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目盼兮,不蔓不枝
——“纲举目张”式议论文结构初探

2016-04-13 20:05四川省绵阳实验高级中学黄维国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6年3期

四川省绵阳实验高级中学 黄维国



美目盼兮,不蔓不枝
——“纲举目张”式议论文结构初探

四川省绵阳实验高级中学 黄维国

【摘 要】

高中生议论文写作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层次不清、结构散乱。其实,只要能够掌握并运用相应的写作结构技巧就可以克服这个毛病。本文所探究的“纲举目张”式议论文结构为学生解决此问题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高中生 议论文 纲举目张

近日,根据我们对2013级高三学生议论文写作水平抽样统计分析,层次不清、结构散乱占比为71.64%。如何组织“群言”论证部分才更清晰、更严密,文章才更具说服力呢?笔者认为“纲举目张”式结构可以解决学生们议论文论证部分结构散乱的问题。“纲”本是渔网上的大绳,“目”本是网眼,“纲举目张”本义为提起大绳撒网,所有的网眼就张开了。就议论文而言,中心论点就好比是“纲”,本论部分用来证明中心论点的分论点(或段首中心句)就是“目”。分论点服务、支撑中心论点,中心论点统摄、制约着分论点,这就叫“纲举目张”。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并列的,可以是递进的,也可以是对照的,以并列者为最多。这种结构如下:

引论(提出中心论点)

本论

分论点(或段首中心句)①+论据+分析

分论点(或段首中心句)②+论据+分析

分论点(或段首中心句)③+论据+分析

结论(总结全文,照应中心论点)

这种结构纲目清楚、层次井然,不蔓不枝、一览无余,很受阅卷老师青睐。据笔者对2014年全国优秀作文不完全统计分析,55份中属于“纲举目张”式结构的文章有15份,占比为27.27%。2015年74份中有17份,占比为22.97%。据一位资深阅卷老师说,高考阅卷任务重,时间紧,结构明晰的文章自然而然得分要高些。

“纲举目张”式结构的难点在分论点(或段首中心句)的提炼和表述上,这里我们先介绍并列式分论点提炼的三种方法。

一、概念提炼法

概念提炼法就是将中心论题或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拆解出有关性质、类别方面的分论点。简单说来就是“是什么”。

例一题目:风景因执着而绚丽

中心论点:执着是一生一世的追求

本论:①执着是一种磨练。论据:后羿射日、愚公移山等。

②执着是一种境界。论据:屈原的忠心、文天祥的决心、郑板桥的信心等。

③执着是一种催化剂。论据:司马迁执着而《史记》,袁隆平执着而超级杂交水稻等。

本论部分从“磨练”“境界”“催化剂”三个方面诠释了什么是执着,并列结构,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二、因果提炼法

因果提炼法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产生这一结论的原因。简单说来就是“为什么”。

例二题目:为你唱支赞美歌中心论点:为你唱支赞美歌本论:①一赞,你的大义!分析:你举报父亲是出于正义。

②二赞,你的远虑!分析:你举报父亲是出于对父亲和他人安全方面的考虑。

③三赞,你的勇气!分析:你举报父亲是下了很大的勇气和决心的。

本论部分从“大义”“远虑”和“勇气”三个方面阐述了赞美的理由,三个分论点支撑中心论点,结构严谨,层次井然。

三、条件提炼法

条件提炼法是从中心论点出发,探讨如何才能达到中心论点的结果,简单说来就是“怎么办”。

例三题目:心若在,梦想能成真

中心论点:心若在,梦就在,用心才能唤得成功的到来。

本论:①热心。论据:曾国藩热心读书而成大智之人,艾森豪威尔因缺乏对教育的热心而无所建树。

②坚心。论据:李娜因坚心不移而为世人瞩目,郑板桥坚心不移而名声大噪等。

③恒心。论据: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21年终成歌唱家,方文山锲而不舍终于走红音乐界。

本论部分从“热心”“坚心”“恒心”三个层面阐述了怎么样做,才能达到“用心才能唤得成功的到来”这一结果。论述深刻,脉络清晰。

并列式的分论点在提炼时,分论点之间语意不能重复、交叉,否则逻辑混乱、弄巧成拙。要做到这一点,只要围绕“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来思考提炼分论点就行了。分论点的表述,依据提炼的角度而有所区别,其基本表述句式:

概念提炼法为AA是BB(AA为中心论题或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AA是BB构成分论点);

因果提炼法为因BB而AA,或AA 可BB(AA为中心论点,BB为分论点);

条件提炼法为唯有BB才能AA (AA为中心论点,BB为分论点)等等。

这些分论点的表述字数大题相等、句式大体一致,位置可置于段首或段落上方。

下面我们谈谈本论部分各分论点(或段首中心句)之间是对照和递进的情况。

对照式结构是指文章一般在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从正反两方面提出分论点并辅以分析论证,或摆出正反方面的论据(最好有段首中心句)并结合中心论点分析论证,最后总结。通过对照更加突出观点的正确性。

例一 题目:柔也人生,刚也人生。

中心论点:刚柔并济才是最好的选择。

本论:①刚而无柔,刚愎自用,脆若折枝。

②柔而无刚,奴颜屈膝,卑如蝼蚁。

③刚柔并济,恩威并重,坚如磐石。

本论部分前两个分论点与第三个分论点形成对照,分论点表述对称而整饬,很有美感。

递进式结构是在论证过程中,文章段落层次之间或几个分论点之间,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一种结构方式。各层的前后顺序有着缜密的逻辑关系,不能随便调换。

例二 题目:智慧三境

中心论点:智慧分三境:山,海,天。

本论:①第一境便是这山(段首中心句)。

②第二境便是这海(段首中心句)。

③第三境便是天(段首中心句)。

山是经验的累积,不能变通;海,有融会贯通的能力,但尚未达到至境;天,笼罩万物,趋于化境,达到“道”的地步。三境界渐次提高,层层深入。

“纲举目张”式的结构,本论部分必须要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明显的分论点或段首中心句,学生在立意构思时最好连同提纲将分论点或段首中心句表述在演草纸上,然后依纲行文。

当然,一篇高分作文除了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之外,材料典型、新颖,语言简练、流畅,文面工整、美观也很重要。在此就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臧克娟.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现状与改革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2】林丹.高中议论文教学出现的问题及其解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45):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