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二五”中的石油

2016-04-14 03:08施伟新
中国石油石化 2016年14期
关键词:石油工业苏联油田

○ 文/施伟新

苏联“二五”中的石油

○ 文/施伟新

“二五”时期,尽管苏联石油生产不断向前推进,但产品出口急剧下降。

苏联1933年开始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1933-1938年)。在此期间,苏联石油工业部门将工作重点放在加速新油田的开发和经营上。这不仅涉及苏联的南部地区,也包括乌拉尔-伏尔加河沿岸地区。

进行广泛勘探

20世纪30年代中期,格罗兹尼进行了多个苏联乃至世界钻井史上前所未有的勘探活动。1932年起,在格罗兹尼地区开始使用金属井架。1934年进行了首批定向井的钻探试验,并开始使用套管旋转钻井设备实施作业。1935年,苏联科学家A.H·尚金研制成功了“钻斜度井”作业法。在这一时期,开始了用钢索将涡轮钻具置于井下的方法进行钻井的尝试。井架的高度也从34米增至41米,这可以保证使用长25米的立柱进行作业。

在巴什基尔自治共和国,新油田的勘探工作继续全面推进。1932年5月16日,在位于巴什基尔自治共和国伊希姆巴耶沃村附近的油井开始出油,在4个小时的时间里喷出了近50吨原油。

“巴什基尔地区的石油可采储量可能达数亿吨。难道乌拉尔的石油仅局限于巴什基尔地区吗?如果说上丘索夫斯基城使我们能够沿着乌拉尔扩大石油勘探区域的话,那么伊希姆巴耶夫斯克油田则使我们能够沿着整个乌拉尔及伏尔加河沿岸地区进行广泛的勘探工作。”在开发这一油田后,科学院院士伊万·古布金写道。

10个地质队和6个地球物理勘探队很快就开始在伊希姆巴耶夫斯克地区开展工作。根据地质学家K·切皮科夫、H·格拉西莫夫和E·图赫文斯卡娅的建议,开始对巴什基尔西部地区进行详细的地质结构调查。1934年秋,在这一地区开始进行油气钻探工作,1935年在下二迭系地层发现了大量的油气显示。

专家做出贡献

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苏联工程技术专家对石油工业部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35年8月,在巴库举行了全苏石油工作者科学工程技术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202名来自苏联各地的石油工业生产企业、科学机构和领导组织的代表参加。大会选举享有崇高学术威望的科学院院士伊万·古布金为全苏石油工作者科学工程技术协苏联石油产量(1933-1940)会第一任主席。其在石油工业工作者中享有的广泛知名度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许多著名石油专家积极参与到协会的有关工作中。

年份 石油产量1933 2130万吨1934 2430万吨1935 2620万吨1936 2740万吨1937 2850万吨1938 2840万吨1939 3030万吨1940 3110万吨

在此次代表大会上,确定了全部石油工作者科学工程技术协会的主要活动方向:一方面要为解决石油工业的科研方面问题给予广泛的社会帮助;另一方面讨论和研究工程生产问题,提高业务技能以及出版参考书籍。在最初的几个五年计划期间,协会举办了一系列十分重要的会议、学术辩论会、竞赛及其他有助于苏联石油工业持续发展的活动,并积极开展出版工作,组织专业技能培训班,举办旨在提高石油工作者生产技能的各种讲座和报告会。

在伏尔加河沿岸地区开展石油勘探工作的同时,专家们将目光投向了此前尚未进行地质方面研究的国内其他地区。1934年12月5日,在伊万·古布金院士的主持下,在莫斯科举行了第一次地质大会,讨论了西伯利亚地区的储油前景问题。地质工程专家维克托·瓦西里耶夫在会上做了关于大尤甘河和别拉亚河地区油气显象的详细报告。所有与会专家做出了一致的决定,在这一地区应该立即开展大规模的石油勘探工作。

●工业实力和军事实力的提升,树立了苏联国际大国的地位。

突出发展问题

尽管苏联石油工业生产不断向前推进,但在其发展中仍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是钻探进度缓慢,机械钻探速度不快,多轮牙轮钻头使用效率不高,储油层地质情况复杂,储油层深2000米,事故率高,首先是由于钻杆缺陷所致,这类事故占总事故率的45%。

虽然1933-1935年期间苏联的石油产量增长了20%,煤油产量增长了38%,汽油和石油脑产量增长了7%,但汽油和石油脑的生产速度仍十分缓慢,无法满足航空工业和汽车、拖拉机生产的需要。为此,苏联在石油工业领域继续发展与美国的互利经济关系。1935年6月4日,美国阿尔索公司和苏美联合股份公司“阿姆托尔格贸易公司”签订了美国向苏联提供石油加工厂设备的合同。这个石油加工厂设计日加工原油1.2万桶,并可生产高辛烷值的汽油、发动机燃料、锅炉燃油、沥青和天然气。

在那个时期,联共(布)中央机关报《真理报》提出了苏联石油工业发展的突出问题。1936年10月14日,这家党报在发表的社论中指出:“苏联石油工业部门在9个月的时间里发生了2000起事故,难道这不应归咎于对企业职工工作安排不力,缺乏责任制、技术领导以及起码的秩序吗?”

