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特征考探

2016-04-12 23:14张亚芳吴继刚
昭通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熟语惯用语歇后语

张亚芳, 吴继刚

(西华师范大学 文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9)

●语言学研究

格言特征考探

张亚芳, 吴继刚

(西华师范大学 文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9)

格言具有警策、约束意义,是熟语的一种类型。以中国古代格言、现代格言、西方格言为研究材料,通过与其他熟语类型(谚语、成语、惯用语、歇后语)的比较,认为格言有以下特征:一是从形式上看,格言以句格言为常见形式;二是从内容上看,格言极富哲理性;三是从语体上看,格言具有浓厚的书面语色彩;四是从写法上看,格言多使用修辞手法;五是从表意层次上看,格言表意具有直观性;六是从来源上看,格言具有开放性、包容性。

格言; 熟语; 特征

一、引论

格言,是“熟语的一种。可为法式的言简意赅的语句”(《辞海》)。《辞源》则解释为:“含有教育意义可作为准则的话。”把二者结合起来,格言用富有哲理的话语言简意赅地表达对事物的判断,作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含有教育意义。

关于格言的性质,时彦多有讨论。周荐(1997)认为格言(警句)是一个介于雅言和俗语间的独立的熟语类,不同于熟语类的其他单位。[1](P.266)王德春认为,格言和警句有区别,但二者仍可一起作为熟语的类型之一。[2](P.265)姚锡远(2012)认为熟语的类型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俗语、歇后语、格言、锦句七种。[2](P.7)宁榘(1980)认为不能把熟语包括在成语之内,反之亦然。熟语只能包括谚语和歇后语或者俏皮话,也可以包括同成语类似的以文言文为主的格言。[3](P.14)胡裕树(1981)认为熟语的范围相当广,包括惯用语、成语、歇后语、谚语、格言等。[4](P.293)武占坤(1986)认为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等。[5](P.174)可见,学界普遍认为格言属于熟语的范畴。我们认为,从语法单位上看,格言属于句的范畴;但从语义及运用上看,格言当属于熟语的范畴。因为格言有着熟语共同的特征:一是从语义上看,具有统一性,。二是从结构上看,具有稳定性。[6](P.373)三是从表现手法上看,都具有一定的修辞功能。格言作为一种现成语被人们直接完整引用,这符合熟语熟知、熟用的特点。

从研究成果上看,格言的理论研究不够充分。据笔者统计,20世纪熟语的研究论文成果中,成语研究有2 001篇,谚语研究有1 230篇,格言研究仅有656篇。①进入21世纪以来,格言研究论文大量涌现,截止到2014年底,就新增了1 570篇。格言的研究已进入加速度时代。但这些研究成果多数是对中外专书格言与民族格言等具体格言的研究,理论探讨者则较少,从语言学角度对格言作理论探讨的仅有38篇。如景士俊(1980)[7]从历时发展角度分析格言的应用与演变特点,张如芳(1984)[8]从内容、来源、形式三方面比较谚语和格言的异同,林生(1998)[9]从修辞角度阐释格言特征,余光中(2004)[10]从东西方互译角度论述成语和格言的不同,王学忠(2007)[11]从句式、语音、辞格三方面着重探析古代格言的修辞特点,孟昭泉(2008)[12]则从几方面探讨格言的分类,刘明忠(2003)[13]比较汉英格言谚语的民族风格和修辞手段,斯蒂芬·坎弗(1988)[14]举例说明谚语与格言的联系与区别,刘秉铮(1988)[15]讨论格言在语文词典中的位置问题,谢逢江(2001)[16]浅议格言的广义狭义之分,王瑞林(1983)[17]还指出格言图书分类混乱的问题。

由上可知,时彦在格言理论的探讨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与熟语其他部类的研究相比,还有一些空间有待于进一步挖掘。本文在林生(1998)《格言的语言特点》的基础上,继续探讨格言的特征,阐述格言和其他熟语之间的共性和个性,以促进熟语的研究进一步发展。

二、本论

作为熟语的类型之一,格言必然具备熟语的共同特征,如固定的形式、丰富的表现手法,特定的来源途径。本文用对比的研究方法,以中国古代、现代、西方格言②为研究材料,通过与成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的比较,从形式、内容、语体、写法、表意层次及来源等六个方面研究格言的个性特征。

