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海岛棉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

2016-04-14 09:48胜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种子管理总站乌鲁木齐830006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阿拉尔843300
中国种业 2016年3期
关键词:长绒棉新海新疆

张 胜李 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种子管理总站,乌鲁木齐830006;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阿拉尔843300)



新疆海岛棉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

张 胜1李 琴2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种子管理总站,乌鲁木齐830006;2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阿拉尔843300)

新疆是我国的优质棉生产基地,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使新疆成为我国唯一的海岛棉产区,其纤维具有长、细、强等突出特点,是纺织高支精梳纱和特种织物不可缺少的原料。目前90%的种植面积都集中在阿克苏地区,是我国主要的海岛棉生产地,有着50多年的种植历史,由于本地的热量资源相对埃及、前苏联、美国等地区稍差,无霜期短,适宜早熟海岛棉种植。新疆在海岛棉品种上通过引进改良、系统选育及杂交育种等手段到2014年已育成48个新海系列品种,形成了具有区域生态特点的育种技术体系,为新疆海岛棉生产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品质类型单一,抗逆性、抗病性不强等问题,使海岛棉不能满足生产和纺织的需求,如何发挥海岛棉的特色优势、提高植棉效益是保持海岛棉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1 育种现状

新疆海岛棉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从前苏联引入,通过试种、驯化、改良选育从育成第1个品种胜利1号后,就开始进入了自育阶段。截至2014年,新疆已审定海岛棉品种48个,其中近10年审定品种25个,育种进程较快。品种的生育期在140~145d,铃重在3.0~3.5g,衣分在31%~34%,纤维长度在35~38mm,断裂比强度在42~48cN/tex,马克隆值在3.6~4.6,产量不断提高,但品质与产量性状仍不协调,抗枯萎病已得到提高,但黄萎病抗性有所下降。

2 生产现状分析

新疆海岛棉种植区的自然生态条件与国外优质海岛棉产区相比存在无霜期短、热量资源较低、灾害天气频繁等不利因素。但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新疆已形成了适合本地生态条件的育种和栽培技术体系。由于受品种、市场、价格和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海岛棉生产规模起伏剧烈,多数年份的种植面积在

1.3万~2.0万hm2,总产0.5万~1.5万t,分别约占全国同期棉花种植面积的0.5%和总产的0.3%。但新疆自育海岛棉品种的断裂比强度偏低,马克隆值较高,产量与品质、抗病性不协调。

2.1 海岛棉种植面积受市场价格影响波动较大 据

2005-2014年10年间新疆海岛棉种植面积统计(表1),2006-2011年海岛棉面积在8.26万~14.25万hm2,总产量在11.04万~25.02万t。2012年受国家临时收储政策的影响,海岛棉收购价格较低,2013年海岛棉种植面积继续萎缩,极大地影响了棉农的种植积极性。

表1 2005-2014年海岛棉种植情况

2.2 新疆海岛棉主要推广品种性状 目前海岛棉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主要有丰产性较好的新海21号、新海35号;抗枯萎病突出的新海28号、新海36号;少量优质的新海25号。新海21号由于其稳产性好而深受棉农欢迎,但抗枯萎病较差只能在轻病田中种植。新育成的新海28号,虽然是一个能抗本地枯萎病生理小种的高产品种,但在优质方面存在不足,其主要的原因就是纤维长度只有35~36mm(表2),不能达到超级长绒棉(绒长大于37mm)的标准,且纤维较粗。新海36号是近年育成的丰产、优质、抗性较好的品种,由于其对肥水要求较高,在地方投入水平较低的棉田中不利于优良性状的发挥。因此生产上还是缺少综合性状协调较好的海岛棉品种,难以满足120支以上高档纱的需求,致使长绒棉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表2 海岛棉主要推广品种主要性状

3 海岛棉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由于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棉田病虫害的日益加重,林果业的快速发展,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致使植棉效益降低,海岛棉的面积也面临着大幅度的缩减。

3.1 棉花育种资源狭窄、育成品种类型单一 新疆的海岛棉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从前苏联引入,通过试种、驯化、改良选育出第1个适宜本地种植的品种胜利1号后,才开始进入了自育阶段,后续品种主要是以此为基础。由于遗传背景狭窄及种质资源匮乏,尤其是海岛棉中抗枯萎、黄萎病的抗原材料奇缺,致使育成的品种类型单一,制约了海岛棉资源的创新与发展。

3.2 育种手段仍以传统育种为主,很难有突破性进展目前杂交育种采用常规杂交、回交、复交、聚合杂交及物理诱变等手段,育成品质优、丰产强的突破性品种难度较大,而且选育时间较长,无法满足生产的需求。

3.3 种植面积不断减少 由于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海岛棉种植成本高,经济效益下降,种植面积不断减少。

3.4 价格因素影响 长期以来陆地棉与海岛棉的比价为1∶1.25~1.30的定价机制,缺乏其特殊商品的合理定价。尤其是2012年阿克苏地区海岛棉子棉价格始终徘徊在8.7元/kg以下,最低时只有8.2元;同期当地陆地棉的子棉收购价格在9.0元/kg左右,海岛棉在生产中没有效益优势。当年价格政策的变化影响着下一年海岛棉种植面积的增减。2013年海岛棉种植面积严重萎缩,主要是国家棉花临时收储的影响,没有将新疆海岛棉纳入国家棉花临时收储范围。

4 巩固新疆海岛棉生产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4.1 以品种改良为突破口,选育多类型专用及适应机械化种植的海岛棉新品种 发展生物技术与传统优势技术紧密结合,拓宽育种途径,提高育种效率,培育多规格、多类型、多用途的长绒棉、超级长绒棉品种,以满足生产、市场、纺织业及机采棉的多种需要,增强南疆长绒棉开拓市场的能力。

4.2 积极培育海岛棉品种、生产、加工及纺织的产业链建立植棉者与种子企业、子棉加工企业及纺织企业订单种植产业链,充分发挥海岛棉的特色与优势。

4.3 发挥区域优势,加强优质棉生产基地建设 南疆阿克苏地区做为海岛棉的主产区,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给予政策的扶持,加强资金投入,培育海岛棉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建议把海岛棉纳入国家棉花收储范围。其收储价格应从1998年的1∶1.3提高到1∶1.6的比价,保持新疆海岛棉持续稳定的发展。

收稿日期:(2015-12-28)

猜你喜欢
长绒棉新海新疆
埃及长绒棉特性分析与纺纱面料质量控制
近几年新疆长绒棉的质量变化
江苏新海发电有限公司
生产实习课教案
新海丰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船期表
新海归
新疆多怪
钾肥不同用量对长绒棉产量的影响
中长绒棉与细绒棉、长绒棉的对比研究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