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春及与万历《顺德县志》

2016-04-12 12:39陈友乔利依婷
惠州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万历特点

陈友乔,利依婷

(惠州学院 政治法律系,广东 惠州 516007)



叶春及与万历《顺德县志》

陈友乔,利依婷

(惠州学院政治法律系,广东惠州516007)

摘要:叶春及曾任惠安知县,以清官能吏著称。他在修志方面颇有成就,世人称“其矫矫有史才”。他所编纂的万历《顺德县志》,为顺德现存的第一本县志,具有地图精美、述论结合、善恶兼著、求实取精等特点。该志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与功能,不仅彰显了存史之功、资治之鉴、教化之用,而且还奠定了顺德地方史之基,对保护与整理顺德地方文献贡献颇巨。

关键词:叶春及;万历《顺德县志》;特点;史料价值

叶春及(1532年-1594年),字化甫,号絅斋,嘉靖十一年(1532年)四月生于惠州府城万石里(今惠城区桥西中山南路),历任福建惠安知县、郧阳府同知、户部郎中等职。叶春及以能吏兼循吏著称,“通观宋、元、明三代惠安一百七十九名知县,叶春及是其中最有成就和影响的一个”[1]214。学术界对叶春及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这方面,但是,却忽视了其另一个身份——方志学家。叶春及是惠州历史上编修地方志最多的学者,他先后编纂了《顺德县志》、《永安县志》、《肇庆府志》,同时还参加了《博罗县志》的修纂工作。叶春及主纂的万历《顺德县志》为顺德县第四次修志,但因为此前的县志已经散佚,所以可视为初志。该志包括了最新的丈田、户口统计数据,系统详细,精华凿凿,堪称上乘之作。本文以分析叶春及修纂万历《顺德县志》为角度,探究叶春及的方志思想,进而揭示万历《顺德县志》的史料价值历史地位。

一、万历《顺德县志》及其特点

(一)编撰过程

对叶春及何时开始参与编纂《顺德县志》,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万历九年(1581年)。康熙十三年《顺德县志序》严而舒序曰:“至万历九年(1581年),姑苏叶公初春礼聘惠阳叶君春及与邑人寺正梁君柱臣复行修补,可称大备”[2]119。康熙二十六年《顺德县志》佘象斗序云:“至万历九年,叶公初春涖顺,聘循州石洞叶大夫与邑人寺正梁君柱臣纂修”[3]4。根据严序和佘序可以看出,叶春及受聘修《顺德县志》是在万历九年(1581年)。二是万历十二年(1584年)。万历《顺德县志》叶春及自序曰:“万历甲申(1584年),余至五羊城,吴西公以志请”[4]1。按:吴西公即叶初春。康熙十三年《顺德县志》旧序中叶春及序称:“万历甲申(1584年),吾家君侯吴西公介曾生仕鉴请石洞子志顺德”[2]137。叶初春在康熙十三年《顺德县志图志序》中曰:“甲申(1584年)六月,事稍集,而先期所聘惠阳叶君化甫、邑人梁君彦国亦至……乙酉春二月,书成”[2]136。按:梁柱臣字彦国。三是万历十三年(1585年)。康熙十三年《顺德县志》佘象斗序云:“万历乙酉(1585年),邑侯叶公初春聘惠阳叶君春及与邑先达寺正梁君柱臣载笔纂修”[2]121。时隔十三年,两篇佘序对修志时间的表述并不一致。学界大多赞同第二种说法,即万历《顺德县志》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六月始修,次年二月成书。