(一)从形式上看,格言以句格言为基本样式

从形式上看,格言有词格言、句格言、段格言三类。词格言又叫“座右铭”,如鲁迅以“早”字为座右铭,林则徐以“制怒”为座右铭。[12]段格言如唐牛僧孺《辨私论》:“大禹之手足胼胝,是公其身于治水也;宣父之作《春秋》删《诗》、《书》,是公其身于垂教也。”总的说来,格言为词格言、段格言为少,句格言为常。例如:

(1)虽有佳肴,弗食非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礼记》)

(2)Idleness is the greatest prodigality. (懒惰是最大的浪费。)(富兰克林《英语乐园精品系列·格言篇》)

可见,古今中外的格言多以句格言为主。从生成机制看,词格言是句格言因特殊的载体的浓缩,是该句的关键词。段格言是某几个方面的相关内容并列相加,是句格言的延长。因此,句格言是格言的最基本的形式。

从外部比较看,其他熟语如成语、惯用语为短语,表达一个言语片段。谚语、歇后语是成句单位,但尚未成句。而格言则已完全独立成句。

(二)从内容上看,格言主要是励志,具有很强的哲理性

从内容上看,格言具有教育性、规范性。格言涉及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治学、惜时、修养、言行、意志、教育等,主要是针对人的思想行为,意图起到规范、警醒、激励的作用,或是规范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例如:

(3)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是要经过艰难曲折的。(毛泽东)

(4)即使看到灯塔的光时位置会发生改变,我也要紧紧盯着那束灯光。这样最终总能平安靠岸。(《歌德格言集》)

总的来说,格言总是用简洁的语言表现深刻的哲理。这是由格言的生成特点决定的。格言多是文人创作产生,富含哲理,这也是千百年来格言为人喜爱的根源。

从外部比较来看,格言与谚语不同,格言有哲理性或教育意义,有出处;谚语则多为指导生产或生活的经验总结,生活气息浓厚,知识性、实用性更强,因为是劳动人民的生活经验总结,多出处不明,如生活谚“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等[3]。可见,谚语与人民生活密切相连,受到群众的喜爱。而格言则侧重对人精神上的认识、鞭策或鼓励,如“理想问题,实质上是一个人的世界观问题。”(陶铸)等。

总的来说,格言和谚语比较相似,较难区别,因为它们都是句子,内容上都有教育意义,而且都属于言语范畴,但二者来源不同,内容不同,流传方式也不同。格言大都有文献记载,有出处。格言没有地域性。谚语多是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有明显的地域性。[18]虽然二者界限时有交叉,但其内容与作用皆不同。

(三)从语体上看,格言具有浓厚的书面语体色彩

从语体上看,格言无一例外都来自书面语,具有浓厚的书面语体色彩。例如:

(5)人皆知以食愈饥,莫知以学愈愚。(汉刘向《说苑·建本》)

(6)体动则强健,久卧则委弱。(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

例(5)出自《说苑》,采用庄重凝练的文言形式和比况说理的方法,深入浅出地昭示学习的重要意义。例(6)出自政治文件,语言典雅,形式对称,语义明确,劝导人们积极运动。

这种语体色彩决定于以下几个因素:一是格言多出自文人之手,或经其加工,得以流传下来。二是新出现的格言多来自名人日记、诗选或作品集,这些途径也决定了格言书面语的语体色彩。三是其内容与目的也决定了格言不能采用通俗、简练、不庄重的口语。

与其他熟语相比,格言的这一特征更为明显。成语是书面上习用的定型短语,也具有浓厚的书面语体色彩,但二者来源不同,作用也不同。成语多由神话传说、历史典故、寓言故事而来,作为句法成分,描述性强。而格言多来自名人语录、报告演说等,独立成句,教育性强。有的来自文艺作品、古代文献,精当有力,具有庄重、典雅、含蓄的风格特点。[8]

(四)从写法上看,格言多使用修辞手法

从写法上看,格言多使用修辞手法,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对比、回还等。[9]例如:

