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概论课的情感认知现状及提升路径探讨

2016-04-11 10:08王同昌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理论体系概论特色

□王同昌

(河海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8)

大学生对概论课的情感认知现状及提升路径探讨

□王同昌

(河海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8)

大学生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情感认知情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头脑的前提条件。调查显示,总体上大学生对概论课是认可的,但是其情感认知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情感认知相对较低,甚至对概论课的认知存在一定的误解,对理论创新成果的掌握需要进一步提高。要提高大学生对概论课的情感认知,首先,需要加强执政党建设,提高党的纯洁性,增强大学生对执政党的情感认知;其次,要营造全社会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氛围,通过学习理论提升情感认知;第三,教师要增强辩证思维,科学全面地讲授课程内容,使大学生对课程内容有全面认识;第四,严格课程内容的考试,激发大学生学习动力;第五,组织大学生进行国情调研,到社会实践中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功,增强对概论课的情感认知。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情感认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以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主线”,“进一步增强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不断激发广大师生投身改革开放事业的巨大热情,凝心聚力共筑中国梦”。这些要求,对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重要遵循。《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组成部分之一,直接承担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任务。而大学生对概论课的情感认知状况,直接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头脑的效果。为了了解当前大学生对概论课的情感认知状况,以便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对概论课的情感认知提供政策建议,本课程组2015年9月至11月在大学生中开展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 6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520份。样本选择兼顾到各方面大学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1 大学生对概论课情感认知的基本状况

本调查所指的大学生对概论课的情感认知,是指大学生对概论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相关内容的关心情况、了解情况和议论情况,以及对概论课的情感期待等一种心理认同程度。心理认同度高,就意味着大学生对概论课有很强的情感认同,心理认同度低,则意味着大学生对概论课缺乏情感认同。

1.1 总体情况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总体上大学生对概论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认同的,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能够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大部分学生对上概论课是接受的,认为非常有必要开设概论课,希望通过概论课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一部分大学生还希望通过概论课的学习,对自己考研或参加公务员考试有所帮助。但是,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对概论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对概论课的情感认知比较低。

1.2 具体调查情况分析

1.2.1 大学生在接触概论课之前对概论课的情感认知态度

当被问及“在本学期课程开始之前,你对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和目的是否有一定的了解?”时,2.63%的学生非常了解,45.39%的学生有一定了解,47.37%的学生听说过一点点,4.61%的学生完全不了解。统计数据表明,课程开始之前,大部分学生对概论的内容只是有一定的了解或者听说过一点皮毛,甚至也有少数学生完全不了解。这就是说明,大学生对概论课的知识储备比较少,情感认知不足。

1.2.2 大学生对概论课的学习情况反映出的情感认知

大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是大学生对一门课程情感认知度高低的重要反映。一般而言,大学生对课程的情感认知度高,课堂表现就专心听讲,积极与老师互动。而对课程情感认知度低的学生则三心二意,甚至人在曹营心在汉。当被问及“你在概论课课堂上的表现?”时,15.79%的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课,51.97%的学生做其他课程的作业,29.61%的学生玩手机,甚至有2.63%的学生睡觉。这就意味着,只有15%的学生认真听课,有四分之一以上的学生在玩手机。这说明手机网络的发展给思想政治理论课题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那些做其他课程作业的同学否认了自己没有认真听课,他们的回答是一边听老师讲课,一边做其他课程作业,他们认为,概论课没有必要专心致志地听讲。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概论课的课堂学习情况表现出情感疏远的倾向,有待进一步改善。

1.2.3 大学生对概论课相关内容的兴趣程度反映的情感认知

在被问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关内容最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时,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占19.08%,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占11.18%,选择社会建设的占18.42%,选择文化建设的占23.68%,选择生态文明建设的占17.76%,选择党的建设的占9.87%。这说明,大学生对概论课情感认知比较强的内容是文化建设,其次是经济建设。这种现状可能是因为,经济文化建设相关的领域与大学生的切身实际生活比较贴近,而政治建设、党的建设的相关领域离学生的生活相对较远,一部分大学生对政治建设、党的建设内容感觉比较陌生。

1.2.4 大学生对概论课相关内容的获取途径状况

在被问及“除课堂教学外,课外你还通过哪些途径了解概论课的相关内容?”时,选择通过时政新闻途径的占80.92%,观看相关视频途径的占32.24%,选择阅读相关书籍途径的占26.32%,通过网上相关政治言论获取信息的占11.84%,与老师同学讨论交流获取相关内容的占13.16%,但也有7.89%的大学生对以上选项没有选择,而选择基本没有通过相关途径了解概论课的相关内容。由此可以看出,时政新闻是大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内容的最重要的途径,其次为观看相关视频,再次为阅读书籍,选择其他途径的相对比较低。这说明,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了解,更喜欢视频化的直观感受。

