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合中的第三空间
——莫言小说在西方影响力要素研究的另类视角

2016-04-12 20:31胡密密
宿州学院学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杂合莫言文学

胡密密

安徽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杂合中的第三空间
——莫言小说在西方影响力要素研究的另类视角

胡密密

安徽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为更深入地了解莫言小说在西方的影响,以便对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提供新的文化参考,以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理论为指导,从形象塑造、主题和创作手法三个方面来探讨莫言小说在西方的影响力要素,结果表明:莫言在中西文化之间建立起第三空间,将世界性与民族性、自塑形象与他塑形象、梦幻与现实杂合,从而吸引了西方读者。

莫言小说;第三空间;形象塑造;主题;创作手法

1 问题的提出

2012年10月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了一位影响力巨大的当代作家,在海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迄今为止,莫言是中国在国外被翻译作品最多、荣获国内外各种文学奖项最多的一位作家,其作品已被译成英语、越南语、日语、瑞典语、韩语和法语等多种语言,因此,莫言很快便成为一个有效的传播源,其作品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力自然也就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焦点。姜智芹认为莫言小说的成功是因为小说文体中有本土经验中的普世主题[1]125;刘涵之认为莫言开创了中国的魔幻现实主义[2]183;龙慧萍等重点分析了莫言小说中所塑造的中国形象[3]106;而郑娜阐述了莫言小说在海外的译介以及传播情况,并提出由于葛浩文的翻译语言以及所改编的电影对莫言作品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4]。上述研究大多只是简单地对莫言小说的传播情况作一梳理,而较少对其内在的文化因素系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将另辟蹊径,运用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理论来探究莫言小说在西方成功传播的内在因素,以期对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能够有所借鉴。

2 第三空间杂合理论辨析

在1993年出版的《文化的定位》一书中,霍米·巴巴在分析诗歌语言时提出了“第三空间”的概念。在吉卜林所强调的“东方就是东方,而西方就是西方,双方永不会交汇”的诗行间,巴巴开辟了东西方相互交叠的“第三空间”,突破了二元对立论,穿越了西方与东方之间的界线[5]37。霍米·巴巴认为殖民文化与被殖民文化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并在殖民的历史中杂合,确认对方的主体性,从而建立起一个杂合的、发声的和模糊的“第三空间”[5]37。“第三空间”是指两种不同语言、不同文化间的“转隙性空间”,这是一个混杂的和居间(in-between)的空间[6]。这一空间所产生的杂合体具有两种不同文化的特性,“既非此非彼,而是处于之外的某种事物”[7]。

在第三空间里,不论是强势文化还是弱势文化,都能放下以自我为中心的架子,抛去双方不平等的权力和地位,就彼此之间的差异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与协商,模糊甚至消解东方与西方之间的界线,从而化解彼此的矛盾与冲突,最终混杂并建立起一个融洽、公平以及统一的全新空间[8]。因此,在第三空间里,两种文化的对立已不再尖锐;第三空间是两种文化能够完好地处在交融、相互渗透的中间地带,这种地带既接受同一性又包容差异性。在两种文化不断斗争和交流过程中,彼此理解,有时误解,但这种误解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9]134,因为它能使处于文化隙缝中的干扰空间产生非此非彼、亦此亦彼的新生事物。由此可见,第三空间既反对以外来文化为意识的客体空间,也反对以自我文化为本的主体空间,它不排斥“异己”,而是鼓励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性,这就大大超越了本族和外来文化的二元对立,让本族语言文化和外来语言文化以一种积极沟通的方式来获得他者的认同,实现真正的平等和对话,改变不同文化间的对立关系。因此,“第三空间”杂合理论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另类的视角去理解复杂的全球文化[10]。