(7)成功或胜利在等待你,嘲笑和失败也在等待你。(《沈从文文集(10)·水云集·水云》)

(8)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

格言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性,其显著的艺术效果与修辞手法的运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使用修辞手法是格言的特征,也是熟语的共性,但所用修辞手法又不尽相同。格言多用比喻手法,使人听起来容易理解,引起深刻的印象。[19]成语、惯用语亦多用比喻手法,如“掩耳盗铃”的意思是“自欺欺人”。“和稀泥”,是用这种行为作比喻;歇后语多用双关手法,如“荷花塘里着火——藕燃(偶然)”;谚语多用夸张手法,如“谷子栽得稀,不够喂小鸡”。[20](P.258-328)

(五)从表意层次上看,格言表意更直观

格言表意层次单一,其表层义与内涵义一致,语义更直观,即便使用修辞手法,语句的信息依然完整。另一方面,格言说理性强,描述性较弱,因此,采用单层表意机制更合适。例如:

(9)爱而不教,禽犊之爱也。(明戚继光《练将·教士卒》)

(10)顽强的毅力可以克服任何障碍。(意大利达·芬奇)

例(9)用判断句式直接表明,如果只是爱护而不教育晚辈,那只是动物的一种慈爱。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语义明确。例(10)使用肯定句,说明顽强的毅力可以克服一切困难。这些都体现了格言表意的直观性。与格言的表意直观性不同,成语、歇后语、惯用语等的表层意义就不等于深层意义,要透过字面意义来领会。[1]如“穿小鞋”。究其原因,当是这类熟语多为在我国传统文化滋养中土生土长的语言结晶,此表意多具有双层性③。这正如姚锡远所说:“熟语中,除了格言以外,大部分熟语的意义都是隐形的,即其表层意义与深层意义不相同。”[3](P.19)

总的来说,格言表意直观,不具有双层性,即不用依托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便可以理解,不因时有古今、地有更革而广泛流传。

(六)从来源上看,格言具有开放性、包容性

从来源上看,格言具有开放性、包容性。格言的开放性是与其他熟语的时代性与地域性相比较而言的,也是从格言的混合借用及广泛影响来看的。

其他熟语如谚语、歇后语、惯用语则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地域性。惯用语唐代业已产生,但大多是近代新产生的,如“戴高帽”、“拉山头”等,这体现惯用语的时代性。惯用语的地域性很明显,许多惯用语带有浓重的方言色彩,如来自粤方言的“炒鱿鱼”,来自西南官话的“伤脑筋”等。谚语的地域性是最明显的,尤其是谚语中的农谚、风土谚,如华北地区说“小满芝麻芒种谷” ,北方地区说“送行的饺子,接风的面”。[21]

总的来说,格言可以跨越时代、地域等因素,其重在其哲理性、激励性,来源广泛,不仅反映出格言的开放性,也表明人类精神与文化具有共通性,格言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而惯用语、谚语、歇后语则具有较强的民族性。

三、余论

以上用比较的研究方法,探讨了格言与成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几种熟语在形式、内容、语体、写法、表意层次、来源等六个方面的异同,以期凸显格言的特点。

综观当今现代汉语词汇学著作,着力于格言研究者很少,辟专节介绍格言者更少,即便提及者,多数仅是附带作些许说明或略作区分。致力于格言教学的大学本科现代汉语教材就更少了,谈到格言的仅有以下四种:胡裕树本(1978)[22](P.258-264)认为熟语的范围相当广,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格言等,其中以成语和惯用语最值得注意。但并未对每一类作展开论述。谈到格言时只用了两句话总结概括;徐青(1989)[23](P.234-240)认为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和格言四类。但是把格言与谚语放在一起讨论,仅仅简述了二者的特点并分别举例;高更生本(1984)[24](P.331-344)虽然把格言单列为熟语中的一类,但分节阐述时仍然是把格言同谚语放在一起比较论述的,从来源、结构稳定性和内容等方面概述格言和谚语的不同并举例;冯志纯本(1989)[25](P.537-550)现代汉语教材认为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五个部分,分五小节分别论述,简述格言的特征并举例说明格言的作用。