尽管如此,1936年苏联石油开采业还是取得了很大发展,生产了约2900万吨石油和天然气,油井钻探进尺为210多万米、1600多口新油井投产。1936年乌拉尔-伏尔加地区的2个石油生产托拉斯“巴什基尔石油公司”和“恩巴石油公司”共开采了约150万吨石油,1935年为68万吨。

1936年,在中亚开发了海达格和乌契克孜勒等新油田。当年,这两个油田的石油产量约为30万吨。土库曼的涅比特达格油田生产了约35万吨石油,两个新油田也投产在即。

“萨哈林石油联合体”多年来首次完成了生产计划,并准备开发爱哈比新油田。克里米亚的琼格列克油田获得了工业油流。西阿普歇伦的双加尔、基泽尔捷涅以及阿梅特地区的皮尔加萨特新油区开始向阿塞拜疆提供工业用油。

1936年达吉斯坦开始开采石油,1937年阿奇苏、伊兹别尔巴什和卡亚肯特等地区计划生产100多万吨石油。库班的“马伊石油联合体”建设了新项目,即“沥青山”、库伊斯克和库拉开采油田。大部分油田得到了快速发展。这首先应归功于勘探速度和钻井进度的快速提高。

列入落后名单

20世纪30年代中期,709公里长的里海-奥尔斯克输油管道投入使用。该输油管道将恩巴地区的石油输往奥尔斯克石油加工厂。1936 年190公里长的马哈奇卡拉-格罗兹尼输油管道投产。所有输油管道首次全部使用300毫米口径的油管。

1936年12月20日,50万吨伊希姆巴耶夫斯克石油加工厂的所有设施经国家委员会验收后正式投产。同年底,设计加工能力为100万吨的乌法裂化厂投入使用。该厂负责加工80%的巴什基尔石油。1937年1月,该厂第一套汽油生产设备投入使用,并生产出第一批汽油。

但从整体情况来看,苏联石油开采业未能完成计划生产指标,仅完成了勘探计划的68.2%,钻探进度的63.6%,石油生产的88.3%,天然气生产的84.15%,石油加工的92.6%。1956年,苏联重工业人民委员会隆重宣布用4年的时间完成了五年计划生产任务,而石油工业被列入了落后名单行列中。

1936年9月5日,苏联重工业人民委员格里戈里·奥尔忠尼启则就石油工业生产滞后的问题做出的指示中提出,苏联石油工业部门应采取坚决行动,克服所存在的问题。指示中确定了1937年石油工业部门的基本生产任务,提出1937年应开发14个新油田,并继续在国家东部地区进行石油勘探工作。在格里戈里·奥尔忠尼启则人民委员的指示中,还提出要为提高石油工业一切工作的质量而奋斗的任务。

1937年,在巴库举行了全苏石油工业者会议。会议讨论了完善钻井、石油开采、石油运输和石油储存技术工艺,以及运用新的劳动组织形式等问题。

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苏联石油出口量大幅减少,石油和石油产品出口急剧下降,失去了自己的出口市场。1933年石油和石油产品出口仅为489万吨,出口收入只有7600万卢布。1935年,汽油出口占汽油生产的比重从1929年的91.5%降至21.4%,煤油的出口占生产总量的比重也从1929年的34%降至8.5%。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内石油产品增速大幅放缓,而对石油产品的需求却大幅提高。公路运输需要大量的汽油,同时国内汽车的拥有量快速增长。苏联汽车生产量从1927-1928年度的671辆增至1932年的2000多辆。拖拉机生产的情况也大致如此。与1926-1927年相比,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拖拉机所需燃料增长了17.7倍。苏联武装力量陆军、空军、海军对石油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责任编辑:陈尔东

znchenerdong@163.com

●“二五”期间,苏联石油工业发展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进程。

点 评

打破围困 实行改革

苏维埃政权在对内和对外政治舞台上逐渐摆脱了军事化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在国家控制的经济领域里使用一系列市场经济方式,大大加快了石油产品的出口。

尽最大可能出口石油和石油产品,既可以获得必需的外汇用以恢复国内经济,也可以改善燃料供应,却带来了一些西方政府和大型公司联手在国际市场上对苏维埃政权实施“石油围困”。

未来的福祉将以石油为基础,这场游戏的规模庞大。国家政权的真正任务是通过建立石油机构来支撑整个国家的工业,使它们能够在经济上独立自主,并与那些强迫世界接受其石油政策的国家平起平坐。

猜你喜欢
石油工业苏联油田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稿约
我国海上全新“绿色油田”建成投产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稿约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稿约
我国海上油田新发现
油田工人
光泽or油光?向夏日“大油田”sayno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石油工业出版社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