3 第三空间视阈下莫言小说的影响力要素

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理论成为弱势文化群体打破强势文化强加在他们身上的固有文化形象的理论依据,对于解决当今世界遭遇身份建构和文化归属难题的少数族裔以及弱势文化群体来说,无疑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同时也为这些少数族裔和处于弱势文化的作家们提供了创作的灵感与精神方向。莫言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第三空间杂合理论在他的作品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他创造出了让不同层次、不同文化的读者能够在第三空间找到“态度和思想感情上”与自己一致并能引起共鸣的要素。

3.1 形象塑造上的第三空间

一个国家的形象通常有两种:自塑形象和他塑形象。由于目的、立场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这两种形象总是处于相互矛盾之中。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目的是要展现中国的精神面貌,塑造正面的国家形象,凸显中国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弘扬中国社会的主旋律。而西方世界以强势文化的优越感和自信来挖掘中国社会的阴暗面,以此来塑造一个低劣、落后和丑陋的中国形象。

中国文学作品在西方的传播和接受并不尽人意,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国当代文学习惯于塑造国家的正面形象,一味地歌颂和赞美,喜欢在作品中加入一片红、“二元化对立”的叙事手法,这对西方读者没有丝毫的吸引力。中国当代作家中莫言的作品受西方读者欢迎,他荣获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即是他作品受西方主流认可的明证。今天在加快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的同时,又该如何看待自塑形象和他塑形象之间的矛盾呢?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杂合理论对此或有一定的启发作用。著名汉学家葛浩文曾指出美国读者喜欢政治多一点的作品,尤其对批评政府的、讽刺的和唱反调的作品感兴趣[11]。莫言的小说对国民劣根性进行了大胆的质疑、揭露和批判。政治审美视野和带着有色眼镜的阅读过滤是西方读者解读中国当代文学的惯用视角,因此莫言作品引起他们关注的首要因素便是莫言对社会问题和现象揭疮式的展现。或许这一点迎合了西方读者的阅读期待,满足了他们对政治与性的猎奇心理,的确从某种程度来说有损于中国的正面形象。但莫言认为文学作品永远不只是唱赞歌的工具,而是应该揭示社会的不公正、暴露其黑暗面。莫言的作品无意于批评和讽刺政府、和政府唱反调,却深刻地抨击了社会中的那些丑陋的阴暗面。

莫言并不是单纯地歌颂与赞美,而是既有批判也有怜悯;有嬉笑也有正襟危坐的思考。无论是《蛙》《酒国》还是《丰乳肥臀》,都通过模糊好与坏、善与恶的界限来重构历史,超越了“二元化对立”,超越了中国文学是非、黑白分明的形象特征。他作品中有英雄,但已不再是没有缺点的红色“英雄”,而是更为多面的、复杂的、集优缺点于一身的新的英雄形象。如《红高粱》中的“我奶奶”这样的英勇无畏的、不守妇道的女英雄形象和既是杀人犯、赌徒,同时又是蛮勇超过良知的军事领导人的“我爷爷”[3]106。莫言的小说是介于正面形象与负面形象之间的第三空间,这些介于是非黑白之间、看似非此非彼、亦此亦彼、混杂的形象,给西方读者提供了全新的阅读体验。

莫言向西方展示了一个传统而现代、旧而新的中国形象,其中有光明,也有阴郁和悲苦。如果国家形象塑造得越完美,就越容易受到西方读者的反感与排斥。能体现作家良知、客观的、多维的中国形象反而容易得到西方的认可和理解。中国学者批评莫言,说他的小说习惯于审丑,揭示国民的劣根性和社会的阴暗面,来迎合西方的他塑形象。对此西方读者并不满足,他们认为莫言是一位红色作家,对阴暗面揭露得还不够深刻。正如巴巴所言,在第三空间里,两种不同的文化相互谈判、协商、抗争,因而产生彼此之间的理解和误解,也由此产生了亦此亦彼、非此非彼的新事物[12]。莫言正是因为在小说里创造了这种亦此亦彼、非此非彼而又备受争议的第三空间,在作品中成功塑造了混杂的中国形象,为他走向世界文学殿堂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9]134。

