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能如此防止学生早恋

2016-04-11 10:04程骞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温床异性男女

■程骞

岂能如此防止学生早恋

■程骞

近日,神木县某中学在食堂分别设立了男生、女生就餐区,严禁男女生在吃饭时“混坐”,一经发现会遭到巡查老师的训斥。校长称此举是为了防止早恋,且效果显著。(1月26日华商网)

笔者生疑:都什么年代了,防止学生早恋还用这类“土”办法,且这办法果真会有效?

这样的禁令不禁让人想起唐弢的散文《琐忆》,记鲁迅先生讽刺一地方官员禁止男女同校、男女同泳一事。先生说“要彻底划清界限,不如再下一道命令,规定男女老幼,诸色人等,一律戴上防毒面具,既禁空气流通,又防抛头露面。”否则,男女同学虽皮肉不再相碰,但共用的空气还是会随意流通的。80多年过去了,可如今竟还有这样的禁令,委实让人害怕。

校方所说的这措施很管用,要么是表面现象,要么只会短暂有效,但绝不会从根本上起作用。正大光明的交往不许,岂不是迫使他们转入“地下”?虽不排除个别学生有早恋情况,大家尤其某些家长也能理解学校的良苦用心,但事实上是大多数孩子还是很理智的,能够处理好跟异性同学的交往。就餐时同学之间谈谈学习、人生,甚至说说闲话、笑话,既放松了神经,愉悦了身心,也可学到别人长处,这样的交流原本是多么惬意的事。

再说,高中生已接近成年人年龄,从社会科学上讲,男女同学交往是感情需要,也是心理需求,这是青少年成长的自然规律。学校限制“混坐”,无疑是对青少年成长与教育规律的无视,正如一学生说,不禁止时倒是觉得挺正常的,禁令一下反而感觉不自在。其实,更让人担心的是,此举还可能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造成心理不适或不良反应,那就不仅仅会影响到学习成绩,更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心理健康发展。

高中生能不能恋爱历来是个颇具争议的话题,这里姑且不论。学校如果真想防范学生早恋,还得以正面教育为主,根本措施是加强青少年的青春期教育、情感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在恰当的教育中,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与异性的交往问题,学会正确把握理智与情感的关系,并逐步树立合乎社会规范的感情观,包括正确的爱情观。对因跟异性同学交往而严重影响到正常学习和生活的极个别学生,多做些思想上的有益开导和心理疏导工作,一般即可化解学生的焦虑不安或恐惧、自卑等不良情绪。最怕的是失去原则的训斥、侮辱、开回家甚至是开除学籍等简单粗暴做法。其实,早恋也不是“洪水猛兽”,家长、老师也不必有“甚于防川”之感,马克思与燕妮私定终身时也不过18岁,他们那伟大的爱情,不是事业的绊脚石,反而是成就伟业的巨大动力和重要精神支柱。

该校长说,就餐时男女混坐“给早恋提供了温床”。可我认为,这样的禁令难以拆掉“温床”,反而让人担心给学生的健康成长搭建了另一种“瘟床”。

猜你喜欢
温床异性男女
浦东美术馆·大玻璃·独异性
异性组
男女有别
异性齿轮大赏
男女交往最忌讳什么
温床处理温度和时间对枸杞插穗成苗效果的影响
COURSE CORRECTION
感觉那时男女很平等
莫让网络参与成为“群体极化”的温床
COURSE CORR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