万历九年(1581年),叶初春任顺德县令,开始筹划编修《顺德县志》,欲聘请邑人梁柱臣。梁柱臣因“值有奇疾”[2]138推辞,并向叶初春极力推荐其好友欧桢伯,但“日迟桢伯未至”[2]138。梁柱臣称:“不佞疾益苦,不堪笔札,又惧性褊执取忌,辞不敢任,而大夫挽留者至再,不佞始勉就局”[2]138。后来,叶初春发现曾仕鉴与叶春及常有往来。万历十二年(1584年)春叶春及游广州时,“介曾生仕鉴请石洞子志顺德”[2]137。但叶春及并没有应允。遭到拒绝的叶初春埋怨说:“先生薄世卿乎!”[2]137但他并不罢休,“固以请”[4]1,采用“缠身”之术,“归罗浮山,则又至罗浮山,归白鹤峰,则又至白鹤峰”[4]1,无奈之下,叶春及只好应允。是年六月,叶春及到顺德,叶初春赶紧张罗开局,开始编修县志。此次修志分工明确,“化甫、彦国实总裁之,而叶生永和、罗生于王、曾生仕鉴、黄生为绶、马生中奇则先后佐成者也”[2]136。由于有编纂《惠安政书》的经验,叶春及在制图上驾轻就熟。为“原本山川”,他与曾仕鉴“抉遗文轶事,历诸村堡”[5]281,并且他将绘图的具体工作交给曾仕鉴负责。曾仕鉴在《顺德县图志序》中曰:“不佞与同舍生叶永和、马中奇职画方之事”[2]141。此外,叶春及把县衙的杂役也用上,“叶子令胥人总其都里、田亩多寡与隆庆万历之籍,而赢缩较度之”[2]141。康熙十三年《顺德县志》梁柱臣序云:“大夫以化甫尝作《惠安政书》,其于敬神恤民甚勤也,则以舆地、田赋、秩祀属之化甫,余皆委不佞属……人物中,若德业,若孝友,若忠义,凡二十五人,化甫传之。其隐逸、尚义、贞节、侨寓及戊午前人物,悉不佞与黄、罗二君所撰著”[2]138。

万历十三年(1585年)二月,志成,前后历时八个月。按照曾仕鉴的说法,实际编纂时间只用了六个月,“六阅月亦井井矣”[2]141。对于叶春及离开顺德时是否完成全志,有两种说法:其一,叶春及完成志稿才走的。曾仕鉴在《顺德县图志序》中云:“叶子毕志,病而归,不佞图事复终”[2]141。其二,叶春及未完成全志就离开了。民国《顺德县志》曾仕鉴传:“图经二卷初属叶春及,未成而春及归,仕鉴受而撰次之”[5]281。叶春及是否完成志稿而离开,不得而知,但叶春及的离开绝非仅仅因为生病。叶春及几次三番地提到:“夺邑中士夫权是惧”[4]1,“奈何夺邑中士夫权哉……邑廷尉梁公所谓奈何夺士夫权者”[2]137。显然,叶春及是听了梁柱臣“夺邑中士夫权”[4]1之言后,称病带着部分志稿而归,并“草置箧中,未示人也”[4]1。后经叶初春劝说,才同意拿出志稿。“吴西公遂重锓梓,而图别行”[4]1。叶初春得到志稿后,打算重印《顺德县志》,并将图经二卷以单行本形式刻印。

(二)县志综述

景泰三年(1452年),顺德设县。顺德第五任县令钱溥于成化五年(1469年)纂修了第一部《顺德县志》,“邑当新造,故简略”[3]4,随后有弘治三年(1490年)吴廷举修、李承箕辑《顺德县志》十二卷,正德年间邓炳、钟华辑《顺德县志》十卷,“是三志皆佚”[6]25。万历《顺德县志》为顺德县第四次修志。

万历《顺德县志》有三个版本:一为《叶志》,由叶春及纂,即现收于《广东历代方志集成》之万历《顺德县志》。二为《梁叶志》,由叶初春修,梁柱臣、叶春及纂,梁柱臣的志稿“草成上之,大夫大加删润,合化甫所撰为邑中新志”[2]138-139。此版本已佚。三为《顺德县图志》二卷单行本,初由叶春及纂,后叶春及“图未绪正,而病越吟,曾生受而撰次之”[2]137,即现收于《广东历代方志集成》之康熙十三年《顺德县志》卷首,此图经即叶春及主纂的县志中的图经。

叶春及主纂的万历《顺德县志》,共十卷:卷一《地理志》,卷二《建置志》,卷三《赋役志》,卷四《祠祀志》,卷五《官师志》,卷六《流寓志》,卷七《人物志一》,卷八《人物志二》、《人物志三》,卷九《选举志》,卷十《杂志》。广东历代方志集成本中由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万历《顺德县志》是据国家图书馆胶卷影印的万历十三年(1585年)刻本。