1.2.5 大学生对概论课学习效果的情感认知

对一门课程的情感认知状况决定着课程学习的效果。换一个角度来看,对一门课程的学习效果,从反面也影响着对课程的情感认知。在被问及“学习概论课有哪些收获?”时,选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了一定了解的占63.82%,选择更加积极地关心国家大事的占31.58%,选择对人生的目标、人生的意义等自我认知问题有了新的思考和收获的占19.08%,选择对考研有一定帮助的占13.82%。但是,还有19.08%的大学生选择基本没有收获。这说明,大部分大学生通过概论课的学习是有收获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们对概论课的最初认知。但是也有一部分同学通过学习,竟然感觉不到有收获,这也影响着他们对概论课的情感认知。

1.2.6 大学生对进一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情感认知

通过对概论课的学习,大部分同学都有一定的收获。而课程结束后,能否进一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能否大众化的基本条件。因为通过课堂途径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还是比较狭窄的。在被问及“是否需要进一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21.71%的大学生选择非常需要,67.11%的大学生选择需要,而选择不需要的大学生只占11.18%。这就说明,将近90%的大学生认识到需要进一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2.7 概论课对增强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状况

概论课的目的在于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被问及“通过概论课的学习,更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充满了自信”。选择非常认可的占6.58%,选择认可的占46.71%,而46.71%的大学生选择不好说。这就说明,从总体上看,大部分大学生通过概论课的学习,增强了“三个自信”。也有一部分学生对概论课的学习与增强“三个自信”的关系没有明确的认识。

2 大学生对概论课情感认知存在的问题

前述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概论课的情感认知在总体上是好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上持认可的态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但是,距离有效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头脑的目标,还存在一些问题。

2.1 大学生对概论课的情感认知相对较低

概论课是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规定的四年制本科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是提高大学生政治文化和政治素养的重要课程之一。但是,大学生对概论课的情感认知则相对较低。大学生对所学课程有明显的不同区分,尤其是对专业课和公共课有明显的区别对待态度,认为专业能够真正提升自己的实力,对自己将来的就业、进一步深造具有一票否决的功效,因此,对专业课表现出很高的情感认知。而认为概论课属于公共课,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所起作用有限。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没有发现有同学因为没有学好概论课程,而影响了自己的发展前途。所以,就对概论课抱着可有可无的心态。还有一部分学生,对概论课学习方法的认知上存在误区,认为概论课不需要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只要在课堂上听听就可以了,甚至有的学生一边听课,一边做其他事情,所以很少阅读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著作,阅读相关书籍的只占26.32%。

2.2 大学生对概论课的认知存在一定的误解

概论课教材明确说明:“开设这门课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1]但是,大学生对这一目的没有正确的理解。认为概论课就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歌功颂德,认为概论课的体系内容不全面,只讲正面的、积极的内容,不讲负面的、消极的内容,缺乏批判性;甚至有个别学生认为概论课是在给大学生“洗脑”。因此,大学生对概论课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曲解甚至误解,在这样的思想认知状况下,大学生对概论课学习接受效果是很难提高的,也影响了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真正信仰。所以,对于概论课课程性质、课程内容的普及教育还需要做很多工作。

2.3 大学生对概论课理论内容的掌握程度较低

这里所指的大学生对概论课所讲授内容的掌握程度较低,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大学生在接受概论课课程学习之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相关内容掌握的比较少。实践证明,一个人的知识储备或者知识基础,对其接受新知识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一部分大学生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容是掌握的,认为概论课的内容很容易掌握,实际上对一些理论,他们并没有真正的了解和把握。这影响了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效果。二是,在大学生进行概论课课程学习之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掌握程度,也不是非常令人满意的。调查显示,通过概论课程的学习,也只有63.82%的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了一定的了解。仍然有19.08%的大学生通过概论课的学习,竟然没有收获。这是需要引起我们深刻思考的。

2.4 大学生对概论课的理论创新成果的了解需要进一步提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与时俱进的理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将逐步丰富和完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全局的战略高度,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战略谋划,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丰富和发展。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了解的还比较少。在被问及“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讲过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话”,除了中国梦之外,对其他内容基本上掌握很少。这说明,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教材、进课堂,尤其是进头脑,还任重道远,需要做很多工作。