3.2 主题上的第三空间

张清华认为任何作品只有两种途径才能获得世界的认可:一是作品要包含超越地域和种族的人类性和普世价值;二是要包含民族性与本土性[13]。在主题上莫言将民族性与世界性相杂合,或者说是将本土经验与普世价值杂合,这就是其作品赢得世界受众的一个要素。莫言的小说立足于本土,以“高密东北乡”为文学依托,以“我爷爷”为代表的高密乡子民们上演了一幕幕慷慨激昂的人生大戏。红高粱、高密、文革、计划生育等,这些都成为具有强烈民族性的中国符号。莫言的创作以中国乡土为背景,如《天堂蒜薹之歌》《师傅越来越幽默》《蛙》《变》《檀香刑》和《四十一炮》等,都反映中国社会的现实,描述乡村的绝望、抵抗和传统社会的没落。

莫言是新时期以来真正触摸到土地灵魂的作家,他对中国社会现实生活的描写满足了西方读者的好奇心。莫言坚守文化自觉,但同时又具有国际视野。莫言作品中可以找到当代世界文学界最热门的主题,那就是对人的书写、对人性的思考。莫言十分注重文学作品中的普世价值,不论是“好人”还是“坏人”,他总是站在人的角度来写,对每个人都报以同情。他既不丑化也不美化,把描写人性始终作为作品的重要主题和使命[14]90。《蛙》中,他描述了人在冠冕堂皇的理由下深藏着自私的欲望,揭示了那个特定时代一些人为了自己能够升官而不敢多生一胎的事实。从表面上看来,他们是为了响应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但实际上却是为满足个人欲望。因此,计划生育问题触痛了那一代人的内心[15]。莫言就是这样将小说主题回归到人性,用最直接、最有力的方式揭示人性,站在人的角度去书写广泛意义上的人,并且把人当现实生活中的人来写,将人性中美与丑、高尚和缺憾、善与恶的多个方面展示无遗。因而,他的作品具备了世界文学的普世性,莫言成为了属于世界的莫言[14]89。莫言将普世意义与本土文化杂糅,建立起第三空间,形成非此非彼而又亦此亦彼的莫言独有的主题:既有东方主题,又有西方主题,但又不是纯粹的东西方主题,是一种杂合了的文学主题。普世性为西方读者提供了熟悉的阅读视野,在阅读上减少了排斥心理,产生了顺向效应,莫言因而拥有了走进西方读者内心深处的要素[1]125;而迷人的本土文化异质性又能成为吸引异域读者的魅力之源,吸引着他们走进中国的文学、社会和传统文化之中。

3.3 创作手法上的第三空间

“魔幻现实主义”这个术语为德国艺术评论家法兰克·罗于1925年最先使用,它主要用来描述一种不寻常的现实主义。文学意义上的“魔幻现实主义”则来源于拉丁美洲的小说艺术,是一种写作流派,它是指现实和民间传说、现实和想象、现实和虚幻手法等的结合[16]。“魔幻现实主义”是拉美土地上混杂和多元文化的产物,马尔克斯和福克纳以此种写作手法而出名。莫言发现中国也存在着适合魔幻现实主义生长的肥沃土壤,如《红楼梦》中的“仙幻”意境、《白蛇传》《西游记》和《聊斋》中的人鬼同形、人兽同体等。莫言汲取民间文学的营养,借助民间文学中的鬼灵精怪来承载现实故事,如他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中将被主人公错杀的西门由驴变牛、牛变猪、由猪变狗、由狗变大头婴蓝千岁,通过六道轮回穿插在中国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和改革开放之中。民间神话中的六道轮回说成为作者结构故事的一种方式,成了他的一种叙事载体,将兽心冠以人形、人心冠以兽形,并以兽的视角来窥探人性[2]186。莫言将本土和外来的创造手法杂糅,让西方读者通过福克纳和马尔克斯等这些他们所熟悉的作家,运用类比法,去接近并理解自己的作品。莫言用魔幻现实主义引发西方读者似曾相识之感,从而成功地寻找出契合点,创造了“和而不同”的第三空间。介于中西两者之间独特的魔幻现实主义,既有中国特点又有西方特征,催生了非此非彼、亦此亦彼的新事物——莫言独特的“魔幻现实主义”。莫言杂糅了中国乡土小说和外国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特点,使得西方读者能从小说的描写中回归到真实壮丽的现代中国,使他们逐渐认识中国文学的真面貌,从内部给西方文学倾注中国元素,并且在主流社会中发出中国的声音。创作手法上运用第三空间不仅增强了作品在西方的影响力,还成为了一种传播中国文化的有效策略之一。

