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学会友善共处

2016-04-14 06:55胡卫芳
江苏教育 2016年29期
关键词:舍友人际关心

胡卫芳

·案例评析·

让学生学会友善共处

胡卫芳

人际相处;友善;班主任

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和睦相处的一种道德行为,人们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并以此作为相处的目标和准则。学会共处作为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的,其基本内容有:认识自己、发现他人,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友善地相处则是让学生以互相尊重、关心、帮助为准则,正确自我定位,尊重他人,一起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这是当代每位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支柱。

人际相处是个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身心健康的需要,但是当下的职校生以独生子女为主体,他们缺乏与同伴朝夕相处的经验,来到职校共处一室往往会产生各种矛盾,严重的甚至会酿成血案。所以引导学生学会友善地相处,是班主任的职责所在。

一方面,以需要为前提,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需要是形成价值观的客观前提,自我意识是价值观形成的主观条件。需要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是人各种活动的基本动力,剖析个体的需要,也是个体自我认知的重要途径。不同的需要,往往体现了不同的价值观,而不同价值观又决定了学生在处理相关人际相处问题时不同的行为选择。自我意识是人作为主体的一种意识,诸如“我是什么”的地位思考、“我在做什么”的行为思考、“我能做什么”的能力思考、“我该做什么”的使命思考等。所以,引领学生培育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以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为准则来引领学生识别自己的需求是否正当合情理,判断自己的角色定位,反思自己已经实施的行为,探索自己能做的选择,决定自己应该采取的行为。

如上文的冲突情境中,展艳在学生会忙了一晚,饿了需要吃夜宵,这是正当需求;但是在宿舍成员都已上床准备休息的时候选择吃方便面,气味大、声音响,吃完后还往桌上一搁,恶化了宿舍环境。展艳满足自己需求的行为没有尊重、关心舍友,是一种不友善的行为。同时展艳的行为也显示了她角色定位的偏差,她有意无意地把自己定位为宿舍特殊的一员,所以宿舍卫生可以不积极承担,别人应该迁就她的行为。这种不平等的定位,必然会引起舍友们的反感,而吃方便面只是一个导火索,让舍友们对她的不满集中爆发而已。

当然舍友们一致的谴责行为也是不友善的,但作为始作俑者,如果这时展艳能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行为(如赶紧道歉、收拾面碗等),也能及时纠偏,但她选择向家长哭诉,并小题大做地提出退学,让父母来承担自己错误行为的后果。这就是独生子女被过度呵护后的一种依赖心理,也是她缺乏自我意识的表现,她不会反思自己行为的偏差,也不知道可以采取哪些行为弥补过失,所以选择了逃避。

班主任发现问题后,结合展艳将来的就业需求,借用招聘广告中的具体要求,佐之以家长的亲身体验,成功地让展艳发现人际相处能力的重要性,再适时点拨——在满足自己需求的同时不能侵犯别人的正当权益——她就愿意接受,并愿意采取恰当的行动,主动去解决人际矛盾。

另一方面,在共同的活动中,将友善外化于心,内化于行。当代社会,人与人相互依存的程度越来越高,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共同工作。这首先要求学生心中有他人,也就是想问题办事情不能只有自己,也要考虑别人的需求,学会关心、学会分享。其次,要求学生学会平等地对话,能够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对共同的活动出谋划策,学会合作。最后,人际相处矛盾是肯定会有的,但是要学会用对话的、协商的、非暴力的和平方法去解决。人际相处显著的特点是交互性和交换性,喜欢与厌恶、接近与疏远都是相互的、对等的,人们会下意识地以自己接受的情感、态度、行为来反馈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所以付出友善将收获友善,播下仇恨将得到仇恨。这种反馈可能有延迟性、有对象的变动性,但是必然会发生,因此要学会宽容。

在上文的案例中,以宿舍吃面这事来说,展艳如果能想到宿舍同学需求,如她们饿不饿,是否需要安静地入睡,喜不喜欢方便面的味道,……她就会采取不同的行动,如问一下是否有人愿意共享夜宵,或到外面享用完毕后进宿舍等。而宿舍成员从亲密无间转变成对展艳的对立,与她们没有进行平等的对话有关。展艳在宿舍不承担值日工作,宿舍成员一开始的包容,是以展艳发挥自己的特长带着大家一起设计实施COSPLAY真人秀节目为基础的,也是人际关系中交互性和交换性的表现——你帮我们,我们也帮你,大家互帮互助共同生活,共同完成任务。但是,展艳慢慢地忽略了与舍友们的互动,独自一人忙着参加学生会的活动,在宿舍里也不承担自己应尽的职责,而舍友们也未学会用对话沟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所以展艳和舍友之间的关系开始恶化。

从认识问题到解决问题是个飞跃的过程。“最受欢迎的学生”调研访谈任务,让展艳对友善的魅力有了深刻的认同,有效地推动她内化友善价值观。基于认同,展艳开始学习友善地解决自己的人际问题。她一方面通过对话让舍友们了解自己的困难,合理安排值日时间,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职责,还有意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帮助舍友们提高学习成绩。她的友善换来了舍友们的友善,在帮助舍友们进步的过程中,自己也获得了提高。这就是和谐人际关系的作用,也是友善的力量。“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让学生培育和践行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生活在友善之中。这就要求班主任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也要以友善为基本行为准则,用自己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的示范性友善行为来引领学生的人际相处之道。只有这样,师生关系才能和谐,教师才能真正获得学生的尊敬,从而让学生“尊其师,信其道”,达到“不令而行”的理想状态。

(作者单位:南京市职教教研室)

G715

B

1005-6009(2016)29-0045-02

猜你喜欢
舍友人际关心
同一条毛巾
搞好人际『弱』关系
无债一身轻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开心与关心
新技能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由人际代词与非人际代词的对立看语体分类
关心下一代
关心下一代