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教学思路 让学生爱上古文

2016-04-13 21:23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邢小冬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6年1期
关键词:古文文言语感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 邢小冬

革新教学思路 让学生爱上古文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 邢小冬

中华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文言文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有着不可忽略的学习价值。古人智慧的结晶对于学生了解中华文化历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要做到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规律,总结教学经验来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攻克文言文的学习难点。

目前文言的讲解几乎全部是翻译,课堂的氛围枯燥无聊,学生只是机械地背诵、或者有的学生对文言文篇目非常抵触,干脆放弃文言文的学习,我认为就失去了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我们经常看到古装电视剧私塾中老师、书生、小孩子读起古文那种“陶陶然”的场景,可是我们怎么样才能做到像古时学生那样乐学、爱学呢?本文分别从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激发学生有兴趣学习和利用影视作品丰富学生文言文素养三个方面对高中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新思路。

一、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先消除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反感。教师上课时要表现出对文章相当熟悉,对学生可能了解的一些古代名人名篇词句能旁征博引,得心应手。教师如果对课前准备功夫做到位,对应上了学生以前了解的某个片段,课上学生就能直接体会到文言文并不是那么枯燥,从他们的兴趣出发,就会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热情和信心。

要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语感,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文章的要旨。文言文教学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大声朗读,“从学者,必当先读百遍,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文言文以“声韵和谐”而著名,古人的“吟唱”的方式更加做有助于对内容的理解。我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能读出语气感情,让学生在多次吟诵中理解和感受作品文意、意境、情感,有助于提高语言感悟能力。学生反复诵读过程中会将难长句含义逐步弄清,在指导学生诵读时,要根据作品的特定要求,科学有针对性的在节奏、语调等诸多方面作出指导,并且在诵读之前提出明确的要求,给出具体方向,从而达到理解朗读的效果。以《赤壁赋》为例子,配上幽雅的古筝乐曲,带着自豪、陶醉、敬佩的心情,声情并茂的朗读,逐渐就会觉得月照大地,领略作者的可贵气质,随作者飘然羽化,一起乐,一起悲,一起喜。

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读《垓下之围》《隆中对》《赤壁之战》等这样故事色彩丰富的文言作品,这些文言作品的人物形象饱满,故事情节精彩,引人注目,使学生们更容易投入其中,等古文以其丰满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阅读的内容和形式最好由学生们自行选择,不要硬性的塞给他们“阅读任务”,久而久之,学生会发现:文言文其实并不那么可怕了,自己竟会对文言阅读着迷了。

二、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1.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消除其思想误区

文言文是汉语言的历史文物,是我们民族语言的基础,是掌握运用现代汉语的起点,文言文是培养人们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工具。文言文具有独特的民族审美特质,“言简意丰”更是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文明,中华人民的智慧,我们对此有着浓郁的情愫。中华文化需要由我们传承给下一代,同样也应该激起他们对文言的感情,在心灵深处形成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感。例如:本人在教学《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时,适时地穿插一些有关主人公项羽的其他一些故事,例如:鸿门晏、霸王别姬等。这样的教学增强了学生学习的欲望,使他们深深地感受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更体会到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在教学《岳阳楼记》时,文中“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短短的几句话,就把洞庭湖一阴一晴变化的不同景色描写得淋漓尽致。使学生感受到民族语言的博大精深。

2.引导学生自学,培养阅读习惯

对于课文里有注解的,课外读物上有很多译文,教师如果一再重复讲解、翻译,只会令学生厌烦。因此,一个有经验的教师不会对篇目直译讲解,而是会让学生自己动手翻书,切身参与到阅读之中。开始时也许很困难,养成了独立的学习文言文习惯,兴趣便会大增,可与他们会自觉寻找材料来阅读,从而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指导学生诵读,培养文言语感

文言文的美、语感和对文章的理解均是通过诵读得来的,诵读法是中国语文教育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每一篇古文都应当是读准语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情感不断递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就会不断深入。朱熹说,“学者观书,务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读一字,不可多读一字,不可倒读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可见诵读重要性。久而久之,学生便耳熟能详,目闭可诵,达到如听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艺术感受,逐渐就会和作者心意相通了。

三、利用影视作品丰富学生文言文素养

现在有不少根据文言作品改编的影视剧,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在文学鉴赏课可以利用学校的多媒体系统给学生播放。

本人教学电脑中就储存了相关的高中文言文改编的影视剧《春秋》《战国》《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荆轲刺秦王》《西楚霸王》《鸿门宴》等,建议学生参阅原著,对比影视作品中的不同之处,激发阅读兴趣,在轻松氛围提升文言文素养。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理应绞尽脑汁,走出陈旧的框架,尽可能激起学生们学习文言文的欲望。当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和成就感悄然而至,形成良性循环时,师生在教与学双边过程中品德与情操也得到了全面提高。

猜你喜欢
古文文言语感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读《隶定古文疏证》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