4 结 语

莫言在中西文化之间建立起第三空间,以寻求契合点和平衡点,将自塑形象与他塑形象、世界性与民族性、梦幻与现实杂糅在自己的作品中,以一种最传统的方式完成了最现代的叙事,他整合了东西文化的脸谱,创作出一个个中国故事,将本土与外来、本土性和世界性杂合,做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亦此亦彼又非此非彼,使自己的作品以全新的面目出现在西方读者面前。他的小说既“中国”又“现代”,毫无疑问地会受到西方读者的青睐,最终走向世界,并收获诺贝尔文学奖。莫言的获奖使得中国文学获得世界的关注和承认,消除了中国人对诺贝尔文学奖的遥远感和神秘感。莫言的成功为现时思考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文化参考。第三空间理论已指明了道路,即在中西方之间寻求动态平衡来争取西方世界的积极配合,从而加快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步伐。

[1]姜智芹.当代文学在西方的影响力要素解析:以莫言作品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15(4):155-157

[2]刘涵之.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文学自信力[J].中国文化研究,2014(4):185-87

[3]龙慧萍,蔡静.莫言小说与中国形象:以英语世界中的传播情况为例[J].湘潭大学学报,2015 (5):104-106

[4]郑娜.莫言小说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4(1):108-110

[5]Bhabha Homu K.The Location of Culture[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4:28

[6]生安锋.巴巴的后殖民理论研究[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英语学院,2004:287-290

[7]Bhabha Homu K.The Post-colonial Question:Common Skies[M].London:Routledge,1996:28

[8]李新云.“第三空间”的构建论后殖民理论对中国翻译研究的启示[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4):63-65

[9]刘贵珍.自我与他者: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对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的启示[J].深圳大学学报,2012(4):133-135

[10]何周春,龚彦知.中医英译中“第三空间”的构建[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41-43

[11]罗屿,葛浩文.美国人喜欢唱反调[J].新世纪周刊,2008 (10):120-123

[12]姜智芹.中国当代文学对外传播中的几组矛盾关系[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4(4):155-157

[13]刘彬,戈玲玲,庄雅黎.论莫言小说文本中本源概念翻译模式:基于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的研究[J].外语学刊,2015(2):90-93

[14]鲍晓英.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以莫言英译作品美国译介为例[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2014:88-90

[15]张毅.从泰戈尔莫言现象看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J].长春大学学报,2014(7):42-44

[16]于文夫,代安楠.莫言梦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中西观[J].求索,2013(7):155-157

(责任编辑:胡永近)

2016-09-25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项目“徽文化的语用翻译理论研究与对外传播” (2011sk203)。

胡密密(1965-),女,安徽歙县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文学与翻译研究。

10.3969/j.issn.1673-2006.2016.11.015

I206.2

A

1673-2006(2016)11-0056-04

猜你喜欢
杂合莫言文学
过去的年
我们需要文学
爱如莫言
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统不育系材料选育中常见的育性分离及基因型判断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从翻译到文化杂合——“译创”理论的虚涵数意
莫言:虚伪的文学
我与文学三十年
雄激素可调节的肾脏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靶向杂合启动子的优化
莫言的职场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