(三)县志特点

1.地图精美

图经、图志起源于东汉,到魏晋南北朝得到很大发展,西晋裴秀发明了网格绘图法。所谓网格绘图法,就是在一种大小相等的棋盘格中,将各个地区标注于同样大小的方格中,而网格中的每一个方格代表着地上相等的距离。图经、图志到隋唐时期达到鼎盛,至宋代继续发展,至元代衰退,至明代逐渐复兴,到清代再次兴盛。明代罗洪先重视地图绘制,恢复并发展了网格绘图法。罗洪先的《广舆图》,就是用网格绘图法将元代朱思本按“计里画方之法”绘成的《舆地图》转换成一本由四十五幅地区或分省图组成的地图册。叶春及将罗洪先的绘图法推广到县级以下,从而创造出一种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准确描绘地图的方法。叶春及在《惠安政书》的绘图上第一次尝试了这种方法,第二次运用则是在万历《顺德县志》上。

叶春及绘制了县志中的四十二幅地图:一副顺德县总图、一副县城图以及四十幅各堡地图。为了准确反映山川地貌的实际情况,叶春及不得不为每一幅地图设定比例。但是,叶春及并不是要将地图绘制到不同比例的网格中,而是通过在纸面上减小或者扩大每个方格的大小。这样,可以看到刻印出来的地图,方格的大小从0.6厘米到3.4厘米不等。每一幅地图多标有比例尺,或“每方一里”,或“每方二里”,或“每方十里”。“每方十里”的只有顺德县总图,“每方一里”的则有县城图一及堡地图十三,“每方二里”的最多,有二十幅堡地图。此外,还有一幅桂洲堡图,并未标出比例尺。他用一段话概括该堡的主要特征,作为每幅图的序言。地图中含有图例,山、水以图形表示,其他事物则是象征性的。例如,山从、水从、界从、路从、堡从、村从、坛从、桥从等。顺德多河流,各堡大多以河流为界。定位蜿蜒曲折的河道并非易事,叶春及能如此精确地将其绘制在地图上,可见叶春及实地调查之用心,绘图技术之精湛。

2.述论结合

万历《顺德县志》中有明显的述论结合的特点,在志中有三种形式:一是无任何标志,只是以低于正文一格的形式,置于每一卷的卷首,作为每卷的序,此序用来引起下文,或对要记述的内容作精准的概括;二是以“论曰”的形式,低于正文一格,并穿插在其中,全文的论以这种形式居多;三是以“右”的形式,低于正文一格,专门用于卷五《官师志》及卷八《人物志三》,此形式多用于对具有相同性质的多种事物作概括总结。

这种“论”可分为三类:一是引用前人之论。如卷八《人物志三》,“右十一人弘治志所录者。李承箕曰:李氏而下,予以其无它善者于人,将刊之别。驾莆田,顾文时谓箕:妇人之善,岂出壶外,忠臣易,孝子、节妇难。风雨之朝,星月之夕,独处空帏至老而不易其心,能哉!箕以为然”[4]91。二是引用时人之议。如《李承箕传论》,“论曰:余乡问念庵罗太史,世卿何如人哉?太史曰:才子。陈子尝谓:世卿在白沙朝夕与论名理,天地间所闻见,古今载籍所存,无不语。未语者,此心通塞往来之机,生生化化之妙,待世卿自得之。太史止才之也,岂竟未得耶!周梁石题李氏义学,其语又别果孰是乎!陈子言:顺德人谤世卿由吴献臣,固献臣游扬大过,或志故,则不传其书不惑哉!”[4]61三是抒发一己之见。如《沈鈇传论》,“论曰:余至广州,往来缙绅、先生间,其谈沈公率多壮厉之气。夫武王访道,而以武称;文王大勇,而以文显,非有不足语其盛也。沈公节用爱人,尊高年,敬有德,推奖贤士,诸善政不可殫数,奈何独锄彊称哉?余以为沈公计魁梧严峻,及观阙容貌,乃逡逡如儒生,常有以下人者,志念深矣,区志才论笃君子也。诗沈公曰:‘悬知乌攫肉,宁厌釜生鱼。公庭时肃肃,里巷日与与’。人以为然”[4]51。其中以第三类居多。这种“论”突破了方志编纂“述而不作”的传统,表明了叶氏的修志思想:一是综核名实的求实精神;二是励精图治的强烈愿望。

