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让孩子的语文学习更有韵味

2016-04-13 20:05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育才小学何晓清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6年3期
关键词:科西人世艾滋病

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育才小学 何晓清



疑问:让孩子的语文学习更有韵味

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育才小学 何晓清

【摘 要】

本文从解读叶圣陶先生的观点入手,逐步从文字的感悟;理论联系实际;科学与文学共存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希望通过运用这些策略激发孩子们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他们的语文学习就从浅层次的阅读变得更加有内涵和底蕴。

【关键词】

疑问 感悟 实际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可见,在教语文时,我们只需运用好这些范例,激发孩子们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他们的语文学习就从浅层次的阅读变得更加有内涵和底蕴了。那么,在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讨论,并自我解读文本呢?笔者认为,应从鼓励孩子们敢于向教材质疑开始。

一、文字的感悟

上完《艾滋病小斗士》一课时,我按照惯例,问孩子们还有什么问题要大家一起解决。结果“问题专家”陈晓抢着站了起来,说:“老师,我想问:课文中‘小恩科西不久终于离开了人世’这句让我不解,因为 ‘终于’一般是用在经过一番努力以后取得成功的,这儿写了小恩科西的离去应该是令人惋惜的,而用上‘终于’怎么让人感觉是人们早就希望他离开人世了呢?”

听了她的问题,我先是猛地吃了一惊,这样的问题她也想得出来啊?看来得想个法子解决了!我并没有下定论,因为说句实在的,当时我也没想到孩子会这样问,我有点措手不及。况且我还想听听孩子们的意见呢,我一向很相信他们的!“是啊,怎么回事呢?难道是教材上用错词了?”

一阵沉默之后……

“老师,我认为这个词用得没有问题。因为小恩科西患了艾滋病,艾滋病是一种很可怕的疾病,按照常理,一般孩子都‘活不过两个生日’,他应该早就去世了。可他‘竟然挺到了上学的年龄’,可见他是如何经受住了病痛的折磨,用上‘终于’更能表现出小恩科西勇敢坚强与坦然乐观。”我们的“智多星”发言了。

老师,我来说。”“小博士”王亮也不甘落后,“我也认为这个词没问题。你想啊,小恩科西和艾滋病就像两个对手一直在斗争,本来是艾滋病占上风的,因为凡是得了艾滋病的儿童,很少有人活到两个生日的,而小恩科西却能勇敢地与艾滋病抗争,以他那坚强的个性硬是‘挺到了上学的年龄’,他是多么令人敬佩啊!尽管这样,他还是在12岁那年的6月1日被艾滋病打败了,离开了人世。这更加突出了艾滋病的可怕!其实人们早就担心小恩科西会过早地离开人世了,这儿他的离去是人们意料之中的事。所以我认为这儿的‘终于’一词,更能反映艾滋病的可怕与人们的惋惜却又无奈的心情。”小家伙边说还边用手比划起来……

“老师,我补充。是啊,小恩科西与艾滋病病魔作顽强的抗争,尽管艾滋病夺去了恩科西的生命,但又是何等的艰难啊!这儿用‘终于’能看出作者的惋惜之情及对小恩科西的敬佩!小恩科西真不愧是一位‘艾滋病小斗士’!”

……

随着思辩的推进,智慧的火花不断碰撞,大家对文本的理解,对人物情感的体验也逐渐变得清晰,逐渐趋于理性。一堂课上是掌声一阵接着一阵。他们抓住了语句间的关联,准确、全面而又深刻地体会了词语的内涵,深悟了课文的内容,读到了“文字的背后”。

二、理论联系实际

执教《骑牛比赛》一课时,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对骑牛比赛有了初步的认识,当老师带着孩子们读到 “你怎么没从牛背上摔下来?”一句时,一个小男孩突然举手了:“老师,‘你怎么没从牛背上摔下来?’我认为这说法不对。”

出于职业的敏感,我对文章字词的推敲素来颇有兴趣,一个二年级的小孩子居然敢说书上语句的不是,我兴致更浓了。

“怎么不对了?”

只听小男孩连珠炮似的说出了自己的理由:“因为从骑牛比赛的常规来看,任何一个骑牛高手在牛背上停留的时间都不会超过一分钟的,而且最终都得从牛背上摔下来。选手获胜,主要是看谁在牛背上停留的时间长,所以我认为应改为‘你怎么在牛背上停了这么长时间?’或者说‘你怎么在牛背上坚持了这么长时间?’”对呀,有理有据,这小家伙还真是一个细心的机灵鬼!顿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嗯,教材是得改!”老师笑着说,“不过你能从这句中读出什么呢?”

瞬时安静。

“我知道人家写书的人是想告诉我们小朋友,那位获胜的叔叔真了不起!”

“是的,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多不容易啊!这位叔叔肯定吃了很多苦。”

……

谁说小孩子只是听众,是接受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科学与文学共存

神话故事《嫦娥奔月》中有这样一句话:“碧蓝碧蓝的夜空挂着一轮明月,嫦娥一直朝着月亮飞去。”在教学中,一个孩子开始发问:“老师,夜空能是‘碧蓝碧蓝’的吗?”“说实在的,老师还真没见过夜空是‘碧蓝碧蓝’的。”我稍停了片刻,“蓝色是因为散射的作用,夜晚不存在阳光散射,所以不可能出现蓝色背景。”

“看来我们平时得留心观察一下。”

“我回家看看《百科全书》,或许能找到答案。”

毕竟是五年级孩子了,一个小机灵鬼打破了此时的僵局:“这是个神话故事,它本身就表达了人们企盼团圆的美好愿望。这儿用‘碧蓝碧蓝’更能突出表现人们对心地善良、一心为百姓着想的嫦娥的思念与祝福。”

……

文学作品中有些是修辞或浪漫主义手法,但是应该鼓励学生对名家名作进行质疑、对科学知识进行探究讨论,这恰好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再唱独角戏,我们要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学生,激发他们进行深层次的思考,鼓励他们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最有效的教学,也是拓宽语文学习方式的最佳手段。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江苏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科西人世艾滋病
《 世界艾滋病日》
雨还在下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人间的事
与世隔绝的人世
如果相爱
问题设计 品位体验
关于莫里森小说《爱》中“爱”的主题思考
对一个高贵生命的敬畏与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