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习作教学日常化

2016-04-13 20:05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水头镇后房小学陈秀文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6年3期
关键词:日常化博客日记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水头镇后房小学 陈秀文



如何让习作教学日常化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水头镇后房小学 陈秀文

《语文课程标准》在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但不少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没有重视利用生活资源,导致学生的写作思维非常狭隘,学生在写作时绞尽脑汁,却还是无法写出优秀的作文。在小学的习作教学中,日记、周记是学生平时练笔的重要方式,教师如何让习作日常化?

一、立足学生实际,有效指导习作

好的习作离不开生活大舞台,学生的生活就是写作的源泉,教师在引导时要立足学生实际,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话题,让学生感到有话可写。小学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少写或不写无话可写的命题作文,以减少学生对习作的心理恐惧感,巧妙引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文,使学生感受到习作的乐趣。北京光明小学特级教师武琼有一个很好的做法:提倡学生写日记,日记写得好的学生可以免写课本中的作文。日记是学生作文训练的重要方式,由于日记是学生记录生活点滴的,学生在写的时候自然会想到生活实际,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得恰当,学生对日记就会产生兴趣,他们的写作兴趣也会被逐渐激发起来。

如有一次我让学生写“难忘的一件事”,我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难忘点。有个学生这样写道:他在上学路上看到一位小学生扶着一位盲人老奶奶过马路的事。但我在读他的日记时,根本读不出难忘的情节,学生应付式的写出一些细节,只是在文章总结地写出“这件事多么难忘啊!”脱离生活实际,凭空杜撰,如果不加以引导,学生的习作思维就会越来越狭隘。为此,我特别同这个学生进行对话,通过对话让他意识凭空杜撰对习作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然后,我结合“难忘的一件事”启发他,“发生在你身边的人或事,你认真回忆下,哪些最令你难忘。”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想起了生活中的一些事,如父母亲在他生病的时候,为了照顾他的感人事迹。又如,某次考试不理想,同学的劝导和鼓励,从而让他产生继续加油的信心。在我的引导和鼓励下,这个同学终于找到了写作方法,并对写作产生了兴趣,在以后的习作时,他紧扣生活实际,精心布局,感情真挚,写出有水平的作文。

二、搭建习作平台,激发习作热情

时代进步飞快,微博、博客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随着计算机的全面普及,现在的小学生课余时间都会接触到电脑,教师要学会利用这些先进的平台为学生的习作找到新的载体和突破口。如微博、博客是学生写作的重要平台,微博是学生碎片化的写作,而博客能让学生较为完整的写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写作思维选择合适的平台,如当学生的灵感点来临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微博上写出来,而当学生有一个完整的思路时,可以用比较长的篇幅记录在博客上,同时,还可以将自己平时的优秀习作放在博客上。由于网络平台具有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点,教师可以引导互相关注同学的作文,对同学的作文进行评论,从而提升学生的习作修改能力。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网络平台进行评论,从而将课堂评价延伸到网络上。为此,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博客网址集合在一起,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同学的博客,并鼓励同学之间互相评论。教师结合学生的习作进行评论,教师的评论会引起一些学生的讨论,教师要让评价更加的开放,使网络评论走向开放。可以说,搭建网络评价平台突破传统教师单一的评价模式,使学生感受到评价的乐趣,并在评价中提升习作修改的能力,这也正是培养学生习作修改能力的重要策略。网络平台的引入,让“写作――评价――写作”成为了一个良性循环,让评价在信息时代下变成了个性化的学习过程,学生的评价热情被点燃了,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张扬。

三、让习作习惯化,形成一定的规范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内心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在习作教学时,如果学生的习作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关注,他们的内心就会产生积极的想法,感觉自己被重视了,在以后的习作过程中,他们自然就会更加认真的对待。如有一次,我们班有一个学生的习作被我在课堂上当成范文读给同学们听,我在读的时候,发现他听得特别认真,同学们对他的习作的评价他也听得特别认真。从这次之后,我发现他写得特别认真,他希望自己的习作能再次被老师当作范文读给同学们听,他的习作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为了让学生养成习作的习惯,我要求学生经常关注本班同学的微博或博客,通过互相关注促使学生养成写作习惯。如有一位学生将自己参加学校举行的地震逃生演练写入博客,不少学生看到之后,他们也积极的将自己参加地震演练的感受写到了自己的博客,在阅读他们的博客时,我发现学生的记录特别的细腻,他们不仅细致入微的记录了整个演练过程,还将同学们在演练中惊慌失措的情形也淋漓尽致地描写下来。它的习作引发了同学们的议论,有的说写得非常真实,有的说写得非常详细,大家各抒己见,将习作推向了高潮。当然,由于网络的快捷性,有些学生在写评论时,容易出现错别字,教师要及时指出,并引导学生养成细致的习惯。可以说,好的习惯并影响着学生的终身成长,习作引导也是一样,只有让学生养成习作的好习惯,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才得到有效发展。

总之,想让习作日常化,教师要抓住习作的特点,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效为学生的习作引入生活素材,并积极利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使学生感受到习作的乐趣,并养成习作的习惯,从而让学生不再害怕习作,不再凭空杜撰,习作变成了学生自由表达的天堂,习作让学生的语言积累更丰富,语言表达更灵活,最终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日常化博客日记
糖尿病患者社区综合干预及其日常化管理研究
公众环境权利的诉求表达:激进化与日常化的内在逻辑解析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
日常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新视角
博客天下
博客相册
博客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