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漂流
——实现资源共享的良方

2016-04-13 20:05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6年3期
关键词:资源共享图书读书

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 赵 青



图书漂流
——实现资源共享的良方

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 赵 青

【摘 要】

图书漂流,犹如一叶徜徉在宽阔湖面的扁舟,你不知道它下一站在哪停靠,这是一场充满奇幻的旅行,这是资源共享的方式,但小舟的行驶过程中难免遭遇暗礁与风浪,图书漂流活动开展中受到质疑与挫折在所难免,而教师也要努力推进这项活动,帮助学生激发起“要读书,读好书”的欲望。

【关键词】

图书漂流 小学生 资源共享 阅读

图书漂流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乐于分享、传递的良好品德基础之上的一项活动。在校园开展此项活动,有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修养自身的品德、提升对自我的要求与约束,并在活动中丰富阅读,拓宽知识面,实现以书会友的友好交流方式,同时可以帮助同学们创设与提供读书交友、增进友谊、分享阅读体会的平台,让学生在心中点燃光亮,让知识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伴,让图书因传播而增值。

一、目标具体化,制定图书漂流相关规则

该项活动的目标在于促进学生阅读,所以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鼓励,让他们多多了解活动,才能有效地吸引越来越多地人来参与其中。首先,我制定了有关图书漂流的提示文字“爱是分享不是占有,只有传递才能让爱长久”,并与同学们一起在漂流书的封面贴上漂流标记,让人们一眼就能认出这是一本特别的书,在扉页写上对读者说的话:恭喜你,幸运的朋友,能够与你相遇也是我的幸运,希望你能够在享受阅读的同时爱护我!让我能够漂得更久更远!在书的封底贴上漂流规则:分享书籍即分享知识,图书的漂流伴随着知识的涌动,朋友们,建议在读书时所获取的心得写在你的摘抄本中,在阅读完后尽快归还,把这份快乐继续传给他人。

二、分享喜悦,记录阅读足迹

不动笔墨不读书,每一次的阅读都应做好读书笔记,教师可以让学生专门设置一本“采蜜本”,其中可以配合着涂鸦和美丽的贴纸,让摘抄过程充满惊喜,采蜜本中摘抄书中优秀片段,并及时反馈自己的阅读情况。

此外,还可以对学生们的阅读情况进行检查,提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回顾读书历程,如:

1.谈谈书中让你印象最为深刻的人物?

2.书中的哪一情节深深触动了你?为什么?

3.你在书中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

4.读书过程中你有过怎样的迷惑?是否得到了解决?

让同学们能够自由独立地思考,而非人云亦云,这些问题的回答同样是学生们思考的见证,其中有美文摘抄的,有发表感想的,有与书中人物进行对话的,有对故事进行发表感叹的,还有对书进行批评的……这些都是思考的足迹。倘若少了这一步,阅读的印象就会降低,知识在人脑中的停留时间也会很短,读书的效果不大,类似这样的反思方式还有很多,还需要教师们继续挖掘,并带领学生进行再阅读。

在学期末,都有一次期末总结,教师可以借助这一机会对此项活动的开展进行总结,最后评出“读书小能手”“最佳阅读者”“思考小能手”等,还可以进行多种奖励方式。

三、成效与思考

像图书漂流这类有趣的阅读活动,能够有效推进学生的读书行为,且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着不一样的成效。

(1)低年级

低年级学生自制力较差,推理等抽象逻辑初步发展,所以很难对书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所以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图书漂流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培养想象力,想象是创造的基础,创造是21世纪最为宝贵的财富,最终通过阅读让低年级的学生们提升口语交流水平,提升思维方式。

(2)中年级

三、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从小学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时期,其总体发展较为平稳。同时也是兴趣培养的最佳时期,形象思维逐步发展为抽象思维的关键时期。对他们来说,图书漂流活动有利于他们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3)高年级

高年级学生开始敢于对问题发出质疑,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对自身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所以在丰富阅读、记录读书足迹的同时,图书漂流还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经验,有的学生为了写作文常常抱着作文选、满分作文来背诵,其实这只是暂时之策,没有亲身体会和丰富阅读基础写出来的文章是没有血肉的。另外,这一时期的学生并更愿意与同龄人、老师、父母之间交流心得体会,老师和家长应加以鼓励,有利于促进其思考的能力。

教无定法,学无定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不再急功近利,而更愿意静下来仔细思考,努力站在学生们的角度,从他们的兴趣点着手,创造出更多易于让学生接受的学习方法,许多教学问题能够逐渐解开。

【结 语】

学生在活动中要时刻谨记规则并努力遵守规则,而对于别人也应多份信任,等不久地将来,随着活动越办越深入,越办越入人心,学生们的素质普遍提高,制度化也会越来越少,管理更加符合人性化的需求,活动更具开放性和自由性时,我相信学生中热爱知识、热爱阅读的人群也将激增。图书漂流,传递的是尊重,营造的是温暖和谐的氛围,这一叶扁舟无论经历多大的风浪,有了信念就会凭借着意志力与奉献的精神乘风破浪,最终得以实现资源共享,并从中获取最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1】朱怡.图书漂流,传递书香与快乐——浅谈图书漂流的实效性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5)

【2】郭芹,罗燕.我国图书漂流活动现状及发展策略探析【J】.新世纪图书馆,2011(09)

【3】韩芹.漂流中的分享 分享中的快乐——浅谈国内图书漂流活动【J】.才智,2015(33)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图书读书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图书推荐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教育部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公布
我们一起读书吧
测量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