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多媒体课件辅助英语教学的再思考

2016-04-13 06:59俞趁欣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英语

俞趁欣

摘要:从目标教学观和任务教学的角度审视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的情况可知,通过比较进行案例分析,最终可寻求解决方法。其方法原则是在适当的时间,用适当的方法展示适当的内容。

关键词:英语;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03-0052-03

几年前,我们多数教师还是站在自己所教的学科与成人的角度去备课、上课,对多媒体课件感到陌生,甚至是惶恐。现在,随着课改实践的深入,我们逐渐地学着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备课、上课,同时,顺应改革潮流,制作课件,在课堂上使用课件。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究竟有多大价值?有没有过于依赖课件而忽视了人本身?有没有过度使用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师,应该怎样使多媒体课件服务于教学,当好教学的助手,实现“教为学服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习质量?

下面,以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1阅读课为例,具体谈谈我校三位讲课比赛教师怎样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英语教学,分析其优缺点,总结其方法原则。

一、案例展示

课例内容: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l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世界各地的节日。课程《内容标准》对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

1.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和朗读技巧,并掌握重点单词及短语的用法;

2.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

3.学生了解各国有代表性的节日及其由来和庆祝方式;

4.提高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5.提高英语听力;

6.掌握情态动词的用法;

7.以情景对话和写作的方式提高阅读技能和加强对单词及语法的理解,使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全面得到提高。

针对上述教学要求,三位教师根据对课标、教材的把握及自身的教学风格制定了本单元阅读课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的不同的教学目标及教学程序。

案例一:

目标——通过观看图片,引入本节内容;阅读课文,了解有关的节日及其庆祝方式及节日的由来。

程序——图片展示,给出学生几幅节日图片和文字解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兴趣;读标题,根据标题和图片猜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为引入新课做准备。

图片展示如下:

案例二:

目标——通过图片提问、阅读、回答、图表、总结等师生互动方式来了解世界各地节日的相关知识。

程序——1.节日图片及视频展示,学生猜节日名称;2.在黑板上绘制warming up部分表格,学生选择三个Chinese festivals分组讨论,完成表格的“what it celebrates”和“what people do”两栏;3.学生用简单的词汇或句子说出尽可能多的喜爱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式,加深对庆祝节日意义的理性理解;教师借助图片、视频,创设情境,吸引学生进入到教学活动中,主动参与;从视听说多方面刺激学生感官,集中对课文内容的注意力;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鼓励表现自我,激发兴趣,为进入主题做好铺垫。

案例三:

目标——通过检测预习,帮助学生理解、记忆;通过组内讨论、合作探究交流,取长补短,对各自的答案进行完善;通过看幻灯片里老师给出的问题进行抢答。

程序——1.教师编印课前预习作业,学生通过自学、群学完成作业;2.在每项教学活动中,教师给予激励性语言:如导入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昨天同学们一定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预习为今天的课做准备,现在让我们来展示一下!”再如小组讨论时,“团结就是力量,让我们小组讨论再努力一下,为集体的荣誉而战!”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教师用语言在精神上鼓励、号召学生,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二、案例分析

以上三位教师在面对同一课题时,采用了风格迥异的处理方式,可谓“同课异构”。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面,值得逐一分析。

案例一采用的是“开门见山”式的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形象,节约课上时间,但未能与学生产生互动,忽略了“生学”这一根本原则,也就谈不上激发学生好奇,提高学习兴趣的目的。

案例二把多媒体与传统的黑板结合使用,通过提问、回答、图表、总结等师生互动方式逐步将教学引向深入,调动了学生看、听、说多种感官,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能力。节日图片及视频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猜节日名称,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多媒体课件运用得恰到好处,达到了预期目的:通过多种方式,加深对庆祝节日意义的理性理解;教师借助图片、视频,创设情境,吸引学生进入到教学活动中,主动参与;从视听说多方面刺激学生感官,集中对课文内容的注意力;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鼓励学生表现自我,激发兴趣,为进入主题做好铺垫。多媒体的引入由原来以教师为中心、基于知识归纳型或演绎型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转变为基于“情景创设”、“主动探索”、“会话协商”、“问题提出”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综合运用。

案例三对多媒体课件的运用相当于“黑板搬家”,把原来写在黑板上的问题搬到了屏幕上,只是节约了时间,长此以往学生会产生视觉疲劳。这位教师的特色在于注重激励性语言的运用和小组讨论的使用,在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上却毫无特色。

三个案例体现了多媒体课件的辅助程度。教学目标科学,多媒体运用得当,教学意图容易达到,反之,多媒体的辅助反而没带给教学什么实质性的帮助。这种没有必要、没有效率的多媒体课件运用,久而久之,学生的厌烦情绪会越来越重,它既不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更不能激起他们的兴趣。那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哪些课件有必要,哪些不必要呢?关键在于使用前教师必须弄明白几个问题:何时用?展示什么?用什么方式展示?为什么这么用?这些问题教师在备课中应反复推敲,“when、what、how、why”。好的课件是“在适当的时间,用适当的方法展示适当的内容”。辅助的效果在于既能节约时间,又不限制学生的思维。

三、解决方案

(一)教师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

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种层面的培训,彻底改变落后的教学观,真正把“教为学服务”、“以生为本”等理念落实到实际教学中。教师无论采用何种手段,目的都是为教学服务。课件中图片、声音等的运用也应遵循“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原则。我们应从观念上正确认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价值,合理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应该考虑如何从研究语言教学规律入手,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开发与使用多种教学工具,使计算机等教学工具回到真正意义上的辅助地位,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从备课到上课,再到课后反思,要时刻用高标准要求自己,不懈怠,坚持下来。久而久之你会发现学生的笑容多了,你也会变得舒心多了。具体到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要把握好这几点:课件要少而精当,严格控制课件数量,一般一个课时使用十几张即可,不能过多,太多的使用会限制学生思维,影响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要注重课件风格的统一,力争体现自身的教学风格,忌过分修饰,喧宾夺主。

(二)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的培训,逐步改善办学条件,更新设备,更新技术

一个学校的硬件水平好,可以促进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整体技能的提高,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教师备课室的建立和多媒体教室的配套,甚至是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引进,对于教师提高使用技能,提高教学效率是大有裨益的。

当前,世界上正在进行着一场以信息科学技术发展为主流的新技术革命,我国正进行着一场教育界的课程改革。在这两种浪潮中,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融入到教育领域,已成为目前国内外教育技术研究的核心领域。经过广大教师的集体努力课堂教学已大为改观,如何深化教学改革,更加顺应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仍是教师面临的一项课题。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立足于课堂教学,将课堂教学规律、学生学习规律和多种教学工具结合起来,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责任编辑 闫会学】

猜你喜欢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英语
多媒体课件优化英语课堂的反思性研究
计算机辅助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如何运用多媒体平台辅助小学数学教学
浅析体育教学中的柔韧性练习
多媒体课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