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实耀履痕 坚守造卓越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石港小学“写字育人”校本行动解读

2016-04-14 06:12郭志明
江苏教育 2016年30期
关键词:写字书法育人

郭志明

笃实耀履痕坚守造卓越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石港小学“写字育人”校本行动解读

郭志明

石港小学坚持“个个端端正正地写‘人’,写出端端正正的‘人’字”的价值引领,引导学生守住民族文化的根,做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学校坚守儿童立场,“人人练写字,处处有书法”,熔铸坚守与笃实;“提笔就是练字时”,引领学生综合素养发展。学校积极拓展写字教育的新领域、新时空、新模式,寻找写字教育和师生生命成长的结合点,寻找写字教育和丰富学校文化内涵的结合点,师生的生活智慧和生存智慧不断发展,学校内在的文化品质不断提升。

笃实;坚守;儿童立场;内涵发展

南通市通州区石港小学是一所镇中心小学,以“写字育人”校本行动远近闻名。历经百年沧桑洗礼,变化的是学校容颜,不变的是“写字育人”校本行动的坚守和创新,是坚持“个个端端正正地写‘人’,写出端端正正的‘人’字”的价值引领,是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光大的崇高的社会历史责任。守住民族文化的根,做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是这所百年名校写字育人文化建设的核心要义。

坚守与笃实,蕴积“写字育人”学校文化的发展根基

学校文化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是日复一日的滋养培育出来的。在“写字育人”文化建设的征程上,石小人留下的每一个脚印,都熔铸着坚守与笃实。

一、儿童立场,彰显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写字享受文化,教育促进发展。石港小学“写字育人”校本行动坚持指向儿童发展,让孩子站在学校的中央。走在石港小学的校园,你从每一个孩子身上,都能嗅到浓浓的墨香气息:学校写字特色活动基地文正书院内,孩子一幅幅作品,映照出一张张喜悦的笑脸;一本本泛黄的学生书法作品集、学生写字作业本,描勒出一批批学生在书法之路上的勤奋履痕。书院西侧的“稚墨苑”上百块石碑石刻在树丛中错落有致,石头上的学生书法激动着学校每一位学生。

石港小学的墨香文化具有鲜明的“儿童立场”:学校校牌由学生书写;学校的教学楼、景点的名称题字,关于楼名、景点名称的童趣解读,也都是出自学生之手;各楼道连廊的30余扇书法屏风连成“书法长廊”,正面是历代书法大家的代表作,背面则是学生的书法作品,潇洒倜傥、隽永飘逸的大家之作与闪耀着童心童趣的稚嫩涂鸦交相辉映,营造出“挥毫散林鹊,研墨惊池鱼”的写字教育意境。每班教室前,都有“每日一练”展板,教室里有“书法展览角”“作业展示栏”。“人人练写字,处处有书法”唤起学生心理共鸣,校园处处,弥漫着学生书法溢出的馨香。

二、功力养就,渗透在教育的每一个流程。

和很多学校的写字育人文化建设一样,石港小学写字训练从起始年级抓起,从握笔、坐姿、笔画抓起,从每次作业的书写抓起,抓早、抓实、抓平时。落实在各科教学之中,渗透到学生的养成教育之中。每天中午,学校安排20分钟的写字小课。每周一节的写字大课教材则由学校自编,体系严谨、特色鲜明的校本教材积淀了不少经典课例,很多课例被行家啧啧称赏,被同行引用借鉴。《养正发蒙》《福》等课例就曾获省一等奖。

重视平时训练,实施动态管理是学校多年不变的做法。学生每天一页写字作业,及时批改;每班教室前“一日一练”写字展板,每周更换;每月一次写字作业展评,学习交流;每学期一次写字比赛,以赛促练;每年一次写字水平测试,促进提高。学校写字社团分成毛笔、硬笔两大类,每类又分成初级、中级、高级,各级别又根据书体再细分,确保学生有选择性,训练有针对性;学校逐步构建并完成了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既重视成果,也指向过程。成果评价主要指向写字的实际技能水平等静态化的指标;过程评价,主要指向平时的写字姿势等动态性指标。学生平时的作业书写、书法竞赛及考级成绩等都纳入学生写字成绩考核成绩中。科学的考核评价,营造了“提笔就是练字时”的良好氛围,引领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三、示范引领,落实在教师的每一个个体。

石港小学写字育人,没有把责任只落实在语文老师身上,而是教师全员写字育人,所以才能够成就卓著。每天中午的写字小课,辅导老师不仅有语文教师,还有数学、英语等其他学科的教师。这不只说明老师人人都是书法育人的实施者,更重要的是异质的教育元素丰富了写字指导方式,促进了写字与各科教学的融合,形成了“全员写字育人”的良好态势。

