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教学要加强活动设计

2016-04-13 06:59石素敏
关键词:活动设计

石素敏

摘要:说明文教学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说明文教学课堂沉闷,低效现象十分严重。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要积极探索说明文课堂教学改革良方,找准切入点,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热爱说明文学习。而巧妙设计语文活动,不失为一种让说明文教学课堂充满趣味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说明文教学;活动设计;增效激趣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03-0045-02

时下,说明文阅读教学往往脱离不了“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几条干瘪的规程,从而使说明文教学课堂沉闷低效。《庐山云雾》是河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事理说明文。通过精心的教学活动设计,读写结合,我掀起了庐山云雾的盖头,让事理说明文教学变得兴味盎然。

活动设计一:摘录句子

1.从文章中摘出一句话,放在标题上面,让人一看这句话就觉得很有趣,作为引读句,吸引读者眼球。

生1.我选第三段末尾句:“的确,庐山的云雾是奇妙的,庐山的云景是美丽的。”因为我认为“奇妙”“美丽”这两个词很美,又能概括庐山云雾的特点,肯定能吸引读者。

生2.我选第五段两个问句:“庐山为什么多雾?庐山的云雾又为什么那样变化莫测、景色迷离呢?”因为,这两个句子写出了庐山云雾多、变化莫测、景色迷离的特点,又能通过问题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生3.我认为可以把文中引用苏轼的《题西林壁》一诗放在最前面,这就和《蜘蛛》开头引用谜语一样,增强读者阅读的兴趣。

摘录引读句,意在使学生在认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精选出能关联到全篇文章的句子,进而训练学生的提炼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

2摘录文中能概括文段主要内容的句子。能概括文段内容的句子叫做中心句,其余的叫支撑句。请注意中心句和支撑句的关系。

生1.第六段第一句“雾是由低层大气里的水汽凝结而成的”,讲了雾的成因。

生2.第七段第一句“按照气温不同,雾可以分成两种”,讲雾的种类。

生3.第十段第一句“庐山的云雾比一般山区还要多,这同庐山所处的地势和周围环境有关系”,讲了庐山云雾多的原因。

由此,学生自主总结得出课文主要内容:

庐山云雾:盛况、成因。

一般云雾:成因、种类、危害、消除方法。

3.摘录文中过渡句。

生1.第九段首句:“一般山区云雾都比较多,这是什么原因呢?”承上启下,讲山区雾多的原因。

生2.第十二段首句:“庐山的云雾不仅吸引着国内外的游人,而且庐山也是科学工作者研究云雾的好场所。”承上启下,引出了对庐山云雾科学价值的介绍,使文章结构严谨。

……

摘录句子活动,使学生能迅速提取全文基本信息,对课文内容了如指掌。

活动设计二:比较阅读

本文将描写景物与介绍知识结合起来写,既生动形象又科学准确。文中既有平实说明为主的段落,又有生动说明为主的段落。此项活动,通过品析语言,赏读不同语言风格的段落,使学生明晰生动说明与平实说明的区别。

1.赏析生动说明段落(以3、4两段为例)

学生观点小结如下:

(1)主要表达方式:描写。

(2)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引用等,使语言生动形象。

(3)运用了许多精妙生动的形容词:奇妙、美丽、优美、清新、清秀等。

(4)写法:动静结合,色彩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5)倾注作者感情:喜爱、赞美等。

2.赏析平实说明段落(以5-16段为例)

学生观点小结如下:

(1)主要表达方式:说明。

(2)分析说明方法:如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注意说明方法的判断和作用分析。由于学生初次接触下定义这一说明方法,因此教学中给学生补充下定义的概念及其与作诠释的区别。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体会平实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例1:每一立方米有雾的空气里,大约有一亿多个小水滴或者小冰晶。

例2:这就是使庐山多雾的主要因素。

例3:消除暖雾比较麻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经济有效的方法。

3.写作训练:以《雾的自述》为题目,以“我是雾”为开头,将课文中的平实说明改为生动说明。

活动设计三:谈谈学习《庐山云雾》的启示

生1.任何事物有利也有弊,我们要学会多角度、多侧面看待事物,做到趋利避害。

生2.我们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后为人类服务。

生3.对待客观事物要追根溯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苹果砸在牛顿头上使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活动设计四:巧填歌词

根据课文学习情况,师生共同完成填写歌词并当堂演唱。例:

掀起你的盖头来

掀起庐山云雾的盖头来

让我来看看你的脸

奇妙美丽变幻莫测

热爱伟大祖国锦绣河山

掀起说明文的盖头来

让我来看看你的脸

摘录句子品析语言

事理逻辑记心间

掀起大自然的盖头来

让我来看看你的脸

追根溯源趋利避害

迎来自然科学的春天

通过摘录句子,学生学会了如何提取文章的有关信息,理解了全文的内容。通过比较阅读,品析语言和小作文写作训练,提高了学生辨析生动说明和平实说明以及变平实说明为生动说明的能力。通过交流学习启示,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文本的思想意义。通过巧改歌词活动,学生还明确了说明文的学习方法,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提高了他们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由此可见,“搞活动”应该成为语文课堂的基本教学形态,精当的教学活动设计,可以极大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学习及写作说明文的兴趣更为浓郁。

【责任编辑 纪敏】

猜你喜欢
活动设计
谈有效设计高年级英语阅读活动
初中物理学习活动设计之我见
新教材下Integrated skills课堂教学的思考
“透镜”课题教学的活动设计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活动设计
关于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活动的研究
论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研究性学习的活动设计
情境教育视野下的幼儿体育活动设计探析
借助有效活动 转变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