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6-04-13 20:05吉林省辉南县第一中学冯秀威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6年3期
关键词:性知识比较法教师

吉林省辉南县第一中学 冯秀威



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吉林省辉南县第一中学 冯秀威

【摘 要】

比较法是指通过分析对比各种事物的特征、过程、原理、联系,来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研究方法。在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运用比较法,常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学生深度理解地理研究的方式、方法和基本原理,也有利于促进教师授课的系统性和直观性。

【关键词】

高中地理 地理教学 比较法 应用

近些年,国家实施开展了新型的课堂教学理念改革,它要求教师将更多更新形式的方法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比较法是一种普遍为教师和学生所接受的教学方法,它旨在将各种相互关联的知识汇聚到一起进行比较,以突显它们各自的特点,这一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内在联系。本文结合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的经验,谈谈比较法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正确应用。

一、比较法在概念性知识教学中的应用

概念是地理学研究的根基,是准确理解整个地理知识体系的基础,但概念性知识相对抽象,难以直观地理解,而且含义相近的概念很多,容易混淆。

比如,天气是指某地上空与地表最接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所呈现的状态。而天气现象是指发生在大气中的各种气象要素的总和,比如气温、气压、气流以及我们通常所说的各种天气类型,是许多天气系统的组合。这两个概念在普通人看来十分接近,但它们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我尝试在教学中应用图表比较法,将两个概念的基本内涵、科学界定、实例分析、表面特征,分别罗列在两列表格中,让学生分直观地解读它们之间的异同点,这一举措收获了不错的效果。

二、比较法在要素性知识教学中的应用

在要素性知识的学习中,尤其是区域地理板块的讲解中引入比较法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地理学涉及世界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风俗习惯、环境资源,每个地区表现出不同的地理要素,这些要素性的知识形式繁多、容量庞大,如果学生一味的死记硬背只会导致他们对地理课程的厌恶和抵触。

比如,可以将同为经济和政治超级大国的美国和俄罗斯在地理特点、地形气候、资源环境、人文风俗、经济产业等各个方面通过对比法进行分层次地比较和系统性地分析。这样有利于学生将琐碎的知识串联起来,从横向和纵向多角度地进行比较记忆。

三、比较法在举例性知识教学中的应用

地理教学中经常会分析经典案例,从而将所学知识同现实情景联系起来。在举例中运用比较法,将旧的、成熟的、经典的案例移植到新的、初级的、探索中的地区,帮助学生推理、分析、归纳、总结,从而将已学的学科知识重新组合,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实际运用和迁移转换的能力。

比如,学习了关于苏格兰牧场畜牧业的经营模式,可以转换到中国西藏地区的畜牧业经营模式,这两个地区拥有相同的地理条件和发展前景,学生通过对比法举一反三,能够很容易掌握这两个案例中的关键点,并能够培养学生的地理学思维,实现活学活用、学用结合。

综上所述,比较法是一种高效、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它满足了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需要,也符合新课改对于丰富课堂形式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运用这一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将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和不容易接受的难点进行比较,以简带繁,实现简化教材内容的目的,增加知识讲解的直观性和简洁性。

【参考文献】

【1】王艳荣,黄东民.试论比较研究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1(13)

【2】李密.“工业区位和工业地域的形成”内容详析【J】.地理教育,2011(04)

【3】陈桂珍.探究活动突破“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重难点【J】.地理教育, 2011(04)

【4】戚金霞,王东浩.比较逻辑学理论内涵初探【J】.毕节学院学报,2010(11)

猜你喜欢
性知识比较法教师
最美教师
复杂陈述性知识结构的程序化设计
中国本土性知识必须“再全球化”
比较法:立法的视角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比较法学习Co和Co2
初中生性敏感问题及对策研究
哄骗孩子形成错误的性知识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