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的植入

2016-04-11 02:48本刊编辑部
上海工运 2016年12期
关键词:大话高素质匠心

本刊编辑部

匠心的植入

本刊编辑部

《中国制造2025》不是大话,不是空话,因为《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提出了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明确了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以及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8个方面的战略支撑和保障。

实现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必须固本强基,而匠心就是立业之本。

匠心的植入,需要引导。要让我们每一个人知道,在21世纪激烈的竞争中,我们已无处退缩。个人之间、企业之间、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跨越国界,胜利者与失败者的区分变得更为清晰,唯有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兼备的专家才能在全球化经济社会中站稳脚跟,并且走出自己的步伐来。因此,《中国制造2025》与职工素质工程密不可分。职工素质工程是上海工会创立的一个品牌,作为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人才的过程和手段,曾经功不可没。但是,时至今日,必须提升到“人才价值最大化”和“行为动力最大化”的层面上来推进,不仅要致力于植入匠心,而且要倡导匠心独运。

匠心的植入,需要诱导。长期以来,在我们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称得上资本的是资金,这是由于相对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但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智能时代,当产品的生产过程转变为智力的生产过程,作为知识与智力载体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就成为比资金更重要的资本,成为首要资本。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正视人才的资本价值及其自我增值的内在需求,在推进职工素质工程中形成必要的奖酬激励机制,不断满足高素质人才的精神需求和物质诉求,并以此作为诱导因素,进一步壮大高素质人才队伍,进一步促使高素质人才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中不忘初心、体现匠心。

匠心的植入,需要善导。“大锅饭”不能复制,“捣糨糊”不能回潮,优胜劣汰的法则必须坚持。为了应对变动的经济环境和日益严峻的就业环境,人们必须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技能,这种由生存焦虑而来的动力虽说是真实的,但是仅仅靠个人自觉是不够的,必须依凭环境的作用。也就是说,人是由环境造就的,职工素质的提高也要善于营造一个有利于达到教育目标的“逼上梁山”的环境。职工素质工程应该是所有职工的素质工程,匠心应该成为各个领域里追求专业和极致的代名词。工会履行维护的主业主责,而提升职工素质就是对职工一生最可靠、最长远的维护。

实现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任务紧迫而艰巨。为了不让《中国制造2025》成为大话、成为空话,为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人植入匠心,为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人起搏匠心,时不我待。

猜你喜欢
大话高素质匠心
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三生 致敬匠心
致敬匠心
遇险大话国
匠心,一种倔强的坚持
大话校园
创新德法兼修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大话压岁钱
培养造就高素质咨询工程师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