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政策宣传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2016-04-13 04:44李向
四川劳动保障 2016年3期
关键词:政策群众

李向



关于创新政策宣传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李向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城乡群众对人社公共服务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传统的民生政策宣传形式已无法适应群众的需求。为进一步将各项政策说明白讲透彻,提升群众满意度,都江堰市人社局就如何创新政策宣传模式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政策宣传存在的主要问题

群众对政策的了解还停留在初步阶段。总体来说,大部分群众听说过但没有学过,少部分学过但只懂皮毛,极少一部分学过并熟悉内容。还有一小部分群众没有听说过相关政策,其中大多数为上了年纪的老人。由此可见,群众对政策有基本常识,但具体内容并不熟悉。

对于新媒体的运用还处于初步阶段。首先,思想认识有待提升。一方面,部分人社工作者更倾向于与群众面对面打交道,认为推进新媒体运用应适可而止。另一方面,绝大多数社区群众对现场咨询、现场办理更加放心。其次,宣传效果有待提高。社区宣传受众结构多样化,且多为老人,他们对新媒体并不了解。对少部分外来人员,或户籍在社区而人不在社区的群众来说,新媒体的宣传效应有限。最后,运行管理有待加强。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重前期建设,轻后期发展,信息发布量有限,交流互动少,信息很难传达到受众末端。

宣传投入还处于初步阶段。一是人力投入不足。受客观条件制约,目前宣传调研工作归于办公室统一管理,很难及时、准确、全面、深入的宣传。二是财力投入不足,办公经费紧张直接影响了新闻宣传、调查研究等工作的有效开展。

创新政策宣传模式与提升群众满意度的思考

加大宣传投入力度。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一岗双责”制度,科室(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要分别承担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强化人力投入。在不突破内设机构及人事编制的前提下,设立宣传、调研课题小组。加大财力支持。优先考虑宣传调研工作需要,坚持专款专用。

完善政策宣传体系建设。利用广、电和互联网等现代媒体,创新宣传方式,面向社会宣传人社政策;利用新旧媒体的不同特点,形成全息化的政策传播环境;利用资源优势,拓展宣传渠道;利用有利时机,巩固传统手段,开展创新宣传。

在宣传末端政策可及性上做文章。群众对政策的了解还停留在初步阶段,这是持续推进优化服务的最大障碍。针对政策宣传对象的不同,灵活选择宣传内容,充分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组合开展政策宣传,真正将政策宣传做到群众身边去。

确保政策宣传形成“长效机制”。要使政策根植于群众,关键是实现宣传工作由“短期行为”到“长效机制”的突破。抓好宣传骨干的宣传教育培训,切实增强宣传工作者的宣传能力。健全宣传长效机制,每月在人口密集场所举行一次政策宣传活动。营造长期的宣传氛围,全媒体全息化宣传,长年坚持不间断。用责任制约束和规范宣传工作,对政策宣传工作不到位,或因政策宣传教育不力导致出现重大状况的,按规定追究责任。

创新政策宣传模式的基本实践

建章立制,人人都是宣传“点”。改革过去“一对一”宣传方式,建立“人社干部学业务、讲业务”机制,营造“人人懂业务、人人讲政策、人人都是政策宣传员”的宣传环境,实现“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个性定制编好三条宣传纵贯“线”。一是动漫演政策。将人社政策制作成动漫宣传片,每天在全市各大平台滚动播放。二是音频播政策。将政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录制成音频,逢场天在场镇广播,其余时间利用小喇叭和流动宣传车广播。三是创新“拉家常聊政策”。针对白天打工没时间、晚上回家没机会的进城务工群众,都江堰市人社局级领导带头深入群众,察民情、听民意、聊政策。截至目前,全市已组织10个宣传队260余人次赴19个乡镇(街道)46个社区开展宣传。

推陈出新构建四大宣传“面”。一是手机端体验式宣传。针对不同服务群体,使用不同的移动应用。面向全市城乡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开通了政务微信和移动短信平台;面向人力资源市场,搭建了手机微招聘平台,基本实现“码上找工作”。二是PC端广泛宣传。加强与网媒合作,先后在四川新闻网等开辟专栏,宣传人社政策。三是平面媒体植入式宣传。定期在都江堰快报等传统媒体按月开展专题政策宣传。制作系列宣传文案,通过都江堰电视台《城事》专栏和都江堰广播电台“阳光政务热线”与市民互动。利用人力资源市场LED电子显示屏,每天滚动播放人社政策及解读。四是“零距离”宣传。编印《人社便民服务110问》1万份,印制人社热线宣传板1300个,发放“人社热线便民卡”3万余张。

(作者单位:都江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猜你喜欢
政策群众
政策
政策
云治理”要贴近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政策
助企政策
政策
有些政策为何沦为“万分正确、十分无用”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