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素材为突破口的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探究

2016-04-13 20:05江苏省滨海县通榆中学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6年3期
关键词:摘记写作能力梦想

江苏省滨海县通榆中学 刘 菊



以素材为突破口的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探究

江苏省滨海县通榆中学 刘 菊

【摘 要】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中,要提高作文教学水平,帮助学生找到作文写作的切入点,就必须以素材为突破口,充分发挥素材在作文写作中的重要作用。教师要引领学生树立“生活处处皆素材”的积累意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作文素材的积累量;阅读摘记,积累大量素材。

【关键词】

素材 农村 初中 作文 教学

长期以来,农村教学普遍存在教学水平不高的问题,出现这个问题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由于农村思想开放程度不高,农村教学理念和方法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导致农村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缺乏科学性,对提高农村教学水平形成了不利影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就比较明显,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更加偏重于作文技巧和方法的教学,而忽视了作文素材等本质内容的教学,没有从根本上促使学生对作文写作探寻到切入点,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作文素材是作文的灵魂,缺乏素材会导致学生作文空洞无物、无病呻吟、没有真情实感、写作效果差,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中,要提高作文教学水平,帮助学生找到作文写作的切入点,就必须以素材为突破口,充分发挥素材在作文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一、树立学生“生活处处皆素材”的积累意识

农村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学生生活在广阔的大自然中,大自然为学生创造了素材,有丰富的民俗文化、有淳朴的民情、有跌宕起伏的民间故事传说、有片片金黄的麦浪、有不知疲倦的鸟语蝉鸣、有牛羊成群,这些都是最好的写作素材,而如何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一草一木”转化为写作中的素材,是语文教师教学的重点。大自然为学生写作创造了条件,学生不应该浪费大自然的馈赠,将生活中的素材转化为文字,使学生的作文更加富有感情,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现以主题为“晚秋”的作文写作为例,有一个学生就写到秋收,意在通过写秋实写父亲的伟大。学生在开头就写了秋天的一个场景“秋收的一个黄昏,西山头只剩下一抹晚霞在竭力地倾吐着夕阳的余辉。田野的四周笼罩着一层淡淡的薄纱,似烟、似雾、飘浮不定——远近几户人家升起了袅袅炊烟,给充满诗意的黄昏增添了更为灵动的色彩——”接下来浓墨重彩的写了父亲秋收的画面,例如“若大的田野只剩下父亲一个人拖着疲惫的身子来来回回”“他并没有停下手中的活,仍然把大把的禾穗往筐里堆”“父亲不再理我,抱着一大抱禾穗,缓慢地直起腰,蹒跚地走近堆满禾穗的箩筐边,放下,双手用力压几下——突然,我看到他耳鬓布满了好多白发,心为之一震”以及“父亲拾起了扁担,弓着腰,做好了直身的姿势,扁担对肩的压力越来越大,父亲的双脚往泥里越陷越深,父亲吃力地“嘿”了一声,终于站起来了”,作文重在通过秋收刻画父亲的形象,同时秋收也点明了晚秋这个主题。学生将生活中见到的景象用文字描述出来,使得作文内容饱满充实,而学生对于生活现象的应用,也说明“生活处处皆素材”的积累意识在他们的脑海中逐渐形成。

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作文素材的积累量

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资源更加完善,海量的信息资源对于学生积累素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村教育管理工作中,应该加强网络化建设,为学生创造网络化环境,使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网络获取更多信息资源,将这些信息资源作为作文素材应用于作文写作中,可以促使作文案例具有新颖性,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作文素材的积累量。

现以主题为“梦?想?梦想?”的作文写作为例,学生通过网络认识到非常多具有影响力的人或事,很多初中生都有自己的偶像,通过网络这个渠道使得他们加深对偶像的了解。有一个学生在写作“梦?想?梦想?”这篇作文的时候,就通过说明自己的偶像“加油少年组合”对追寻梦想的坚持,引出了自己的梦想,已经对于实现梦想的规划。文中主要写了组合中三个与自己同龄少年对梦想的坚持,他们在舞台下的汗水和泪水,说明了实现了梦想的不容易,也强调了自己对梦想坚持的原因。学生将网络热点人物应用于自己的作文中当做素材,使得作文更加新颖,而且选择与学生生活接近的例子,也使得学生表达出来的感情更加真挚。

利用网络资源优化作文素材和增加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量,使学生的作文变得更加吸引人,表达出来的感情更加真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阅读摘记,积累大量素材

摘抄是作文教学中比较常见的形式,常常以课外作业的形式呈现开来,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虽然很多初中生表示:“摘抄好麻烦,明明有书为什么还要摘抄呢?”对阅读摘抄存在很多不理解,甚至不愿意花费更多时间进行阅读摘抄,这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会形成不利影响。在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阅读摘记的良好习惯,通过长时间累计大量的作文素材,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奠基。

现以“我能”这个主题的作文为例,某个学生在作文中应用了余秋雨先生的一段话“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和霸王别姬的千古悲剧,学生表示这些内容都是自己日常阅读中摘抄下来的,在写作中将摘抄下来的优美语句,或者具有代表性的素材展现开来,就可以提升作文的层次,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由此可见,阅读摘记是提高初中生写作能力的关键性措施,主要是因为通过阅读摘记,可以积累大量素材,学生认真阅读之后再将自己觉得有用的内容摘抄下来,不仅可以加深印象,也可以便于学生后期学习和应用。总之,素材作为作文写作的重要突破口,教师必须引导初中生对收集素材形成正确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李巍. 激发写作兴趣 重视自由实践 积累经典素材 改变批改方式——提高初中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探析【J】. 文教资料. 2011(18)

【2】马晓娜.浅谈农村中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06)

【3】崔春. 浅谈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不高之原因及对策【J】. 新课程(下),2011(05)

【4】钟明礼.注重生活实践 抒发真情实感——浅谈新课标下的初中作文教学【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 (03)

【5】潘荷芬.克服恐惧心理,激发内在动力——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例谈【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5)

【6】闫杰. 农村中学生作文能力养成研究【J】. 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02)

猜你喜欢
摘记写作能力梦想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梦想
让学生在阅读的天地里自由翱翔
让学生真正采到“语言的花蜜”
梦想
阅读摘记,学生习作的源头活水
刘伯承同志创办军事学院期间大事摘记(1950年7月-195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