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渠道,激发兴趣

2016-04-13 20:05福建省德化县浔中中心小学苏德参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6年3期
关键词:五壮士周总理悬念

福建省德化县浔中中心小学 苏德参



多种渠道,激发兴趣

福建省德化县浔中中心小学 苏德参

“要想知道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而不惜触犯天条,勇敢盗取天火后与宙斯展开的斗争情况,请大家留意下期的动画片”。在解说的同时还配有精彩的节选片断,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电视节目预告。大家平常在看报刊书籍或电视的预告,它经常都只是给你出现引人入胜的片断特写或多个精彩镜头,往往就是那么一刹那的镜头引起了我们想继续看下去的愿望。

语文教师是一位站在三尺讲台上的艺术家,假如能恰到好处地运用设置悬念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也就成了兴趣盎然的观众了吗?我在语文教学中除了巧用教材中的“导语”和“连接语”之外,也在不断地尝试着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彰显语文教学的魅力。

一、抛砖引玉,激发兴趣

像电视节目预告一般,我首先把课文的主要内容当中比较突出的章节或者和课文相关的一些典故讲给同学们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进入学习大门。我是经常采用以下的方法进行教学的。

1.创设语言情境

例如,我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这课伊始,先给学生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同学们,在联合国的历史上曾经记录这样一件事,联合国国旗从来不受任何影响朝升夕降,可是有一次,一个国家的总理去世了,那时候的联合国秘书长却破例宣布降半旗来向这个总理的去世表示哀悼,就在有一些国家领导人为联合国秘书长的举动感到不理解时,秘书长说了这么一句话‘你们见过一位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的总理,自己却没有一个孩子;见过一个国土辽阔的大国的总理,在银行里却没有一分存款吗?’联合国秘书长说的这位总理,他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的总理——周总理。”如此巧设悬念激发了同学们对周总理的深深的敬佩之情,从而产生急切想知道课文内容的想法,我因此引导学生“可是就是这么一位全世界人民都爱戴的总理去世后,‘四人帮’千方百计干扰人民悼念,但是人们仍自发地前来送行。”简单的几句话,使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下子高涨,同时也突出了中心。

2.鼓励学生表演

如学习《晏子使楚》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事前请三位同学,一位演晏子,另两位演守城的士兵,我用画外音配入,当小同学惟妙惟肖的表演加上我义正言辞地理清“狗国”和“狗洞”关系,使秦王赶紧大开城门迎接晏子时,短短的几分钟的表演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使学习与游戏结合到一起,学生的求知欲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了。

二、故作悬念,激发兴趣

1.借词达意

有时文章本身的艺术吸引力不大,例如说明文、介绍语法知识,学习起来较枯燥。教此内容可以巧借他人之手,即利用讲故事、说典故等方法,引起重视。例如讲标点符号的使用和重要性时,我举了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个博学善良的私塾先生,收学生时关于学费问题他写了一行字“无鱼肉也可无鸡鸭也可”贴在门边,看到许多穷人的孩子上学都不要学费,而且老师又那么有才华,一位吝啬的财主也赶紧带孩子去学习,私塾老师跟他要起了学费,理由是什么?顿时悬念起了效果,原来是“无鱼,肉也可,无鸡,鸭也可。”学生喜欢上标点,也意识到它的重要性。

2.打破常规

有意违背事理,在“逆反”情境下引导学生品读课文,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学习寓言故事《扁鹊治病》这篇课文,我问同学们“你们见过医生怕病人,一见到病人就跑的吗?通过这样打破常规的设问,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己从文章中去寻找答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3.故错迷惑

这种错并非真错,而是在特定的场合下故意错的语言技巧,是随机应变、因势利导的教学艺术。如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时,这是一篇知识性文章,若按部就班地学,效果不是很好。于是我对孩子们说:“地球上住不了人了,我们决定搬家,请同学们找找,我们搬到哪个星球上好呢?我在黑板上画出 了各大行星,让学生探讨,最终得出: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别无去处,只有一个地球,所以地球需要我们的关心和保护,突出要加强环境保护这一中心。

4.险象横生

可以试用于情节比较紧张复杂的课文,例如:《狼牙山五壮士》中五壮士把敌人步步引向狼牙山,最终子弹都打光了的情节设悬念,《将相和》中完璧归赵的故事,可以抓住蔺相如与秦王一个个紧张的斗争设疑,让学生为蔺相如的危险处境提心吊胆,也为他的机智勇敢拍手叫绝。

三、余味无穷,激发兴趣

“课虽尽而意无穷”,这是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能缺少的,这也是语文课有别于数学课的独特魅力。若设下悬念犹如钟声不绝于耳、不绝于脑的思考会给课文以生命的延续,也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思维。我常采用的方法有三:

1.发散式激思

由《难忘的泼水节》到《一夜的工作》,再到《十里长街送总理》,“同学们能否依据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所了解到的情况,用优美的语句来赞颂我们敬爱的周总理?”这一启发,学生思路大开,纷纷要求发言——有的说,周总理平易近人,热爱人民;有的说,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

2.回味式激情

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在处理结尾五壮士视死如归的口号时,我设计了音响、图片,化静为动,挖掘内涵,再配上有感情的朗读,符合“儿童用声音、色彩、形象来思维”的心理特点,既给学生以灵魂的洗涤,又让学生感到回味无穷。

总之,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老师就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只要唱好新课标的主旋律,巧用“悬念”,会使语文教学更彰显其魅力。

猜你喜欢
五壮士周总理悬念
巧在开篇设悬念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丰碑
——詹建俊《狼牙山五壮士》赏析
1958年我在应城见到周总理
《我是歌手》的悬念构建与悬念表现
周总理的标准餐
起伏跌宕 曲径通幽——“悬念”在高考作文中的运用
走进淮安周总理故乡 追寻一代伟人足迹
妙对
周总理运筹援越扫雷——访海军原副参谋长来光祖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