由此可见,无论在现代汉语词汇学著作和大学本科现代汉语教材中,格言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与格言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不相称的。语言研究表明,到该重视和研究格言的时候了。

注释:

①统计数据从1923—2000年,若同一篇文章谈到熟语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则重复计数。

②本文所选用的例句均来自陈宜民、杨正业编著《中国古代格言大全》(重庆出版社,1986)、《中国古代格言大全(续集)》(重庆出版社,1989)、《中国现代格言大全》(重庆出版社,1991)、约翰·格罗斯主编《牛津格言集》(王怡宁译,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江利编译《歌德格言集》(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吴英元主编《古今中外名言警句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富兰克林主编《英语乐园精品系列格言篇》(刘荣跃编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等格言集。

③“表意的双层性”这一说法是刘叔新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指语词的实际意义与表面意义不一致,意义具有比喻性,并以此来区分成语和惯用语。见刘叔新《关于成语惯用语问题的答问录》,载于南开语言学刊,2002年00期。

[1]周荐. 词汇学词典学研究[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王德春. 词汇学研究[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

[3]姚锡远. 熟语学纲要[M]. 郑州:大象出版社,2012.

[4]胡裕树. 现代汉语(增订本)[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5]武占坤. 现代汉语读本[M].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6.

[6]许威汉. 二十世纪的汉语词汇学[M]. 太原:书海出版社,2000.

[7]景士俊. 试论格言[J]. 内蒙古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4):76—85.

[8]张如芳. 浅论谚语和格言之异同[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2):78—81.

[9]林生. 格言的语言特点[J]. 俄语研究,1998,(1):59—62.

[10]余光中. 成语和格言[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5.

[11]王学忠. 古代格言的修辞特点[J]. 绥化学院学报,2007,(4):99—101.

[12]孟昭泉. 格言新论[J].中州大学学报,2008,(6):66—69.

[13]刘明忠. 论汉英格言的民族风格、修辞手段及翻译处理[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76—80.

[14]斯蒂芬·坎弗. 谚语与格言[J]. 周非, 译. 文化译丛,1988,(4):32.

[15]刘秉铮. 漫谈格言在语文辞典中的位置[J]. 辞书研究,1988,(2):81—86.

[16]谢逢江. 浅说格言[J]. 阅读与写作,2001,(5):26.

[17]王瑞林. 格言应该分入哪一类[J]. 图书馆学研究,1983,(2):69.

[18]王书贵. 谈谚语[J]. 武汉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1):131—134.

[19]王德春. 词汇学研究[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

[20]武占坤, 王勤. 现代汉语词汇概要[M].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

[21]周荐. 熟语的经典性和非经典性[J]. 语文研究,1994,(3):33—38.

[22]胡裕树. 现代汉语[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

[23]徐青. 现代汉语[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24]高更生. 现代汉语[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25]冯志纯. 现代汉语[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Study on the features of motto

ZHANG Ya-fang, WU Ji-gang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637009, China)

Motto is a kind of phraseology which has warning function and binding effect. The author takes mottoes which exist in ancient China, moder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and compares mottos with other phraseology (like proverbs, idioms, phrases, twisters), the author finds six features of motto. 1. In terms of forms, mottoes are often sentences. 2.In terms of contents, mottoes has rich philosophical meaning. 3.In terms of choices of words, mottoes are more documented than other phraseology. 4. In terms of writing styles, rhetoric is applied more frequently in mottoes. 5. In terms of the way to express feeling, mottoes are much directer. 6. In terms of formation pathway, mottoes are opener and more inclusive.

motto; phraseology; feature

2015-05-04

张亚芳(1990— ),女,河南新密人,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词典学研究。

H033.3

A

2095-7408(2016)01-0086-04

猜你喜欢
熟语惯用语歇后语
Fun Idioms趣味惯用语
Fun Idioms趣味惯用语
韩语固有惯用语的认知机制
歇后语
歇后语大声读
歇后语大声读
歇后语大声读
浅析熟语认知机制的分类——以中韩熟语为例
论日语惯用语构成中的同语素现象
乍闻音酷似,细品味异同——同、近音异形熟语荟萃(五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