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心中的怕与爱
——《她》影评

2016-04-13 20:05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高三13高小玮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6年3期
关键词:理想化非典型情感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高三(13)班 高小玮



我们心中的怕与爱
——《她》影评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高三(13)班 高小玮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既是“人本主义思想” 的体现, 也是学生认识活动规律的必然性。心理学研究及实践证明,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认知与情感总是相辅相成的,任何的知识、经验在大脑中的储存,都带有情感因素。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什么样的情感体验,在下次学习与应用知识时,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情感与态度。

笔者在初次看到电影海报,一整张刺目的粉红色底上是一张男人的面庞,眼神格外忧郁与深邃,加之简单明了的单词“Her”。极简却铺满眼睛,一如整部电影给人的感受,我也愿意浅尝辄止地观摩这样一部,一部非典型科幻片,一部非典型爱情片,一部非典型文艺片。

故事发生在不远的未来,主人公Theodore有个一个饶富趣味的职业:代写书信,他以细腻的文笔给人以动容,他日夜以糖衣炮弹杜撰情感结晶,却处理不好自己的感情。当情感缺失的心理状态充斥着前几分钟的剧情时,只闻其声的“女主角”出现了——人工智能Samantha,Theodore与这个虚拟的完美伴侣相识、相知、相恋,而人机畸恋的故事注定了悲剧的基色。最终Samamtha离开了,Theodore再度面临分离,再度回归孤独,他爬上钢筋水泥筑造起的城市顶部,望着宇宙中的光与暗保持沉默,伴随着最后一幕落下,他的感情刹那间好像明了——也许爱并不是一位追求理想化,而是需要彼此的付出。

未来世界,遥不可及,一切都是极简、高科技、人性化设备,然而人人都处在疏离的状态,因人工智能过于发达而不与身边真实存在的人交谈。全片暖色调所呈现出的温和氛围与复古衣着让人恍惚它的年代设定。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淡漠如此熟悉似乎投射着现今时代情感间的诟病。自然界发展至今,人类这种所谓高级动物却在以一种沿此方向发展的方式将自己逐渐推向退化的边缘。科技始终做着单一和恒星式的运动,而人不是。作为一个人,他以一种近乎优雅的生活姿态活着,他与她交谈间呈现出的那种生活方式是极理想化的,这种生活方式在我们看来极为期待。即平衡、平心、平淡,让人更愿意用“Peaceful”来概括。他对男女情感的无措体现他在情感方面一个“黑洞”。这个“黑洞”吞噬了他的生活,让生命、生活就此失衡。他害怕失望,不惜去追求没有实体的虚拟爱情。他将她作为情感倾诉的窗口,渴望用她填补自己的“黑洞”,终究是欲求不满。这种一味追求理想而对责任的缺失,使他始终走不出的情感怪圈。他无从寻找原因,也无力寻找原因。导致他将自己浸入沉重至不可言说的孤寂之中。从他水色的眼中,折射出一个饱经创伤的灵魂,也折射出一类“情感低能”人的无奈。他身上摆脱不掉的孤独感由心而生,是不安社会的缩影,是整个社会对“爱“的错误处理、对“爱”过于理想化的追求。孤独是人类集体的共性。他似乎在践行叔本华所说“人,要么庸俗,要么孤独”这种极其理想化的追求让他错误地理解自己的感情,于是他开始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伴侣——自己的伴侣自然无法达到所谓“理想”。他在“怕”与“爱”中盘桓,在同人工智能相恋的过程中走向极端,渐渐地失去自我。直到最后,她离开了,抽去了他的一部分,同时也增添了他的一部分。他眼中所见到的这个五彩斑斓却冷漠的城市,又与当下快节奏的生活雷同。因为对责任感的缺失、缺少沟通,每个人必然陷入寂寞。好像对于爱的追求使人可以放弃一切,希望所带来的失望正是“怕”,没有人愿意失望。所以干脆不选择去表达爱么?这就是我们所期待的情感关系么?随之而来的是彻底的虚无还是更大的自由?这就是我们将要面临的的未来么?人类交往的本质障碍是要跨越自我意识的鸿沟。我想这已经不仅仅是一部科幻片所能够陈述的问题,这其中所描述的对未来世界人类情感的预见应该能够让每一位观众深思。这是导演与观众一同进行的一场心灵剖析。

全片最愉悦的部分莫过于他与她的“恋爱时光”在如诗的背景下定格着他的笑脸,每一帧都是笑脸,那种孩子般不惮的笑脸。他和她在一起好像所有“怕”都灰飞烟灭,他的人生似乎因她而完整这段影像处理地极为梦幻,让人不禁嘴角上扬当一个人爱的能力被完全打开,所呈现出的力量也是极为强大,以至于美到让人感动得眼眶湿润。美丽爱情背后隐藏着的悲剧却让人心塞,这是他心里的“爱”,也是他心里的“怕”。无论如何,这是他唯一对“爱”的表达与向往,也最令人心动。

这部电影究竟有没有教人怎么“爱”?又有没有教人怎样放手那些“怕”?看完电影,会感到心中有万千思绪奔腾,又不知应从何谈起。也许这种微妙的感觉已经胜过千言万语。我想到如今媒体上充斥着所谓“孤独”的文艺作品,好像人人都陷入了深深地忧郁似的,这实则也是一种自怜的理想化情感。全片呈现出他人性的两面,呈现出哲学、美学、心理学的各种问题。人与机器、复古与前卫、爱与怕,这些是讽刺,也是矛盾。这些矛盾相互碰撞,构建者故事,推动着影片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他对“爱”的看法在改变,他的“怕”在改变,观众也随之转动。本片以“她”之名挖掘自己对爱情应付起的那份责任,对“怕”的那份割舍,是一场爱情的旅行,也是对人生的思索。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原声带,以极简主义为主调,加之古典乐、电子音乐和独立摇滚成分,实在是用心之作,甚至可以说本片是由配乐及对白铺陈剧情,配乐同电影一样传递出或寂寞或美好的复杂情绪,并且立体感极强,将本片或原声单独拎一项出来欣赏都能给人以极美好的心灵体验。

说到底,这部电影的初衷只是部爱情片,说到底,它说的是未来,也是现在,说的是你,也是我。

总之,学生的收获不仅是认识方面的,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改变、丰富与提升,经受到理智的挑战和内心的震撼,获得感动和鼓舞等,情感性因素对于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更具价值,但它需要靠积极的体验来内化,因此获得新的体验是学生的需要,是学生生命组成部分,是新一轮学习所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式。

猜你喜欢
理想化非典型情感
非典型内脏异位综合征1例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陆毅:侯亮平是个太理想化的人
城市边缘区“非典型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探讨
李一男的小牛电动车太过理想化
过于理想化的拟态呈现:《非你莫属》节目塑造的求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