3 提升大学生对概论课情感认知的路径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影响大学生对概论课情感认知的因素是多方面。有的是复杂性的社会背景因素,有的是概论课内容体系方面的因素。同时,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认可需要进一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为提升大学生对概论课的情感认知奠定了基础。因此,提升大学生对概论课的情感认知需要有步骤的、有计划的推进,以达到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笔者认为,提升大学生对概论课的情感认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系统协同推进,才能达到最优效果,具体地分为外部系统和内部系统。

3.1 提升大学生对概论课情感认知的外部系统路径

3.1.1 加强执政党建设,提高党的纯洁性,增强大学生对执政党的情感认知

本质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对理论的认知情况,从根本上取决于理论在实践中的贯彻执行情况,取决于理论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因此,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情感认知,首先取决于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情感认知。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聚焦党的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强力反对腐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纯洁性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包括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情感认同,从而进一步坚定了理论自信。但是,“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腐败活动减少了但并没有绝迹,反腐败体制机制建立了但还不够完善,思想教育加强了但思想防线还没有筑牢,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2]这些问题如果不进一步解决,将影响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进而影响大学生对概论课的情感认知。因此,要提升大学生对概论课的情感认知,需要大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党的纯洁性,实现我们党行动、行为和理论的统一,用党的自身行动增强大学生对概论课的亲和力。

3.1.2 营造全社会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氛围,通过掌握理论提升情感认知

有无理论学习氛围,是影响理论是否被掌握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影响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掌握程度及情感认知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一贯强调要重视学习,这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根本法宝。而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然而,实际上并没有在全社会形成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氛围,这是影响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情感认知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提升大学生对概论课的情感认知,就要营造全社会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氛围。首先,在各级各类学校以党校、干部培训学院的课程中,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使公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获取的主渠道。其次,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包括电视、报纸、网站、微博、微信等开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频道和栏目,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特别是利用每年的两会时间,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进行宣传报道,加深公众及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掌握。尤其是要充分利用街道社区的平面广告牌充分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公众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随着全社会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氛围的增强,大学生也会在此氛围中更加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情感认知。

3.2 提升大学生对概论课情感认知的内部系统路径

3.2.1 概论课教师要提高辩证思维,科学辩证地讲授概论课内容,使大学生对概论课内容有全面认识

2015年1月23日,中央政治局就“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了第20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指出:“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3]因此,高校概论课教师,要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学习,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既理直气壮地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作用,又要辩证地看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存在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有些还是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一时还难以解决。提高学生正确看待中国特色社会实践成就和问题的能力。既不以伟大的成就否认问题的存在,也不能因为问题的存在而否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当性,使大学生对概论课的内容有正确的认识,使学生通过概论课的学习能够解决心中的一些困惑,从而增强对概论课的情感认知。

3.2.2 严格概论课课程内容的考试,激发大学生学习动力

不可否认,当前一部分大学生学习具有功利性,甚至一部分学生学习就是为获取优秀的成绩。因此,严格考试,能够增强大学生学习概论课的积极。而从教育学理论来看,考试对学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要想激发大学生学习概论课的动力,就要严格概论课考试。首先,要严格期中、期末考试,以便检验大学生对相关政治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对考试成绩相当差的学生,给予补考、重修等处罚。消除任何人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都能过关的现象。提高大学生对概论课的重视程度。其次,在严格考试之外,可以举办一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相关内容的知识竞赛。如果说严格考试,是一种惩处性的机制,那么举办相关内容的知识竞赛,则是激励性的机制。通过举办知识竞赛,提高大学生学习概论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并把竞赛结果运用到硕士研究生入学推免中。

3.2.3 组织大学生进行国情调研,到社会实践中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功,增强对概论课的情感认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是“实践、理论、制度紧密结合的,既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又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还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方针政策及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4]因此,对概论课的学习,需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有全面的了解和把握,才能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但是目前概论课的内容,侧重于理论体系,一些学生也反映理论性强,就显得有些枯燥。所以,在进行概论课理论教学的同时,应组织大学生进行国情调研,充分利用寒假和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组织概论课教师对大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指导或者引导,使大学生通过国情调研,亲身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增强对概论课的情感认知。

[1] 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

[2] 习近平.深化改革巩固成果积极拓展不断把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N].人民日报,2015-01-14.

[3] 习近平.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N].人民日报,2015-01-25.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74.

[5] 赵志勇.王 娟.人文情怀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1).

[责任编辑:郝晓梅]

2016-09-27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现代化视野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整合研究”(13BKS086);河海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面上课题“高校领导干部领导行为及其引领机制研究”(20151203)

王同昌(1982-),男,安徽阜南人,博士,现工作于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执政党建设。

G641

A

1008-9101(2016)04-0106-05

猜你喜欢
理论体系概论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
《文心雕龙》理论体系再认识①——兼论“依经立义”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之关系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浅谈内经气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