3.善恶兼著

此前的史志例则,“史兼褒贬,志彰一邑之盛”[7]55,似乎志书只能书善,不能写恶。咸丰《顺德县志·胡友信传》有一段按语:“又按……然自叶石洞善恶兼著后,诸编率去恶存善,亦忠厚之道也”[8]490。即有褒无贬才是“忠厚之道”。但叶春及恰恰相反,他认为,如果修志“是非文不传,文非义不载,义以命文,文以叙事,是为经义者宜也。笔削失宜,何以曰义?”[4]1显然,叶春及修志的原则是“善恶兼著”。

叶春及在修志中贯彻了春秋笔法,对善举会大加赞扬。卷七《人物志一·张善昭、张澯传论》中提到,张澯不信鬼神,从不狐疑犹豫,鬼神也躲避他。“论曰:……或传澯儿时有妖降于其室,为语:它日登第除拜,颇验。戊寅前数夕复来,止之。澯不听神怪之谈,缙绅所不道信然,断而敢行,鬼神避之。若澯不愧乃祖矣!”[4]70对坏事则秉着客观公正的态度加以叙述。记述知县叶初春主持丈量沙田一事时,叶春及直言不讳,“闻弓田时,民多濳籍香山,盖利之云。知县叶初春至,始正之,然不能归其半。”[9]574意谓其未能善始善终。叶春初为此次开局修志的东道,叶春及秉笔直书,指出其不足,可谓勇气可嘉。

叶春及除了对人物善恶兼书之外,对当时的社会问题也是如实反映。卷二《建置志总论》中指出了地方官员失职、社学荒废以及兵事弛废等问题,“论曰:里一亭,坐里正、三老,十有九章听民讼制也,只具文于县门、射圃,匪独观德,欲得穿礼之士用之,废者十九,即存有足音乎?洪武间,建社学,有司奉职无状,高皇帝发‘难哉’之叹而止。正统初,复并责督学使者,郡邑学尚废坠,何乃社乎?预备仓置四乡,正虑移民,今迁城中金矢罕入,故空虚社仓。又今甲所不及矣,巡司僦居于城郭,民兵罢惫于道路,屯卒偷怠乎垄间,戍兵逍遥乎河上。孔子曰:文武之道,布在方册,其人存,则其政举。方今盛明王道四达,岂直方策之遗也,欲不举得乎?”[4]23

二、万历《顺德县志》的史料价值及其历史地位

(一)存史之功

叶春及纂修万历《顺德县志》,并不是顺德县第一次修志,但正如康熙十三年《顺德县志·旧序》中梁柱臣序所言:“邑之有志,旧矣。初志略,继志近无且阙记载者几六十年所矣”[2]138。在当时,前志或过于简略,或散佚,万历《顺德县志》所起的作用便是保存和丰富了顺德县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史料,如卷一《地理志》:“顺德县者,本南海县南徼也。秦置南海郡,治番禺,盖尽东粤之地,爰及苍梧。汉与九郡,属交州。吴分置广州统之。而南海郡自秦以来统番禺诸县,梁分番禺置南海县,至隋而郡废,明隶广州府如故。正统十四年,冲鹤堡贼黄萧养作乱,讨平之。景泰三年,遂分东涌四都,地,附新会、白藤,立顺德县,以去逆得名,治大良。星传谓:南越牛女之分。顺德宜然,吾不能详之也。前志不著,用《新会志》撰入”[4]3。前志并没有记载顺德县的由来,叶春及参考《新会志》弥补了这一不足,虽然并不详尽,但也确实具有存史之功。

(二)资治之鉴

在万历《顺德县志》中,叶春及就治国理政方面就提出了不少建策,具有资治之鉴。卷三《赋役志·户口论》针对朝廷编册“惟丁不惟户”造成户大丁米赋役沉重的问题,提出以一石赋税代替一人徭役,“论曰:今视景泰户增而口损,唐人户有调丁有庸,我朝取民惟其丁不惟其户。户大,丁米鳞崪,筭事必重,无患离析,一身之繇,乃至当赋一石,有身为患,此其趋避,不亦宜乎?”[4]25此外,叶春及心系百姓,体恤民情,反映民生疾苦,有着儒者强烈的仁民爱物的胸襟,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卷十《杂志》中记载,叶春及从上寮翁孵鸭技术中领悟到:“翁之道,其相道乎!天下鳏寡孤独颠连而无告者,皆此类也。为相者,躬身戮力,赞化育调元气以理瑜下僚,俾安其位而仁其政,汲汲焉惟生理是图,黎民有不遂而荣宠,有不久隆者,亦鲜矣”[4]108。