是的,教师首先是教育者,然后才是学科老师。“写字育人”需要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能承担相应的职能,这样,学校特色才能真正成为一种融入每一个人自觉意识和行为的文化。石港小学把教师全员写字训练作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建立了教师培训长效管理机制,坚持教师常态练字制度,并采取教师写字训练与教师写字过关验收相结合的方式,督促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写字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写字素养。学校要求全体教师每天临写大字楷书一张16个字,临写钢笔正楷一页100字,周末上缴,周一展览,月末评比,期末奖励。学校开展写字教育研究活动,每学期举办“写字教育研讨周”活动,人人执教展示课、研究课,课毕即评。写字教育中心组的老师,对所有的课例进行分析研究,构建出欣赏课、新授课、复习课、反馈课、展示课等写字教育课型。这些活动提高了教师的写字教育指导能力,为写字教育教学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延展与创造,提升“写字育人”学校文化的内涵品质

石港小学没有把“写字育人”校本行动仅仅停留在技术与艺术的层面,没有陷入为“特色而特色”的狭隘功利怪圈。几十年来,学校积极拓展写字教育的新领域、新时空、新模式,寻找写字教育和师生生命成长的结合点,寻找写字教育和丰富学校文化内涵的结合点,师生的生活智慧和生存智慧不断发展,学校内在的文化品质不断提升。

1.写字育人,传承的是民族文化的深厚基因。汉字是带有感情色彩的符号,写规范端庄的汉字就是一种文化感情的传承,一种热爱祖国和民族文化的感情表达。在写字教育过程中,渗透汉字文化知识教育,是培养民族文化感情的有效载体。除了进行常规性的写字教育外,石小人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汉字文化活动:汉字发展演变系列电视讲座;汉字知识专题竞赛;元宵节猜字谜竞赛;趣味拆字游戏;填字接龙;一字之碑历史典故讲演;“说文解字”我当家;创作百寿条幅,敬献离休老师;走上街头检查修正不规范汉字;净化汉字主题宣传……这些活动,使师生们感受到汉字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激发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萌生出“写好汉字,守候民族文化根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样,写出来的是汉字,竖起来的是民族精神。

2.写字教育,激活的是莘莘学子的生命智慧。汉字蕴含着人类历史的生存智慧,写字就是一种智慧的重温和秉承。石港小学充分发掘写字练字过程中的教育元素,启迪孩子们的生命智慧,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他们以每天写字练字过程为起点,在文具保养、范贴习字本收藏、读帖碑帖、听讲看范写等细节处,提出具体明确的行为要求,坚持长期训练,不断匡正,培养了孩子们做事有条理、谨慎细致、专心凝神、自主反思改进的作风,促成了讲究学习卫生、保持环境整洁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在作品欣赏中,渗透统一与变化、整体与局部以及交错呼应、向背穿插等辩证观,对孩子们进行和谐、融通、变革、礼让等生命智慧的启蒙教育。这些,都激活了学生的生命智慧,培养了他们健全的人格。

3.写字教育,成就的是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写字教育,不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项目,而是学校教育的一个切口,最终成为学校教育的“底色”。这就需要石港小学的教师队伍必须特别的专业化,并通过不断的实践,不断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多年的写字教育实践,成就了石小教师脚踏实地、严于律己的精神品质,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正己正人”的师训。教师每天抽出时间读书练字,陶冶情操,品味人生,感悟教育,提高素养;在师生同室听讲、同台竞技、互评互赏的活动中,历练着,也收获着,不仅提高了写字技艺,获得了示范与指导的能力,更促进了自己师本形象的不断提升。近年来,书法教育在成就了学生精彩的同时,也成就了教师的发展,学校先后有20多人次获得市以上教师书法写字比赛一二等奖,2名教师参加省书法教师赛课获一等奖,25名教师被评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现在,很多学校都在探索校本的教师专业成长通道,石港小学的实践会给我们一些启发。

4.写字教育,提升的是学校整体的办学品质。写字教育,涵养着师生的精神文化,丰富着百年石小的文化底蕴。从写字教学到写字教育,从写字课程到写字文化,在学校特色不断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石小人一直应和着时代的教育节拍,不断地确立新目标,不断迈向新高度:江苏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江苏省规范汉字书写特色学校,江苏省书法教育特色学校(牵头学校),乃至于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全国电化教育实验学校……一个个奖牌成为学校的品牌,石港小学成为一张鲜亮的教育名片。《中国教育报》、《中小学管理》、中央电视台,石港小学一次次亮相,鞭策着学校不断进取,不断超越!

笃实耀履痕,坚守造卓越。百年老校,百年蕴蓄,笔底生慧,翰墨飘香,书生意气,韵味绵长。怀着教育的理想与豪情,坚守民族文化的根基与正韵,石港小学以写字教育为抓手,正谱写着学校文化建设的新篇章!

J292.1

B

1005-6009(2016)25-0052-03

郭志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教育局(江苏通州,226300)原副局长,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写字书法育人
书法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书法欣赏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书法
我学写字
学写字
写字好看,需从小“练”起
我学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