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出镜记者应该具备的素养

2016-04-11 17:18王晓婕
数字传媒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现场报道受众能力

王晓婕

巴彦淖尔市广播电视台 内蒙古 巴彦淖尔市 015000

浅谈出镜记者应该具备的素养

王晓婕

巴彦淖尔市广播电视台内蒙古巴彦淖尔市015000

随着媒体的快速发展,现场报道以其较强的现场感深受广大受众所喜爱。要想做一个优秀的出镜记者,就要把自己置身在新闻事件的现场,才能使整个报道更真实、更鲜活。依托现场的细节、道具、空间和背景来增强报道的效果。本文阐述了电视出镜记者应该具备哪些新闻职业素养,希望对职业出镜记者有所帮助。

出镜记者职业素养专业知识

出镜记者是对在新闻现场,在镜头中,从事新闻传达、人物采访、事件评论的电视记者和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总称。

出镜对记者是一种挑战,出镜时要求记者在事发现场,自己去发现事实,自己去组织语言。这就要求记者在现场有良好的临场反应能力,对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新闻有自己的感悟。了解现场的人、物、事、环境、氛围来找出要做的新闻点,在新闻现场进行准确的报道。

新闻现场报道时,首先要选择具备新闻五大要素即时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趣味性的新闻事件来报道。其次要选择人们当下所关心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记者到了现场面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做到心中有数?需要记者具备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在报道突发事件时,要稳定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气息沉下来。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现场气氛。相反,心理准备不充分、采访不到位,可能会直接影响到电视新闻报道的质量,因此,记者要具有良好的素质,才能提高新闻报导的质量。

出镜记者除了具有播音的基本功外,应当做到表达口语化、生活化,呈现一种让人舒适的状态,避免语气生硬。除此之外,还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一、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新闻节目需要优秀的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记者要在第一时间做出相应的反应,要对新闻现场有自己的理解、看法,然后通过流利的语言去表达。这就要求记者现场要有好的反应能力、驾驭能力、采访能力、提问题的能力。

二、根据现场报道搭配合适服装的能力

记者在做不同现场报道时,以什么样的造型出现在观众面前,穿什么样的服装得体,怎样能贴近受众、贴近节目内容、贴近现场呢?

贴近生活。记者在镜头前避免化太浓的妆,要根据场合的需要决定衣着打扮。如在做农业丰收现场报道时,记者西装革履站在田头做现场出镜会显得与场景格格不入。所以,要做到与报道内容相符,根据报道的题材选择合适的衣着,避免与现场产生冲突。

贴近节目内容。记者在节目中的穿着服饰也应该随节目类型内容的不同而变化,不同类型的节目其主旨都会有所差异,通过冷暖色调的变化或者休闲与正装之间的转换,去配合节目主旨。

贴近受众需求。每个节目都会有其相应的受众定位。不同受众之间在审美倾向上也会产生差异,因此报道者必须根据节目性质的不同、受众审美的差异,尽量去配合,选择合适的服饰打扮,给受众以舒适感。

贴近现场气氛。新闻报道需要记者进入现场第一线,记者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事件的报道过程当中,认真细致地核实事件真相,迅速及时地为观众发回第一手信息,除此之外,体现在着装服饰上则要求记者的报道形象必须与节目相匹配。如在一篇新闻报道中,一位记者在台风中进行现场报道,记者在当时的现场环境下,头发雨衣都凌乱,但正是这样的现场感,更能贴近现场气氛。

三、捕捉有价值的新闻细节的能力

现场报道时,要多做几套方案,首先要在正式拍摄之前多预演几遍,因为难以预料将会发生什么,只有做好准备,才能做得更好。

拍摄现场报道的画面一般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近景镜头,就是直接把摄像镜头对准记者然后把镜头拉开或转移。第二种是全景镜头,画面从大景慢慢推向现场记者的镜头最后固定。第三种是中景,可以采取边走边讲的形式,也可以采取从后向前走的形式。如《锡林郭勒盟全力清雪阻保畅通》这篇报道,介绍的是在大范围降温降雪的天气,锡林郭勒盟多条国省干线公路出现雪阻,当地交通部门全力以赴清除积雪,保障道路通畅。记者在现场报道:“从桑根达来到多伦的207国道沿线,又出现雪堵,现在大家看到的雪平均厚度达到1米深,从昨天晚上开始,当地交通部门开始出动铲雪车除雪。”记者当时做现场报道的背景是公路上铲雪车工作的场景,摄像用镜头从记者身上摇到了地面上厚厚的雪。这样的表现手法使画面更具丰富感和真实感。正是因为这种新闻报道具有时效性,将事情的现场氛围和环境与观众融合在一起,使得新闻内容的价值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四、信息整合和应变能力

记者要在现场用最短时间进行调查,迅速捕捉到有价值的新闻点和细节,把了解到的新闻背景材料用自己的话阐述给观众听。如《吉日嘎拉:用生命护卫草原》这篇报道,2015年4月22日,内蒙古西乌旗高日罕镇草原发生大火,旗农牧业局局长吉日嘎拉为最大程度地保护牧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投入激烈的扑火战斗,因风大火急,风向突变,在掩护打火队员撤离时,不幸被大火吞噬,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记者在当地了解情况后,做了这条新闻报道。随后,记者又走访了牧民家了解情况,一件件事例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心里敬佩这名英雄,周边的老百姓之所以为他流泪,之所以信任他,就是因为他时刻为老百姓着想,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办。记者把这条片子的情感节奏控制得非常好,使观众能够清楚地知晓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过程,并在一定程度上与观众形成了互动,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产生悲伤、自豪与崇拜之情,此时,记者插入一段现场报道:“这是去年吉日嘎拉为当地牧民修的一座拉草通路桥,自从有了这座桥牧民们再不用为拉草过河而发愁,吉日嘎拉的名字译成汉语叫幸福,牧民们为纪念他,把这座桥称为幸福桥。”记者在这里出现的现场报道,能让观众一同真实感受当时的氛围,也让观众和记者产生共鸣。

五、出镜记者要有良好的新闻理论专业知识

出镜记者要有很强的文字功底、现场策划能力、编辑能力。出镜记者要做的功课有:

事前调查与资料收集。首先记者要把新闻事件做一番了解,其次要提前写好采访提纲,在采访现场,根据现场事件变化随时对问题进行修改,向更深层次挖掘。

向有经验的优秀记者学习。切忌背诵稿件,平时多做“说”的练习,丰富语言词汇,提高说话的流畅性。积累足够的专业知识,在现场报道中也会很从容、淡定。

对现场的情况进行分析。很多时候,不是有时间做好了准备才去的现场,因为是现场报道,记者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锻炼紧急情况发生时的应急处理能力。只有当记者深入到现场后,感受的东西越多,报道出来的新闻也就越生动。

总之,一名优秀的出镜记者,只有具备流畅的现场表述能力、较强的组合能力、在突发事件前的应变能力、信息提炼能力,才能以独特的角度做出好的新闻作品,才能真正使客观事物在其作品中得到升华。

责任编辑:孟宪超

G224

A

2096-0751(2016)06-0012-03

王晓婕巴彦淖尔市广播电视台编辑

猜你喜欢
现场报道受众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广播新闻现场报道的优势和发展趋势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电视民生新闻现场报道初探
记者在突发事件中如何做好现场报道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