(三)教化之用

万历《顺德县志》的教化作用,通过《人物志》反映出来,用以褒善贬恶,从而达致良风善政。卷五《官师志》改变了志书载录职官隐恶扬善的做法,叶春及认为:“官师第志善恶,亦足备劝惩矣”[4]58。叶春及有褒有贬,表彰忠臣,批判贪吏,这起到了示劝惩的教化功能。此外,《流寓志》、《人物志》还收载了大量的忠臣孝子、节妇烈女,极力倡导了忠孝节义观念。卷七《人物志》云:“万物人为贵吾为人,男尊女卑男为贵。吾为男至烈女,而男子可思矣”[4]62。叶春及通过收录节妇列女,在全社会树立一个风向标,发挥其示范效应。

(四)奠顺德地方史之基

叶春及编纂的万历《顺德县志》,尽管是顺德县第四次修志,但前志或过于简略,或散佚,它是顺德县现存的第一本县志,奠定了顺德地方史之基。康熙十三年《顺德县志·旧序》中叶初春序云:“黄君公绍、梁君持伯愿得邑志披考焉。二君曰:‘吾邑志创于钱太史,而邓子几之续编也,绝笔于肃皇帝戊午。其后寝,残阙散轶,靡得而竟之矣’”[2]135。所以,叶春及所编纂的县志可以首志观之。万历《顺德县志》保存了顺德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史料,为后世修志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志达,吴定球,何志成.惠州文化教育源流[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2]严而舒.顺德县志[M].黄培彝,修.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

[3]佘象斗,薛起蛟.顺德县志[M].姚肃规,修.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

[4]叶春及.顺德县志[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

[5]周朝槐.顺德县志[M].周之贞,冯葆熙,修.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

[6]李默.广东方志考略[M].长春:吉林省文化厅机关印刷厂,1988(内部资料).

[7]韩锴.论方志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J].浙江学刊,2014(4):53 - 61.

[8]冯奉初.顺德县志[M].郭汝诚,修.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

[9]海瑞,叶春及.备忘集·石洞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赵佳丽】

Ye Chunji and“Shunde County Annals”in Wanli of Ming Dynasty

CHEN You -qiao,LI Yi-ting
(DepartmentofPoliticalScience&Law,HuizhouUniversity,Huizhou516007,Guangdong China)

Abstract:Ye Chunji was once the Huian magistrate,famous as an uncorrupted competent official and praised by the people. He achieved great accomplishments in writing literary works and rectifying local records. He was one of the five‘Man of the West Lake’in Huizhou and known as an excellent historian.“Shunde County Annals”he compiled in Wanli of Ming Dynasty is the first existing coun-book=37,ebook=42ty annals in Shunde,with pretty maps,combining descriptions and discussions,recording both the good and the bad,and seeking for facts and accurate data. The county annals not only plays a part in preserving historical evidence,providing reference for governance and civilization,but also saves several valuable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Shunde and makes enormous contributions to local document sorting of Shunde.

Key words:Ye Chunji;“Shunde County Annals”in Wanli of Ming Dynasty;characteristics;value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中图分类号:K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 5934(2016)02 - 0033 - 05

收稿日期:2016 - 01 - 02

基金项目:惠州学院博士启动项目(2015JB013)

作者简介:陈友乔(1974 -),男,湖北仙桃人,讲师,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与岭南地方历史文化。

猜你喜欢
万历特点
书坊与名士:万历年间戏曲评点兴起的双驱
小议明万历《铜仁府志》人物志
万历援朝之战时期明廷财政问题
论万历朝播州杨氏土司之覆灭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日本藏万历世德堂刊传奇《水浒记》考述
明代万历年间“矿监税使”研究的现状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