响[J].种子,2004,23(3):59~60.

[6]覃逸明,等.不同处理对凤丹种子萌发的影响[J].中国林业,2009.1.

[7]成仿云.低温与赤霉素处理对”凤丹”牡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园艺学报,2008,35(4):553~558.

作者简介:曾珍(1980-),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林木良种培育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农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等,Email:578483008@ qq.com。

收稿日期:2015-10-27

doi:10.16779/ j.cnki.1003-5508.2016.01.015

中图分类号:S723.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508(2016)01-0068-02

猜你喜欢
凤丹播种育苗
凤丹形态及其生理特性的季节动态研究
不同间作模式对田间小气候特征及凤丹光合特性和种实性状的影响
凤丹籽油对小鼠H22肿瘤的抑制作用
凤丹愈伤组织中丹皮酚含量的测定
浅析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论林业育苗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舒玛栎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初探
栾树种子育苗技术探析
塑料大棚番茄早熟栽培技术
日本五针松的嫁接育苗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